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圆融

出版时间:2008-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许宁  页数:27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文化危机是中国文化哲学的产床。以马一浮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痛心于传统价值系统的崩溃,迫切希望从哲学层面考察和反思文化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评价和衡断世界文化反观下的民族文化的价值及其限度,贞定和重构中国社会的道德谱系和文化秩序,冀求传统文化的现代转生和中西文化的互动与贯通,这一切构成了20世纪初中国文化哲学思潮勃兴的思想动因和历史背景。    导论部分介绍了中国现代文化哲学发生的时代背景和主要流派,指出在持续的文化讨论中出现了颇具特色的三大文化哲学流派,即自由主义的西化派、保守主义的现代新儒家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派。并进而围绕论主马一浮简述其治学和讲学的人生际遇和思想发展,基于现代新儒家的共同文化立场和马一浮的自身理论建构,在近现代中西文化冲突的思想史背景下,本书认为将马一浮的思想体系理解和把握为整体贯通的文化哲学创造,可能更接近于他的思想原貌。    马一浮文化哲学的理论建构既依傍传统思想资源,又具有独特的理论视角,在其哲学文本的表象下隐藏着其特有的逻辑构成,表征着其主要理论组成部分及诸范畴系统的逻辑关联,体现了一条清晰的思想线索,即由作为逻辑起点的判教论到范畴层面的名相论,再到作为理论基础的心性论和逻辑展开的六艺论,最后归结为人格层面的证人论。    第一章判教论旨在说明马一浮文化哲学的建构方法和思维手段。在马一浮看来,判教是在风云诡谲、文化跌宕的时代环境下的价值抉择。因此判教在其文化哲学中就突出为体系建构的方法诠解,其核心是文化价值的判断与衡准。马一浮在研究儒佛二家判教理论的基础上,本着“异而知其类,睽而观其通”的圆融宗旨,发展出现代新儒家的判教理论体系。判教论还表明了马一浮的文化史观,对以三教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展开富有时代意义的判教,通过判今古、判朱陆、判汉宋、判三教,乃至于判中西文化,在新的历史文化参照系中,重新定位和厘清固有文化的思想秩序和价值内蕴,从殊相中寻找共相,将六艺确立为传统文化的纲维和中西文化统摄的前提。通过其判教活动过程,马一浮建构起自身的文化哲学体系,在整体逻辑结构中渗透着深刻、鲜明的判教思维方式的影响。    第二章名相论阐述了马一浮文化哲学在范畴层面的价值转换和义理融通,主要解决范畴的可通约性和价值的对应性问题,在纷繁的语词密林中寻求文化共性,通过秩序文化条理获得范畴归致。马一浮首先从义理与名相的关系人手,指出其作为能指的名相在儒、释、道等思想体系中都各有殊异,但其作为所指的义理都是一致的,因此就为传统哲学中的名相圆融提供了理论前提;其次,马一浮从本体论、认识论、修养论对理气、知能、止观等范畴作了细致的分析和清理,对历史上存在的理学与心学、儒家与佛教的分歧和对峙进行了疏通和批导。    第三章心性论是马一浮文化哲学的理论基础,它关系到六艺论的合法性依据和价值根源判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解决心性价值及其实现的问题,为文化主体进行全面的心性贞定。当然,作为宋明理学中心话题的心性无疑具有相当大的敏感度,一方面它充满了理学与心学的紧张;另一方面亦有被时人目为空谈心性的诟病。马一浮以《大乘起信论》的“一心二门”作为基本框架,超越性地提出“心兼理气、统性情”的命题,并从心外无物、本体与功夫角度作了阐述,表面看似乎是接受了心学的立场,实际上马一浮是对理学和心学都作了修正和调整,建构起六艺价值系统,从而进一步提出了其文化哲学最主要观点。    第四章六艺论是马一浮文化哲学的逻辑展开,表明了马一浮对文化本质及其现象的总的看法,主要解决文化价值及其实现的问题,体现了文化价值的时代重构。他以“六艺统摄一切学术”为总命题,分别论述了六艺统诸子,六艺统四部,六艺统摄西来学术等,他认为人心是六艺之价值源泉,因此只要人心一日不灭,六艺之道则炳然长存,作为西方价值的真、善、美亦可被六艺价值系统所摄。实际上原本作为六经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已经溢漾出具体历史文本内容范围,由迹至本,成为具有越超性的价值原则。他认为六艺散在《论语》总在《孝经》,故在复性书院的讲经活动已经变为对传统文化中六艺之道的阐扬,包含着对中华民族的深刻文化忧患和对人类文化走向的终极思想关切,所以又转向对人的追寻。    第五章证人论是马一浮文化哲学在人生、人格层面的贯彻,主要解决人生价值及其实现的问题,是文化精神的生命流溢。简言之,是证什么人、如何证、证什么的问题。马一浮指出由六艺之道,行六艺之教,最终是为了证成六艺之人,也即是对六艺的心性证验和生命自觉。所以他首先区分人格类型,以君子、圣贤作为完美人格的典范;其次批判现代大学制度,主张以六艺为主要内容来进行培育、涵养,复性书院的学规可视为其人格教育思想的纲领。但毫无疑问,所有外部的环境条件都不是决定性因素,关键在于读书践履从而发现和证验自性本具之理,充实和推进人格的完善,成为抗日战争和文化建设运动中的中坚。    值得注意的是,马一浮的文化哲学以六艺为核心观念,其内在理路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观念而展开的。判教论据六艺判教,既是体系建构的方法诠解,又体现了以儒学价值为本位的文化史观;名相论将繁杂的范畴归致于六艺义理,是同一所指的不同能指;心性论旨在揭示六艺乃人人自性本具之理,由此贞定文化主体;六艺论重新建构了中西文化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系统;证人论则突出了对六艺之人的教育和塑造,所以“六艺”在马一浮那里已消褪了经典文本的意味,而成为人类文化理想的象征,普遍文化价值的范型,完满人格类型的楷模。    第六章三圣论对梁漱溟、熊十力和马一浮的文化哲学作了比较研究。指出他们具有共同的时代主题,即如何解决近现代以来中国所面临的文化危机,如何重建儒家文化的价值系统和思想秩序,实现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的现代转型。结合各自的经历境遇、理论凭借、兴趣机缘,作为儒林领袖,他们独立地赋予传统儒学以新的时代意蕴和理论生命力,导向不同的发展路径,形成各具特色的理论建构,构成儒家文化现代转型的三个向度:梁漱溟着眼儒学思想与乡村改造的结合,致力于儒学的社会化,重构社会组织系统;熊十力以唯识学和西方哲学为阶梯,强调儒学形上之维的敞开,在儒学哲学化的思辨进程中增强与西学的对话能力与互动生成;马一浮认为西学冲击下的中国学术正处于末世,因而以存留“读书种子”的心态倾心儒学的精英化,从心性本原疏解中西文化的紧张与对立。本章从三圣的共时性理论建构的角度,分析他们在文化批判、文化价值、文化主张和文化实践诸层面的不同特点,由此把握现代新儒学的发展脉向,强调“中国的哲学”的内在生命精神。    结语部分概括了马一浮文化哲学的理论特点,即理论形态的传统性、哲学话题的时代性和价值取向的圆融性,分别阐发了其在诠释学、文化学和价值观层面上的丰富意蕴,并就马一浮文化哲学的历史局限性和思想偏向作了深入分析。

作者简介

许宁,1975年生,安徽肥西人。200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中国哲学与宗教的研究工作。已在《中国哲学史》、《学术研究》、《普门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文章三十余篇。

书籍目录

导论:微茫不辨山川势  第一节  文化危机与文化哲学    一  文化危机    二  中国文化哲学与现代新儒家    三  现代新儒家文化哲学的宏观省察  第二节  马一浮的治学与讲学    一  学凡三变    二  讲学与著述    三  隐居西湖  第三节  马一浮的文化哲学    一  马一浮文化哲学的定位    二  马一浮文化哲学的特征    三  马一浮文化哲学的内在理路第一章  判教论  第一节  判教与现代新儒家  第二节  马一浮的判教观    一  判教    二  判教与分科    三  实理与玄言    四  圣人一贯之学  第三节  马一浮的文化判教    一  判儒家文化    二  判儒释道三教    三  判中西文化    四  文化意蕴第二章  名相论  第一节  义理与名相  第二节  理气  第三节  知能    一  从性起修    二  全修在性    三  性修不二  第四节  止观    一  止与涵养    二  观与致知    三  止观双运  第五节  《老子注》中的名相圆融    一  本体论:实相与大道    二  认识论:三谛与有无    三  修行论:止观与虚静    四  辩证论:圆融与和同第三章  心性论  第一节  心兼理气    一  释“心”    二  心具理    三  心兼理气  第二节  心统性情    一  释“性”    二  性与习    三  性与情    四  心统性情  第三节  心外无物    一  释“物”    二  性外无事    三  心外无物    四  与物同体  第四节  本体与功夫    一  本体、功夫与效验    二  功夫分别第四章  六艺论  第一节  国学即六艺  第二节  六艺统摄一切学术    一  六艺统摄于一心    二  六艺统摄诸子    三  六艺统摄四部    四  六艺统摄西学  第三节  六艺价值系统第五章  证人论  第一节  人格辨    一  人格之辨    二  人格之范    三  人格之成  第二节  读书法    一  读书之心    二  读书之序    三  读书之道    四  读书之目  第三节  书院规    一  对现代大学制度的批判    二  两个早期制度设计    三  三个参照样本    四  办学三原则    五  四条学规  第四节  六艺教    一  由艺见道    二  诗:情通理境    三  书:自具面目    四  画:释回增美    五  印:圆融无碍第六章  三圣论  第一节  文化批判    一  梁漱溟:乡村困境的文化批判    二  熊十力:理论困境的文化批判    三  马一浮:人性困境的文化批判  第二节  文化价值    一  梁漱溟:文化的社会价值    二  熊十力:文化的思辨价值    三  马一浮:文化的心性价值  第三节  文化主张    一  梁漱溟:路向论    二  熊十力:融合论    三  马一浮:统摄论  第四节  文化实践    一  梁漱溟:儒学社会化    二  熊十力:儒学哲学化    三  马一浮:儒学精英化结语:默然不说声如雷  第一节  理论特点    一  理论形态的传统性    二  哲学话题的时代性    三  价值取向的圆融性  第二节  现实意义    一  诠释学的建构    二  文化学的阐发    三  价值观的解读  第三节  历史局限    一  判教的非历史主义    二  心性的神秘主义    三  道德的至上主义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判教论判教是中国佛教特有的概念,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判释积淀,但它一直被置于佛教的诠释话语系统中,成为佛教为确立自身地位、肯定宗经价值而采取的一种评判方式。作为弱势文化地位的思维手段和评判尺度,判教在近现代的复兴并非偶然。文化哲学意义上的判教是近现代文化危机逐渐加深下的必然产物,其判教对象、判教主体、判教手段和判教目的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融入了丰富的时代内涵,实现了理论层次的跃升。历史意义上的判教和文化哲学意义上的判教的差别在于:就判教对象言,前者往往局限于佛教内部的各宗派,最宽泛的也只是宗教意义上的儒释道三教判释,后者则力图就中印西等诸文化系统作总的判释;就判教主体言,前者主要是持守本宗立场、宣扬宗经精神的佛教内部某一思想派别,后者则主要是以民族文化为本位,以民族文化价值为宗趣的思想文化派别;就判教手段言,前者往往以权实、小大、偏圆、浅深、方便究竟等为基本手段,后者则吸收宋明理学的思维成果和西方现代哲学理论加以引申,如梁漱溟的理智、直觉、现量,熊十力的性智、量智,牟宗三的离、盈,方东美的契理、尚能、妙性等;就判教目的言,前者意在突出本宗的义理最优越、最圆满,是最高智慧的体现,其他诸教虽有助于接引、悟发,其本根究极处却在本宗,所以共为佛说,而暗含拒斥的意味,后者则旨在强调本位文化价值,重构思想秩序,以期获得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编辑推荐

《六艺圆融:马一浮文化哲学研究》从判教论、名相论、心性论、六艺论、证人论、三圣论等方面对马一浮先生的文化哲学作了迄今最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马一浮的思想特征,在关于现代新儒家的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提出不少新的见解,尤其是对梁漱溟、熊十力和马一浮的有关思想、主张和实践进行分析比较,颇有新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六艺圆融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马一浮先生的思想价值可能要到以后才逐渐体现出来。非常好!
  •   非常有学术价值。
  •   特别好,有一天,所有的中国人都会来看这本书
  •   隐者太多,遁世无闷。但社会需要的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伟大的实践者,哪怕在现实生活中碰得头破血流。也坚贞践行,这才能挽救国家民族。动则识时务,等待时机作聪明者太多。
    先生的观点和个人成就没得说。但对于国家民族进步来说借鉴之意义在哪里呢。但总比打麻将混日子好。敬佩中。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