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电视公司现状报告

出版时间:2002-1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李幸  页数:495  字数:40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内容包括“光线”——中国电视的一道亮光、“嘉实”——从一人起步的公司、“银汉”——生活频道魅力2000、“其欣然”——让幸运与你相伴、“今日在线”——重塑中国电视节目、“影都”“蓝道”“丰益人”等内容。

作者简介

李幸,1954年,江苏扬州人,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著有《告别弱智——点击中国电视》、《传播媒介的历史之光——广播电影电视史论》、《文化娱乐新闻的采访与写作》等。
汪继芳,1961年生,湖北武汉人,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著有《20世

书籍目录

第一篇“光线”——中国电视的一道亮光
第二篇“嘉实”——从一人起步的公司
第三篇“银汉”——生活频道魅力2000
第四篇“其欣然”——让幸运与你相伴
第五篇“今日在线”——重塑中国电视节目
第六篇“影都”“蓝道”“丰益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民营电视公司现状报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作为新闻人,最近我非常喜欢说"体制"这个词。事实上不仅仅是我,它几乎成为大家甘于平庸的最好托辞。好象只要把责任往"体制"上一推,我们就可以为自己的无所作为找到理由--从此无论在格子间里剪辑八卦星闻,还是在免费晚餐后编写会议消息都心安理得。与此相反,"愤怒"正成为一个倍受嘲笑的词汇。"愤青",愤怒青年之谓,在网络语境下面甚至已经等同于呆鸟或者蠢驴。在现存的舆论环境和新闻体制面前,我们所能选择的似乎只能是平静地因袭。
      
        而且体制内的蛋糕并不坏,外面倒是稀粥坚硬。因此当王长田告别北京电视台创建"光线"时,被他的电视同行视作"二五"是可以想象的。虽然那会儿他在体制之内确实也碰到了一点挫折,但是,对于开辟另一套游戏规则所面临的困难来说实在微不足道。资金什么的倒未必是最大的障碍。最大的障碍是,涉足作为"耳目喉舌"、同时又是强势媒体的电视,很容易触及当局敏感的政治神经。
      
        我手头的这本书,《中国民营电视公司现状报告》的封面上,王长田正自信地打着手机。连同封刚、夏骏、王玮、张锦力和宗匠他们一样,完全是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样。但是我相信书中,关于他们临深履薄的描述是辛酸而真实的。实际上这本书记录的,就是中国民营电视公司和民营电视人艰难奋斗的群像。当我们懒洋洋地躺在体制里受罪(?)的时候,他们创造了另一种属于亚层次的"体制"。比如"制播分离",尽管并不为主管部门公开倡导,还是被他们顽强而坚定地实践着。由于无可置疑地加速了中国电视的市场化进程,那一般被认为是是符合历史进步的。原因不言自明:假如他们不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和周密的节目策划,盲目去做一定会陪钱。这样就有可能做出真正能满足受众需求的东西来,而真正为受众欢迎的电视机构也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本书作者李幸和汪继芳,前者曾经以对中国电视的尖锐批评而名,后者则始终以边缘群体作为自己的关注对象。跟中国的民营电视一样,我以为他们也在学术界内构建着自己的游戏规则。相对于学院里盛行的艰涩理论,或者体制内推崇的陈腐主张,他们越来越倾向于去做一些平实可读的"忠实记录"-- 而那也不是知识界发出声音的主流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另一种领域里的民营。他们相信,当无法做出结论的时候,忠实记录比做出歪曲的结论更有价值。《中国民营电视公司现状报告》,是他们今年摆上新闻专柜里的第二本书。另一本同样关于新闻人的著述叫《身在幕后》。耐人寻味的是,它记录的则是体制之内,对于中国电视改革有着领军意义的人物。并且,跟本书一样,提供了"很多最新的材料,包括新近发生和新近发现的历史真相"。体例也大致相同,由写过"圆明园画家"的汪继芳专访,再由写过"中国电视八大病" 的李幸进行探索式地点评。
      
       我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无论是"光线""嘉实"还是"其欣然""银汉",他们在政治把关上都持有比电视台更为谨慎的态度。"嘉实"老总封刚坦言:"我们主动去汇报,向主管部门宣传部、广电部汇报……"。"光线"的老总王长田也直说"我们首先要生存,这是第一位的……"。事实上,尽管在具体业务方面无一例外地思想活跃动作不俗,他们面对传统体制还是有着更多的务实精神。实际上,他们一再让我想起那个善于在牛骨中间"游刃有余"的庖丁。用书中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注解:由于中国不审批独立的新闻机构,因此全部民营电视公司的从业人员,都不会持有中宣部和广电总局核发的记者证。这意味着严格意义上说他们根本没有采访权,不低下脑袋与电视台或者管理部门合作明摆着死路一条。在本书篇幅不短的前言里,作者对中国的民营电视人有这样的评价:"他们已经迈过了(精英)这道槛……他们更多的是领袖之才……他们很懂中国的政治,会跟当局打交道。"的确,在《中国娱乐报道》之前,"光线"甚至给北京市委宣传部做过十期所谓"电视内参"。那么,他们会因此丧失自己在中国电视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吗?
      
       未必。很多学者,包括民营电视人本身,都倾向于认为民营是对现有体制的一种补充。而我觉得并不仅仅。王长田他们工作的最大价值在于:民营电视引入了一种全新概念的资本运作、人才观念、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在我看来,它代表着一种方向、一种趋势--实际上就代表着未来发展的一种可能。短短2年,包括我自己在内,已经有数亿人在几百个电视频道成为他们的忠实观众。民营电视以自己的存在,无声而雄辩地否定着体制内部急需革新的成分。而作为一个"准理论工作者",我真正想说的是,本书作为民营电视改写中国电视历史的记录者,也将在学术领域找到自己的独立位置。
      
       中国民营电视的一个特点,是娱乐性的内容越来越重。《中国娱乐报道》(现改名为《娱乐特快》)、《影视新干线》、《幸运52》、《玩偶1牵1》、《中国音乐风云榜》(现改名为《音乐风云榜》)……都曾经是他们的主打和名牌。对此学界毁誉参半。外面有批评说:"到处盛开的电视派对营造着都市泡沫文化,笑声掌声博彩声声声入耳,私事家事无聊事事事开涮。编导们的水平落后于观众,节目弱智化与审丑热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要的就是全民狂欢,用快乐拯救收视率,以此达到物质文明的大丰收……"。而本书作者通过展示民营电视的经验,似乎打算向我们传递这样一个观念:相对于那些"滔滔不绝的政论片","那些玩弄镜头光影的艺术片",电视媒介而言更长于娱乐功能。电视台,应该是老百姓借以消遣的一种东西。它不应该是精英高雅而应该是通俗大众的。"它不应该成为有权有钱人的工具。"他们至少在精神上让"电视真正回到了人民的手中"(作者似乎要把这个作为一个口号和宣言)。总之娱乐节目水准的现实差异不应该成为它本身的品格缺陷。
      
       那么,中国的民营电视人是否因此缺乏社会责任感?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媒体毕竟还是"耳目喉舌"和"宣传工具",从距离政治较远的"娱乐"切入更为平稳安全。而且娱乐类节目并不是民营电视的唯一品种。像《中国热点人物》(现改名为《热点人物》)、《新闻故事》和《中国科技报道》等等,都体现着他们的探索和思考。在《中国民营电视公司现状报告》一书里,访谈者都着意为主人公设计了关及心路历程的问题,而我相信那并不仅仅是补白和花絮。事实是商人之外,王长田、封刚和王玮、夏骏他们还具有另一个身份:他们是具有自己独立新闻理想和文化追求的知识分子。
      
       《中国民营电视公司现状报告》分六篇,记录了八个民营电视公司。在每一篇的结末都附录了公司简介,包括主要产品、业务部门和管理骨干--甚至公司地址和电话传真都赫然在目。我们的传媒业会对海外资本开放吗?默多克他们进来之后本土的新闻业有多少空间?我们的民族文化会因此受到威胁吗?也许是因为这些考虑,作者才会在长期的批评之后谋求建树,才会对新生的民营电视采取如此宽容支持的态度。
      
      (《中国民营电视公司现状报告》,李幸、汪继芳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   总觉得中国的民营电视公司为中国的电视事业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不管结果如何,不管那些所谓的品论家如何如何说,能得到最广大人民认同的东西就是有价值的.就是值得我们去理解和鼓励的.
  •   内容虽然是软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