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12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白奚 页数:34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首都师范大学哲学学科经历了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发展。第一代学者的治学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史论结合的学风,他们那种敢于直面现实的理论勇气、敢于破除教条的思想锐气,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思想解放的时代风气。第二代学者治学,或阐释、或考证、或梳理,其严谨、其细致、其精微,既注意思想资源的开发,又注意当代价值的挖掘,他们这种治学态度,无不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转向的时代风气。近几年来,通过人才的引进、整合和培养,首都师范大学哲学学术队伍不断壮大,尤其第三代学者的崛起,必将带来新的前景、新的希望。
作者简介
白奚,男,1953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哲学系,1989年获武汉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哲学史》杂志副主编等。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哲学。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论文近百篇。代表著作《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列入“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第五辑出版,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哲学类一等奖”,”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年入选”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计划”,2007年入选“2007(首届)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
书籍目录
儒家篇“仁”字古文考辨“仁”与“相人偶”——对“仁”字的构形及其原初意义的再考察从《左传》、《国语》的“仁”观念看孔子对“仁”的价值提升“全德之名”和仁圣关系——关于“仁”在孔子学说中的地位的思考孟子对孔子仁学的推进及其思想史意义战国末期的社会转型与儒家的理论变迁——苟子关于大一统王权政治的构想二程、朱熹对“仁”的诠释及其思想史意义道家篇老子思想与“古之道术”生命智慧与生活艺术——《老子》第七章新解“小国寡民”与老子的社会改造方案——《老子》第八十章阐微孔老相会及其历史意义老子思想与儒道互补老子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黄老篇《黄帝四经》与百家之学《黄帝四经》早出之新证先秦黄老之学源流述要学术发展史视野下的先秦黄老之学论先秦黄老学对百家之学的整合黄老道家的治国理念稷下诸子篇论田骈、慎到学术之异同邹衍四时教令思想考索“宋尹学派”质疑也谈《管子》的成书年代与作者《管子》心气论对孟子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阴阳与五行说的合流——《管子》阴阳五行思想新探荀子对稷下学术的吸取和修正现代思考篇墨学中绝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向“忠”观念之历史考察与现代思考儒家礼治思想的合理因素与现代价值儒家的人类中心论及其生态学意义——兼与西方人类中心论比较仁爱观念与生态伦理道家自然主义的现代启示后记
章节摘录
“仁”字古文考辨 常见有人说甲骨文中已有了“仁”字,依据是罗振玉《殷墟书契前编》第2卷第19页的第1片卜辞中收有一个很像“仁”的字。然而,许多研究古文字的学者对此持否定态度,他们指出,这片卜辞上下文字皆有残缺,其中这个很像“仁”的字也有残缺,而且构成这个字的左右两半边隔得比较开。有专家指出,这个字右边的“二”,实际上是一个“兆序”数字,并不是该字构形的一部分,因而这个字不可能是“仁”字。而且,“这条卜辞虽有一些字残缺,但大意还是明确的……此卜辞应是某方国向商王朝进贡二十匹马的记录”,若将此残存的“*”形与兆序“二”当成一个“仁”字,显然与此卜辞中的意思不合。而且,殷墟甲骨文中的卜辞和记事辞所记的内容都很具体,都是说明一件件具体事“目前还没有看出哪些字或词是属于概念性的,尤其是反映道德、伦理方面的”。 郭沫若曾经说过:“仁字是春秋时代的新名词,我们在春秋以前的真正古书里面找不出这个字,在金文和甲骨文里也找不出这个字。”郭沫若这一说法是20世纪40年代提出来的,在当时来说是正确的。但是后来的考古成果却在金文中发现了“仁=”字。1974年,在河北平山县发掘了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群,其中M1号墓中出土的“中山王鼎”的铭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天降休命于朕邦,有厥忠臣*,克顺克卑,无不率仁,敬顺天德,以左右寡人。” 这是金文中迄今所见唯一的一个“仁”字,其时已是战国中期。《尚书?金滕》载周公自谓“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予仁若考”(或以“予仁若考能”断句)一句;是现存典籍中“仁”字的最早出处,然而这个“仁”字究竟应该作何解,是否就是我们要讨论的作为美德的“仁”字,历来就颇有争议。②《诗经》中“仁”字出现了两次,一是《郑风?叔于田》中的“洵美且仁”,一是《齐风?卢令》中的“其人美且仁”,都是赞美狩猎者的英姿,而与仁德无涉。③在《国语》和《左传》、《公羊传》、《毂梁传》中,“仁”字已频繁出现。《左传》中“仁”字出现了40余次,多在孔子之前,其中有一些无论从表述上看还是从含义上看,都与孔子论“仁”相契合。如“亲仁善邻,国之宝也”(隐公六年),讲的是以亲善邻邦为仁;相反,见难不救、幸灾乐祸则为不仁: “秦饥,使乞籴于晋,晋人弗与。庆郑曰:‘背施无亲,幸灾不仁。”’(僖公十四年)“仁”作为美德之一,《左传》中常将其与“义”、“智”、“信”、“忠”、“敏”等德目并列,这与孔子的做法亦无二致。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左传》中,我们甚至可以找到一些孔子论“仁”的直接思想来源。如僖公三十三年臼季对晋文公说:“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论语?颜渊》载:‘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臼季所闻之言,毫无疑问便是孔子这一说法的张本。又如昭公十二年记孔子之言:“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已复礼,仁也。信善哉。”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的著名思想,孔子说这也是“古也有志”,足见孔子这一思想渊源有自。总之,“仁”的观念到了春秋时期逐渐流行,成为人们修己待人处事的一个普遍的道德原则,并成为孔子仁学的直接思想来源。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