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观念

出版时间:1996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吴国盛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时间的观念》确立两类原始时间经验,标度时间经验和时间之流经验。构画在两类原始时间经验之上生长出来的众多时间观念的交响与变奏,从思想史的角度,发掘当代哲学和当代科学中时间再发现的意义。
目 录
序 言
第一章 导论:两种原型时间经验
一,时间的象征
二,计时与标度时间经验
三,生命体验与时间之流经验
四,时间概念的起源:先验的和后验的
第二章 中国传统时间观
一,测度时间概念
二,本源性的标度时间:“时”
三,对时间之流泰然任之
四,循环观与线性观
第三章 希腊传统:测度时间与循环时间观
一,淡薄的历史感
二,循环时间观
三,时间被消除或降格:爱利亚学派与柏拉图
四,时间是运动的数:亚里士多德
第四章 基督教文化:时间之流与线性时间观
一,强烈的历史意识
二,线性时间观反对循环时间观
三,时间之流的内在化
第五章 技术时代:测度时间与线性时间观
一,钟表:技术时代的象征
二,循环时间观抗拒线性时间观
三,时间的暴政
第六章 近代科学与物理时间的测度化
一,运动的数学化与测度时间的数学化
二,牛顿绝对时间观的起源
三,经典物理学拒绝时间之矢
四,相对论以时间观带来的变化:测度时间的精致化
五,量子力学对时间观的影响
第七章 物理时间的哲学反思
一,笛卡尔
二,洛克
三,贝克莱
四,莱布尼兹-克拉克论战
五,康德
六,彭加勒
七,迈耶松
第八章 进化与深时的发现
一,地球演化的观念
二,化石的意义
三,地质深时的确立
四,进化论与深时难题
第九章 物理时间之矢的发现
一、热力学第二定律:时间之矢的浮现
二、经典力学对热力学的整合
三、经典框架中时间之矢的发现
四、热力学时间之矢的新诠释
五、混沌:开放未来的确证
六、物理时间再发现的意义
第十章 时间之流的哲学阐释
一、麦克塔加
二、柏格森
三、胡塞尔
四、海德格尔
附录 走向时间研究

作者简介

吴国盛,男,1964年9月5日生于湖北省武穴市(原广济县)。
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1983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3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自然辩证法专业攻读科学史与科学哲学,1986年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
1986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
1997年被破格晋升,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最年轻的研究员。
1995年师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叶秀山教授在职攻读西方哲学,1998年毕业并获哲学博士学位。
1999年4月9日离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回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
1999年12月被批准为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
2000年起担任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委员。
2001-2005年出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北京大学应用伦理学中心主任。
2001年起担任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主任。
2003年起担任北京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
2004年起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
1986-1996年间,研究西方自然哲学基本概念,工作涉及自然概念、宇宙概念、时间概念、空间概念等,旁及科学通史和科学编史学,反思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事业。《哲学动态》记者访谈“探索科学时代思的可能性”对此做了一个初步的总结。
1996年以来,研习现象学和海德格尔哲学,关注环境问题,开展对现实中种种现代性“现象”的反思,形成了新的学术思路,在如下四个方向致力于“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建设,即以“追思自然”为主题的自然哲学、以柯瓦雷概念分析为主要方法的科学思想史、以现象学解释学为哲学背景的科学哲学、以技术批判理论为特色的技术哲学;在“科学革命”和“技术理性”两大专题上积累文献、开拓思路。此外,探索和研究科学传播学的理论问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时间的观念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