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出版时间:2004-1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胡大泽  页数:412  字数:34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在介绍近两个世纪以来,中美关系建立、发展、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展示了美国从创建中国学到重视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从中可以窥见美国的文史科学是如何为它的社会经济与全球战略服务的,同时,了解其主要研究机构、研究的学派与发展趋势,可供我们进行对比反思;了解其各派史学观点的形成、演变及其研究的理论与模式,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通过本书对一些有较大影响的著作简介,我们不仅可以知道他们的研究成果、主要论点、中西史学的异同与可融会之处,而且还可以了解美国是如何从多角度多视野剖析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求“洋为中用”。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一章 研究的发展历程 一 18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  开始重视了解中国的阶段(也可称为“传教士的业余活动阶段”) 二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中国学”初步建立的阶段(也称为“科学职业化阶段”) 三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  由中国学逐步进入中国史研究(主要是以近代史为重点)的阶段(其队伍由传教士、新闻工作者向专业人才过渡) 四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  转向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阶段(是“历史学和中国学平行发展、自觉成熟与合并的阶段”,也是“历史知识信念的复兴”和“富有生气的”阶段) 五 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  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进入了深入了解“敌情”,以便制定战略与策略的阶段 六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重视研究当代中国的跃进阶段 七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呈现研究当代中国的阶段 八 20世纪90年代至2002年  逐步形成多角度多视野研究当代中国的阶段第二章 研究的资金与机构 一 提供资助的基金会与财团 二 奖金与研究金 三 设在各大学内的研究机构 四 主要研究机构 五 设在美国国内外的一些相关机构第三章 研究的学派及代表人物与发展趋势 一 费正清 二 芮玛丽、许华茨、鲍大可、费维恺、施坚雅、珀金斯等第四章 研究的理论与模式 一 “挑战与应战”(Challenge and Response),即“传统与近代化”(Tradition and Modernization)模式 二 帝国主义模式和“依附论”(Imperialism Model and Appendags) 三 历史遗产论(Historical Tradition),也称“中国中心观”(China Center) 四 交互作用观(Response Each Other) 五 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心观在美国兴起 六 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社会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第五章 研究中国近现代史著作略评第六章 美国中国学(重点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大事记及部分论著列述(1784—2002年)附录 一 收藏中文资料的主要单位 二 供查阅的论著目录 三 主要征引书目与资料来源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研究的发展历程  首先应弄清楚,美国研究中国近现代史能够达到目前的成果,这其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美国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所经历的几个重要阶段,既可以反映出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也显示出美国的文史学科是如何与时俱进,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构建新史学,为它的政治与全球战略服务的。同时还可以从中窥视到近两个世纪以来,中美关系的建立、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及其前景。这一点也将给我们带来教益与启示。  具体说来,美国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一 18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  开始重视了解中国的阶段(也可称为“传教士的业余活动阶段”)  美国于1823年成立“皇家亚细亚学会”,标志着开始重视了解中国与亚洲,1834年刊印《皇家亚细亚文化报》,报道中国的历史与文化。这是由于美国想扩大海外贸易,必然要同中国交往,打开这个广阔市场,因而需要对中国进行研究;“中国学”(Sinology)便随之兴起。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美国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没有发现大的毛病
  •   别人是怎么研究我们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