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奴役之路

出版时间:1997-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哈耶克  页数:247  字数:180000  译者:王明毅,冯兴元  
Tag标签:无  

前言

《通往奴役之路》(修订本)译校者的话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是20世纪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当代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原籍奥地利,后于1931年迁居英国并于1938年获得英国国籍。他一生从事教学和著述,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先后执教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美国芝加哥大学和联邦德国弗赖堡大学等著名学府,主要著作有《货币理论和商业盛衰周期性》(Monetary Theory and the Trade Cycle,1928?)、《价格与生产》(Prices and Production,1931)、《货币民族主义与国际稳定》(Monetary Na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Stability,1937)、《利润、利息和投资》(Profits,Interest and Investment,1939)、《资本的纯理论》(The Pure Theory of Capital,1941)、《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1944)、《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Individualism and Economic Order,1948)、《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和哈里特•泰勒》(John Stuart Mill and Harriet Taylor,1951)、《科学的反革命》(The CounterRevolution of Science,1952)、《感觉的秩序》(The Sensory Order,1952)、《自由宪章》(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1960)和《法律、立法和自由》(Law、Legislation and Liberty,1973—1979)等。1974年,鉴于哈耶克“在经济学界自亚当•斯密以来最受人尊重的道德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至高无上的地位”(〔英〕马克•布劳格:《20世纪百名经济学巨匠》,吴雅杰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106页。),他和冈纳•缪尔达尔(Cunnar Myrdal)一起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哈耶克享有巨大的世界性声誉,然而,他的这种声誉却是随着时代倾向的变化经历了几起几落之后才得以确立的。作为20世纪30年代奥地利经济周期理论的杰出倡导者,他在关于凯恩斯《货币论》(1920)的论战中败下阵来,从此,他丧失了一流经济学家的地位。但这一经历却使他转向政治哲学、法律理论和思想史的研究,并在这些领域取得极大的成就,他作为一个“自由至上主义者”的名声又传播起来,其影响远远超出经济学领域,成为一名不容忽视的大思想家。不过,作为一名伟大的经济学家,其地位却是晚至20世纪70年代之后才得以恢复的。当时,凯恩斯主义在西方国家走向低潮,福利国家政策实践的结果令人反感,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凯恩斯主义坚定的反对者,哈耶克自然应运再起,他的经济学说也再度引起人们的重视。1974年哈耶克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以此为背景。此后,哈耶克无论是作为经济学家,还是作为政治哲学家,都一直处于一生中最辉煌的地位,而且他的新自由主义观点对西方思想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美国,他成为正在兴起的“公民拥有充分自由权”运动的领袖;在英国,连公认最保守的撒切尔夫人也自称是哈耶克的信徒。对于中国学术界,哈耶克的名字并不陌生。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哈耶克的著作就曾由我国学者滕维藻等人译出(《物价与生产》,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通向奴役的道路》,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但在当时的形势下,这些著作多属“内部读物”,印数甚少,流传范围有限,故影响不大。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有哈耶克的著作译出(《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著作丛书),贾湛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但数量仅有一种。对哈耶克著作的译介状况,与其日隆的声名极不相符,故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西方现代思想丛书”将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推出,对我国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哈耶克及其著作提供了条件。《通往奴役之路》一书在哈耶克的学术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本书为他赢得了广泛的注意,其世界性声誉就是由此奠定的。他在这本书中论证道,当时正在计划中的福利国家不是为个人自由的战斗在和平时期的继续,倒是朝着专制的方向迈出了一步。因此,他认为追求计划经济,其无意识后果必然是极权主义。为了反对这种计划经济,哈耶克有力地重申了他一贯坚持的古典自由主义观点,同时,也允许适度的政府活动,但这仅限于符合他的法治概念的那些活动形式。应该强调的是,哈耶克的自由主义包括对许多有用的社会制度的赞赏,但这些制度只能是人的自发行动的后果,而不能是人设计的结果。这一论点是从休谟、亚当•斯密和苏格兰历史学派那里继承过来的,它在哈耶克的著作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由此出发,哈耶克认为,良好的社会不是简单地依赖于在政府所提供的法律框架内追求私利,相反,它应依赖于一套复杂的法律、道义传统和行为规则的框架,这套框架的特点应该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理解和认同。这部著作从问世至今,一直在学术界中存有争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本书本身的内在悖论。我们知道,哈耶克这本书的观点来源于关于市场和其他非主观设计的制度所具有的“自发秩序”的特性的思想。这种思想使哈耶克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使他不可避免地陷于社会进化和群体选择的争端之中。他对选择机制特点的论述与自由主义的关系并不总是清楚的。这些论点的非理性特征与其高度理性的几近乌托邦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形成鲜明的对照。《通往奴役之路》一书所存在的这种缺陷,日后也为作者本人意识到,他在后来出版的《自由宪章》和《法律、立法和自由》中,多处涉及这个难题,试图将古典自由主义与“现代国家”的主题结合起来。至于这一尝试成功与否,尚有待评说,但哈耶克及其著作无疑对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对政治思想领域中古典自由主义的复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对中国的读者来说,对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要进行批判性的阅读。哈耶克从多方面阐述了计划经济的弊病,从理论角度看,其论点和探讨还是有某些启发意义的。从打破过去只讲计划经济的优越性这一点来看,他的观点并不一定正确,但其视角可以帮助我们对此进行反思。然而,他把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极权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混为一谈,对各种社会主义思潮不加区别,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哈耶克基于自由主义立场,攻击社会主义与纳粹主义有同样的思想基础,中国读者也不应盲从。读者在阅读时一定要加以鉴别和批判,以免为错误的观点所误导,这一点十分重要。特别应当说明的是,在本书翻译过程中,我们征得滕维藻先生的同意,参考了他和朱宗风先生在1962年出版的中译本,从中得到很大帮助,特此向滕先生表示深深的谢意。同时,我们也冒味地在有些地方采取了和滕先生不同的译法,并增补了滕先生的译本中漏译或删除的部分。此次修订再版,亦是对已辞世的滕先生的一种纪念。是为译校序。王明毅 冯兴元识2013年2月于北京

内容概要

《通往奴役之路》一书在哈耶克的学术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这本书为他赢得广泛的注意,他的世界性声誉就是由此奠定的。他在这本书中论证道,当时正在计划中的福利国家不是为个人自由的战斗在和平时期的继续,倒是朝着专制的方向迈出了一步。因此,他认为追求计划经济,其无意识后果必然是极权主义。为了反对这种计划经济,哈耶克有力地重申了他一贯坚持的古典自由主义观点,同时,也允许适度的政府活动,但这仅限于符合他的法治概念的那些活动形式。应该强调的是,哈耶克的自由主义包括对许多有用的社会制度的赞赏,但这些制度只能是人的自发行动的后果,而不能是人设计的结果。这一论点是从休漠、亚当?斯密和苏格兰历史学派那里继承过来的,它在哈耶克的著作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由此出发,哈耶克认为,良好的社会不是简单地依赖于在政府所提供的法律框架内追求私利,相反,它应依赖于一套复杂的法律、道义传统和行为规则的框架,这套框架的特点应该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理解和认同。
  《通往奴役之路》从问世直到今天,一直在学术界中存有争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本书本身的内在悖论。我们知道,哈耶克这本书的观点来源于关于市场和其它非主观设计的制度所具有的“自发秩序”的特性的思想。这种思想使哈耶克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使他不可避免地陷于社会进化和团体选择的争端之中。他对选择机制特点的论述与自由主义的关系并不总是清楚的。这些论点的非理性特征与其高度理性的几近乌托邦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形成鲜明的对照。《通往奴役之路》一书所存在的这种缺陷,日后也为作者本人意识到,他在后来出版的《自由宪章》和《法律、立法和自由》三部曲中,多处涉及这个难题,试图将古典自由主义与“进代”的主题结合起来。至于这一尝试成功与否,尚有待评说,但哈耶克及其著作无疑对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对政治思想领域中古典自由主义的复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作者简介

  哈耶克(1899-1992)Hayek,Friedrich
August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先后获维也纳大学法学和政治科学博士学位。20世纪20年代留学美国。先后任维也纳大学讲师、奥地利经济周期研究所所长、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教授、德国弗莱堡大学教授等。1938年加入英国籍。

书籍目录

导言
序言
引言
第一章被离弃的道路
第二章伟大的乌托邦
第三章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第四章计划的“不可避免性”
第五章民主与计划
第六章计划与法治
第七章经济控制与极权主义
第八章谁战胜谁
第九章保障与自由
第十章为什么最坏者当政
第十一章真理的终结
第十二章纳粹主义的社会主义根源
第十三章我们中间的极权主义者
第十四章物质条件与理想目标
第十五章国际秩序的展望
结论
书目提要
译名对照表

章节摘录

书摘  竞争的没落和垄断的兴起在各国出现的历史顺序,有力地证明了这个结论。如果这些现象是技术发展的结果或“资本主义”演化的必然产物的话,我们理应希望它们会在那些具有最先进的经济制度的国家里首先出现。事实上,在19世纪的最后三分之一的年代里,它们却首先出现在当时还是比较年轻的工业国家美国和德国。特别是在被视为代表资本主义必经的演进过程的典型国家德国,自从1878年以来,卡特尔和辛迪加的发展,受到周密的政策的有系统的扶植。政府不仅使用了保护手段,而且用直接诱导最后并使用强制的方法,推动管制价格和销售的垄断组织的产生。在这里,在政府的帮助下,对“科学的计划”、“工业的自觉的组织”首次伟大的实验,导致了巨型垄断组织的产生。这些发展在英国出现同样情况以前50年的时候,已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主要是由于德国的概括该国经验的社会主义理论家,特别是桑巴特的影响,竞争制度不可避免地会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才广泛地为人们所接受。在美国,一种高度保护性的政策才使某种类似的发展成为可能,这似乎证实了这个概括的结论。但是德国的发展比美国的发展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普遍趋势的代表;引用一篇近来广泛地为人们阅读的政治论文中的一句话说:“在德国,现代文明中一切社会的和政治的力量,已经达到了它们最先进的形态”①,这已成为司空见惯之事了。  所有这一切的不可避免性何其少,而为深思熟虑的政策的结果又何其多,当我们考虑这个国家在1931年以前的情势以及从这一年起英国也实行了普遍保护政策以后的发展情况时,就会明白。除了少数已在较早时期获得保护的工业以外,这只不过是十多年以来的事,英国工业就整体而言,也许和历史上任何时期一样是竞争性的。虽然在20世纪20年代由于在工资和货币方面所采取的不相容的政策英国工业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但是至少1929年以前各个年头,从就业和一般经济活动方面来看,还是比20世纪30年代的情况好。只是在过渡到保护政策并随之而使英国经济政策普遍改变之后,垄断组织的增长才以惊人的速度进展,并使英国工业变化到一种大家还几乎不了解的程度。说这种发展和这一时期中的技术发展有任何关联,说在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曾在德国起过作用的技术上的必然性现在又在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出现,这种说法的荒谬程度,并不逊色于墨索里尼的话(本章开头所引)中所包含的主张,即意大利必须先于其它欧洲民族废除个人自由,因为意大种的文明比其它民族先进得多!  就英国而论,认为看法和政策的改变仅仅是实际情况的无情改变的结果,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这个国家总是远远地跟随着其它国家的思想的发展。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尽管公众舆论仍然拥护竞争,但是外部事件使他们的希望落空,因而工业的垄断组织仍不断成长。但是,当我们考察这种发展典型即德国的情况时,理论和实际的真正关系就变得更清楚了。在那里,遏制竞争是一项深谋远虑的方针大计,它是为了实现我们现在叫做计划的那种理想而采取的,这是没有疑问的。在继续走向完全有计划的社会的进程中,德国人以及一切模仿他们的人们,只不过是遵循19世纪思想家们,特别是德国思想家,为他们设计出来的方针而已。其实,过去60年或80年的思想发展史就是一个说明这个真理最好的例证:在社会演进中,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避免的,使其成为不可避免的是思想。    认为现代技术进展使计划成为不可避免的这一主张,也能用另一种不同的方法来加以解释。它可能是指我们现代工业文明的复杂性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除了集中的计划以外,我们不能希望有效地加以处理。在一定意义上这是对的——但是在他们所主张的那种广泛的意义上则不然。例如,大家知道,现代都市所产生的许多问题,像由于地域密切相联而产生的许多问题一样,并没有通过竞争而得到适当的解决。但是在现代文明的复杂性作为要求集中计划论点的那些人的心目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像“公共事业”这类问题。他们通常提出的是,由于对整个经济过程获得条理分明的了解越来越困难,如果要不使社会生活因混乱而解体的话,就有必要用某种中央机构来进行调节。  这种论点完全是从一种对竞争作用的误解上产生的。使竞争成为适当的实现这种调节的唯一方法的,正是在现代条件下劳动分工的这种复杂性,而绝不是竞争只适用于比较简单的条件。如果条件是如此简单,以致只要一个人或一个机关就足以有效地观察到所有有关事实的话,那么要实行有效的控制或计划就根本不会有什么困难。只有在必须考虑的因素如此复杂,以致不可能对此得到一个概括的印象的时候,才使分散的权力成为不可避免。但是,一旦分权成为必要,调节的问题就发生了——这种调节就是让各个企业单位调节它们自己的活动去适应只有他们才知道的事实,进而促成他们各自计划的相互调整,由于没有一个人能够有意识地权衡所有必须顾及的因素,它们关系到如此众多的个人的决定,因而使分权成为必要,很显然,要完成这种调节,不是通过“有意识的控制”,而只有通过具体安排,向每个企业单位传播它必须获悉的消息,以便使它能够有效地调整自己的决定以适应其他人的决定。并且因为常常影响着各种商品供求条件的变化的细节,绝不可能由任何一个中心对它加以充分的了解,或很快地把它收集起来和传播出去,这时候需要的是某种记录工具,自动地记录所有的个人活动的有关结果,于是它所表现的征象便同时既是一切个人决定的结果,又是一切个人决定的指南。  在竞争之下价格体系所提供的正是这种记录,而且这种任务没有任何其它东西可望完成。价格体系企业家只要像工程师注视少数仪表的指针那样,注视较少数的价格变动,就可调整他们的活动以适应他们同行的行动。此处的重要之点在于:只有竞争普遍发生时,也就是说只有在个别生产者必得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价格的变化但不能控制价格的变化时,价格体系才能完成这种职能。整体越复杂,我们就越得凭借在个人之间的分散的知识.这些个人的个别行动,是由我们叫做价格体系的那种用以传播有关消息的非人为的机制来加以调节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我们曾经必须凭借有意识的集中计划发展我们的工业体系的话。我们就绝不会达到它现在所达到的这样高度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灵活性。和分权加上调节这种解决经济问题的方法相比,集中管理这种方法便更显得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笨拙、原始和范围狭小的方法。分工之所以能达到使现代文明成为可能的程度,是由于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它并不是被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而是人们无意间摸索到的一种方法,它使分工能够远远超过计划所能达到的限度。因之,它的复杂性的任何进一步的增长,并没有使集中管理成为更加必要,而是使我们应当使用一种并不依靠有意识的控制技术这一点比以往更显得重要。  还有另一个把垄断组织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联系起来的理论,它所使用的论据几乎正和我们适才讨论过的相反。虽则这种理论不常被清楚地说明,但它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它认为并不是现代技术破坏了竞争,而是正相反,除非给予保护使它免受竞争的影响,就是说除非给予垄断权,否则便不可能利用许多新的技术的潜力。这样的论证不一定像有些有鉴别力的读者可能猜疑的那样是欺骗人的论证。因为明显的答辩——即如果一项用以满足我们需要的新技术确是比较好的话,它就应该能够经得起一切竞争——并不能抹煞这个论证所涉及的一切事例。无疑在许多情况下。这种论证仅仅被有关方面用作一种辩护的形式。甚至更为常见的是,它也许是基于一种混淆——即从狭隘的工程观点看的技术上的优越性和从整个社会观点看值得想往性这两者之间的混淆。……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言  当一位社会事务的专业研究者写了一部政治性的书时。他的首要职责就是清楚地在此加以说明。这是一部政治性的书。我不想以社会哲学论文这种更高雅虚妄的名称来称呼它,以此掩饰这一点,尽管我未尝不可以这么做。但是,无论名称如何,根本点仍是我所说的一切源自某些终极价值。我希望在这部书中还适当履行了另一个同样重要的职责:毫不含糊地阐明全部论证所依据的那些终极价值是什么。  然而,有一件事我想在此加以补充。尽管这是一部政治性的书,但我像任何人一样可以肯定,书中所申明的信念,并非取决于我的个人利益。为什么似乎如我所愿的那种社会给我带来的好处,会比给这个国家①绝大多数人民带来的好处更大,我无法找出任何理由。其实,我的那些信奉社会主义的同事常常告诉我,作为一位经济学家,在我所反对的那种社会里,我应当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当然,前提是我得让自己接受他们的观点。我觉得同样肯定的是,我之所以反对这些观点,不是因为它们不同于伴我成长的那些观点,既然它们正是我年轻时所坚持的观点,而且正是这些观点使我将经济学研究作为职业。对那些依据流行的时尚在每一个政治主张的申明中寻找利益动机的人来说,或许可以容我附带说一声,我有各种合适的理由不必写作或出版这部书。它必定要冒犯许多我希望与之和睦共处的人们;它也迫使我将我觉得更能胜任并且从长计议我觉得更重要的工作搁置在一边;而且,尤其是,它肯定不利于接受那些更严格的学术工作的结果,而这种学术工作是我倾心向往的。  假如我不顾这些,而把这部书的写作当成我不可逃避的责任,这主要是由于现时代有关未来经济政策问题讨论中的不寻常的和严重的情况所致,这些情况几乎尚未为公众充分地意识到。实际情况是大多数经济学家多年以来已被战争机器所吸收,并因其官职在身而缄口不言,结果,有关这些问题的公共舆论,在令人吃惊的程度上为外行或怪异者、为居心叵测者或卖狗皮膏药的人所操纵。在这种情况下,一位尚有闲暇从事写作工作的人,难以将忧虑缄藏于心;当前的种种趋势必然在许多人心中引起这种忧虑,只是他们无法公开表达它们罢了——尽管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会乐于把有关国家政策问题的讨论,留给那些对这项任务更有权威、更能胜任的人去做。  本书的中心论点最初曾在一篇名为“自由与经济制度”的文章概述过,这篇文章发表于1938年第4期;后来,它被增订重印成为H·D·吉迪恩斯教授为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主编的(1939年)之一。承蒙上述两种出版物的编辑和发行人的慨允,使我得以引用原文某些段落,在此我谨表谢忱。  1943年12月  于剑桥伦敦经济学院

编辑推荐

《通往奴役之路(修订版)》从问世至今,一直在学术界中存有争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本书本身的内在悖论。我们知道,哈耶克这本书的观点来源于关于市场和其他非主观设计的制度所具有的“自发秩序”的特性的思想。这种思想使哈耶克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使他不可避免地陷于社会进化和群体选择的争端之中。他对选择机制特点的论述与自由主义的关系并不总是清楚的。这些论点的非理性特征与其高度理性的几近乌托邦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形成鲜明的对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通往奴役之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6条)

 
 

  •   虽然还没读,但是很喜欢这本书,好想快点看看哈耶克的书,但是最近很忙,所以就等段时间啦
  •   哈耶克的书不得不看啊!
  •   这本书不用多说了,反XX主义的经典作品,大赞。
  •   还不错,很不错的一本书
  •   很喜欢,看了电子版不过瘾,又买了本书可以随时翻阅。
  •   研究用的 每个人必读书目 但是要思考甚至反思 尤其是带着批判眼光
  •   买了两本好书,非常好看
  •   邮递快,质量不错,内容还没看,期待
  •   书还不错的,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删改原著
  •   卓越为什么不进这本书?我很喜欢,不过这套丛书的甲醛含量严重超标,社会科学出版社负有责任!建议大家阅读前先把蓝色硬面撕了~
  •   对比台湾殷海光的翻译,这个版本太过生硬,而殷版不仅译出了这本书的精髓,并且他自己加的批注更具特色,建议去网上下个电子版就行了
  •   对于我来说,本书传递给我的是一个迟到的,振聋发聩的声音。值得庆幸的是:这个声音毕竟穿越了历史的雾霭,清晰地传入我的大脑,并发出了久远的回声……作者从多角度,大胆、深入地论证了计划经济以及社会主义的种种弊端,真正“触痛了时代精神”,表现了极大的理论勇气。阅读本书后,我才知道了所谓“奴役”、“极权”、“乌托邦”的真正内涵,弄懂了自己过去被“奴役”的原因,也清楚终生将摆脱不了被“奴役”的宿命。这是一部伟大的、划时代的著作,一九四四年出版,据今已有六十一年,其深刻的洞察力,无情的批判的锋芒至今令人震撼和深受鼓舞。(2006.2.15)
  •   装订实在是差,打开翻了一下,“译者的话”和“目录”就脱页了……众人诟病的“蓝色封面”不用说了,一股很难闻的味道。但是,如果你在电子书之外要买一本能捧在手上读的,并且外文水平又和我一样烂,这本书就是你唯一的选择。因为真的是“唯一”,虽然有删节、虽然翻译太硬、虽然书的质量差……不过念在这本书能在大陆出版就已经是奇迹了,还是买了收藏吧……将来再等好的版本出现……
  •   太失望了,社科院出版的东西竟然像是机器翻译的。翻译用了英文的句型,大量长句,原著风采殆尽!书首页“译者的话”偏颇至极,都什么年代了,还用文革前的口气来写!想直接扔进垃圾桶里。
  •   书是好书,翻译是狗屎,推荐殷海光版的,王明毅误人子弟,可恨。
  •   千万不要被本书的盛名所骗。翻译得实在太差了。不相信有人能有耐心读完。
  •   书就本源而言是好书。 翻译过来则是太差了,典型地表现了国人翻译水平。断句,意译方面功夫不行。尤其是长句的翻译,翻译出来估计译者光看中文也会有如看天书之感吧。
  •   此书的装订质量实在是。。。。。。。。 还有前面有人提到蓝色封面的事。
  •   翻译得不好,很多语句是按英语语序组织的,大长句不重排,语意可能没什么大错,但是读着很吃力,至少浪费了一半时间分析语法结构……没打最低分完全是因为内容的启发性
  •   真不错,对深入研究历史的有很大的帮助
  •   我就在想,我为什么是中文系的,一个中文系的竟然还看这种书。喜欢而已。
  •   好书,希望左右经济人都来读。
  •   哈耶克的第一本必读书目,对事物的分析很独到,思想很伟大很深刻
  •   整体感觉还不错,蛮好的
  •   经典著作,值得一读!还差两字,因为评论要求的形式主义。
  •   翻译太烂了,没法看。集体翻译都是这样的效果吗?
  •   暑假买的书, 然后就看了,很不错的书,真的,大家,哈耶克,大师,吗葱白。
  •   送人的,好像也还不错
  •   好.......适合爱好学者
  •   经典 绝对经典
  •   无论是不是经济人,都该读这本
  •   漫漫的路
  •   很好的的
  •   (很喜欢
  •   关于这本书的评价
  •   挺好的 书是正版 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