踪迹与替补

出版时间:2007-12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杨生平  页数:31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不同中介之间虽然有差异,但一种中介之所以能在另一种中介的基础之上产生实际上说明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它反映了世界某个方面的存在特性,二是它与其他中介至少与它之前或之后的中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不同中介之间的差异甚至异质性实际上说明了世界是十分复杂的,这种复杂性不仅表现为世界存在物的多样性,更表现为它们之间的异质性。在此,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以及自然科学中的“联结论”的观点也许能对此有较好的说明。若果真从世界是由不同逻辑结构组成的复杂系统的角度去理解上述中介的存在,那么我们便会发现哲学揭示的中介越多、越准确,它对世界的认识也就越深刻。  内部哲学与外部哲学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如果哲学简单断定世界的存在,那么它会犯独断论的错误;如果哲学只停留于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研究,它又会陷入内在论(主观论)。因此,哲学研究应该以世界存在的本体论承诺为前提,借助内部哲学,不断揭示世界的性质与规律,并以此再去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内部哲学。这样的哲学研究才是完整的哲学研究。历史上许多哲学家由于各择一端,因而走向了理论研究的片面性。当然也有不少哲学家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从早期海德格尔的“此在是在的前提”到晚期海德格尔的“聆听在的声音”,从早期马克思对认识与实践主体性的强调到后来马克思对历史规律性的重视,等等。

作者简介

杨生平,男,1965年生,江苏盐城人。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90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97年,作为主教练,率领首都师范大学辩论队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大专辩论会上夺得亚军。1995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9年破格晋升教授。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球化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等。研究领域为意识形态研究、文化哲学。主持省部级项目多项。获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获第六届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三等奖。

书籍目录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 马克思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部门哲学 对“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再认识”的认识 实践原则的确立和唯物史观的形成 论唯物史观形成中马克思思维逻辑的转换 主体性研究中的“自我中心困境” 语言学、哲学与语言哲学及其关系辨析第二篇 意识形态理论 关于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问题 意识形态相关概念辨析 意识形态与科学关系考辨 哈贝马斯意识形态理论评析第三篇 近现代西方哲学 康德与“科学”形而上学的构建 近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和“自我中心困境” 从逻辑经验主义看“自我中心困境” 存在主义对“自我中心困境”的超越 自然主义视野中的“自我中心困境” 哲学的真谛在于“科学”的方法论第四篇 后现代主义哲学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挑战 后现代主义与当代中国哲学 逻格斯中心的毁灭 解析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 解构主义思想的复杂性解读 索绪尔的语言学与德里达的哲学变革 利奥塔后现代知识的复杂性解读 福柯权力观评析 福柯性意识理论评析第五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 析市场机制的本质规定 和谐社会及其实现 自由民主的理念真的已无可匹敌吗? 对资本主义终结论重重一击 全球化表征与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性 詹姆逊文化全球化理论评析 复杂系统中的自组织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马克思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必须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精神当代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中高呼:“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一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 在当今西方社会意识形态“终结论”与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不绝于耳的情况下,作为后现代主义重要的思想家,德里达的这番话是耐人寻味的。实际上,它既反映了时代的呼声,又反映了哲学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相反,它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因为,在当今世界,继承马克思主义的人自然离不开马克思精神,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实际上也离不开马克思精神,正如德里达所言:“值此在一种新的世界紊乱试图安置它的新资本主义和新的自由主义的位置之际,任何断然的否定都无法摆脱马克思的所有各种幽灵们的纠缠。”但我们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影响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以新的形态与方式正面解释世界形势的发展并做出准确判断。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改变世界是马克思哲学不同于以往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但一种哲学要想改变世界首先必须要准确地解释世界。如果一种哲学连世界都难以解释清楚(准确地解释世界,实际上是哲学与世界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那么,它又凭什么要求人们掌握并根据它去改变世界呢?既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不可或缺的思想,而现今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解释世界方面又不尽如人意,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是在寻求到“马克思精神”的基础之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编辑推荐

  该书收录了作者多年以来的已发表和未发表的论文33篇,具体包括《关于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问题》《近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和“自我中心困境”》《逻格斯中心的毁灭》《福柯性意识理论评析》《全球化表征与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性》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踪迹与替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