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的蝴蝶

出版时间:2004-4  出版社:中国盲文出版社  作者:林清玄  页数:25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林清玄的文学,伴随我们一起成长,仰望广大的蓝天,探触遥远的净土。林清玄的文学,也与我们共同呼吸,他观心中的明月.体验内在的阳光。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大陆、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作者简介

  林清玄,一九五三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自幼立志成为作家,高中时期,获台南市作文比赛第一名,大学时期,得翠谷文学奖首奖。  青年时期即遍获重要文学奖,包括台湾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金鼎奖、吴鲁芹散文奖、时报文学奖首奖,中华日报文学奖首奖、中央日报文学奖首奖、联合报散文首奖……  曾于台湾获得世界华人文化新传奖、杰出孝子奖、世新大学十大杰出校友奖、成功杂志十大成功人物奖、宝岛十大才子奖……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  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大陆、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书籍目录

愿一切的美好都一我们同在(自序)辑一 河的感觉佛鼓我似昔人,不是昔人猫头鹰人养着水母的秋天分别心与平等智河的感觉一滴水到海洋金刚经二帖拈花四品辑二 发芽的心情迷路的云发芽的心情飞入芒花  法圆师妹刺花光之四书季节十二帖有情十二帖辑三 温一壶月光下酒卷帘清欢正向时刻温一壶月光下酒味之素食家笔记一味

章节摘录

  我似昔人。不是昔人  1  憨山大师有一年冬天读《肇论》,对里面僧肇大师谈到的“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感到十分疑惑,心思惘然。  又读到书里的一段:有一位梵志从幼年出家,一直到白发苍苍才回到家乡,邻居问梵志说: “昔人犹在耶?”梵志说: “吾似昔人,非昔人也。”憨山豁然了悟,说: “信乎!诸法本无去来也!”  然后,他走下禅床礼佛,悟到无起动之相,揭开竹帘,站立在台阶上,忽然看见大风吹动庭院里的树,飞叶满空,却了无动相,他感慨地说:“这就是旋岚偃岳而常静呀!”又看到河中流水,了无流相,说: “此江河竞注而不流呀!”于是,去来生死的疑惑,从这时候起完全像冰雪融化一样,随手作了一首偈:  死生昼夜,水流花谢。  今日乃知,鼻孔向下。  2  我每一次想到憨山大师传记里的这一段,都会感动不已,它似乎在冥冥中解释了时空岁月的答案。  表面上看,山上的旋岚、飘叶、云飞,是非常热闹的,但是山的本身却是那么安静——河中的水奔流不停,但是河的本质并没有什么改变。人的生死,宇宙的昼夜,水的奔流,花果的飘零,都像是这样,是自然的进程罢了。  这就是为什么梵志白发回乡,对邻居说: “我像是从前的梵志,却已经不是以前的梵志了。”  岁月在我们的身上,毫不留情地写下刻痕,在每一次揽镜自照的时候,都会慨然发现,我们的脸容苍老了,我们的白发增生了,我们的身材改变了,于是,不免要自问: “这是我吗?”  这就是从前那一位才华洋溢、青春飞扬、对人世与未来充满热切追求的我吗?  这是我,因为每一步改变的历程,我都如实地经验,还记得自己的十岁、二十岁、三十岁,一步一步的变迁。  这也不是我,因为不论在外貌、思想、语言都已经完全改变了。如果遇到三十年前的旧友,他可能完全不认得我,或许,我如果在街上遇见十岁时的自己,也会茫然地错身而过。  时空与我,在生命的历程上起着无限的变化,使我感到惘然。  那关于我的,到底是我呢?不是我吗?  3  有一次返乡,在我就读过的旗山国小大礼堂演讲,我的两个母校,旗山国民小学、旗山初中都派了学生来献花,说我是杰出的校友。  演讲完后,遇到了我的一些小学、中学的老师,简直不敢与他们相认,因为他们都老得不是原来的样子,当时我就想,他们一定也有同样的感慨吧!没想到从前那个从来不穿鞋上学的毛孩子,现在已经步人中年了。  一位二十年没见的小学同学来看我,紧紧握着我的手说: “二十年没见,想不到你变得这么老了!”——他讲的是实话,我们是两面镜子,他看见我的老去,我也看到了他的白发,其中最荒谬的是,我们都确信眼前这完全改变的同学,是“昔人”,也自信自己还是从前的我。  一位小学老师说: “没想到你变得这么会演讲呢!”  我想到,小时候我就很会演讲,只是国语不标准,因此永远没有机会站上讲台,不断挫折与压抑的结果,使我变得忧郁,每次上台说话就自卑得不得了,甚至脸红心跳说不出话来。  连我自己都不能想像,二十几年之后,我每年要做一百多次的大型演讲,当然,我的老师更不能想像的。  我不只是外貌彻底地改变了,性格、思想也不再是从前的自己。  但是,属于童年的我,却是旋岚偃岳、江河竞注,那样清晰、充满了动感。    从此,虽然士兵们到尼姑庵去窥浴的事仍时有所闻,他并没有再过问,但这件事在他的心里却留下一种十分奇特的感觉,可以说有时候他也有过到荔枝林里去窥视的冲动,尤其在夜里查哨的时候,从营区的山坡上望到远处的庵堂,总有几盏昏黄渺小的灯火自窗口逸出。但冲动只是冲动罢了,一直没有付诸实行,看尼姑洗澡在他的内心彷佛是一种极深的罪恶。  冬天的时候,他班里有一位班兵要退伍了,就是当年看尼姑洗澡被他处罚的兵,依照部队的惯例,他和其他的班兵在营外摆一桌酒席,欢送这位即将飞出笼的老鸟。他在军队里独来独往惯了,因此班兵们一再地叮嘱他无论如何要去参加酒席。  席间,因为酒兴的关系,喝到酒酣耳热的时候,大家谈起了部队中一些值得回味的事,那即将退伍的弟兄竟说: “最值得回味的事莫过于在荔枝树上看尼姑洗澡了,真是人间难得几回!”然后士兵们也谈起被他罚站在烈日下的情景,有一位说: “其实,班长,你应该去见识见识的,哪一天我带你去。”  他微笑地说:“好呀!”  要退伍的那位弟兄走过来拥着他的肩,对大家说: “我们何不今天晚上带班长一起去,给我的退伍留个纪念!”几个兵大声地起哄着,非要把他架到荔枝园里去。  他们摸黑从营房前的大路转进一条极小的路,走过一些台阶,到了荔枝林里,他的兵选好了一株荔枝树对他说: “班长,你上去吧!”他童年的时候是在果园里长大,三两下已经爬到了树顶,一个兵对他指点了方向。  从荔枝扶疏的树叶间隙望出去,正好可以看见尼姑庵背面的一间小窗,窗里的灯是昏黄的,但是在冬日的黑夜却十分的明亮,他把视线投过去,正好见到一个尼姑穿衣的背影,走出房门。  然后寂静了下来,连那些平日嘈杂不堪的兵们都屏息地等待着,仿佛蹲在夜间演习的散兵坑内。隔了约有一分钟之久,他看见一位年轻的尼姑抱着衣服走进屋里,她穿着一件棉布的浅色宽袍,慢慢地解开腰间的系带,露出她温润的、血色鲜丽的身体,有很长的时间使他几乎忘记了呼吸。  那个尼姑的身体是玉一样的晶莹、澄明、洁净的,这样的裸体不但没有使他窥浴的心情得以舒放,反而令他生出另外的异样情愫,就像有一次在寺庙里见到一尊披着薄纱的菩萨雕像,让他有一种不可抑止的景仰,忍不住的烧香礼拜。  他看到尼姑以轻柔细致几近完美的动作沐浴,然后当他正面面对她的脸时,才发现她是一位十分美丽的少女,可能由于长期地吃斋诵经,她的脸免不了有一般尼姑宝相庄严的味道,但庄严的眉目并没有隐藏住她全身散发出来的生命的热气,她的脸上跳跃着明媚的青春,似乎不应该是当尼姑的人。她的头发虽然理光了,他却可以凭着想像,看见她秀发披散的样子。  到最后他深深地自责起来,觉得他们并没有资格,或者说根本不配来看这样冰清玉洁的少女沐浴,他的酒气全退了,想着想着,竟至感到孤单地落下泪来。  当他们穿过黑暗的林子,走到有路灯的地方,一个兵正要开始讲今天夜里窥浴的成绩,突然回头看见他,惊讶地说: “班长,你哭了。”  “没有什么。”他说。  “你看尼姑洗澡,为什么突然哭了呢?”  “这跟尼姑没有关系,真的没有什么。”他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了什么落泪,有一点点大概和看到那么美的少女去当尼姑有关。她那样美丽,为什么非要当尼姑,难道人世里容不下这样的美丽吗?  几个兵霎时间静默下来,走过乡下清凉的夜街,远处的几声狗吠,更加增添了寒意。走到营房门口,他突然拥抱了那个即将退伍的弟兄,互相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那个时间,弟兄们几乎可以体会到他的心情。他们曾经从天涯的各处被凑聚在一起,分离的前晚,互相保守了这样的秘密,如果不是前世,哪里有这样的缘分呢?  “我会想念你的。”他最后呜咽地对他的兵说,他的兵没想到班长对他有那么深的情感,感激得手足无措站在当地,憋了半天才说: “报告,班长,我也会想念你。”  自从在尼姑庵的后窗窥浴以后,他休假时,常信步走到庵堂里面。其实那不是一座真正的庵堂,而是一间寺院,它有着非常开阔的前庭,从前庭要步上庙堂的台阶,每一阶都是宽大而壮实。  神像所在的中厅虽不豪华,但有着一种素净的高大,听说这座庙是早就已经有了,因此早就没有了新盖庙宇的烟火气,代之而起的是一种尘埃落尽之美,至于这间寺庙里为什么一直只有尼姑,就不得而知了。他们的营房就在寺庙的斜对面,虽然寺庙并不限外人进入,但军队为了避免事故,一向不准士兵们到庵里去。

媒体关注与评论

  愿一切的美好都与我们同在  (自序)  我苦,故我在  人人都知道笛卡尔(ReneDescaes)的名句: “我思,故我在。”(1think,thereforeIam.)  却很少人知道,笛卡尔曾说过一句感受更深刻的话:“我苦,故我在。”(1suffer,thereforelam.)  讲出“我思,故我在”的笛卡尔,当时不过是个三十岁的青年,尚未经历深刻的人生考验,而是在梦中得句,梦里忽然得到石破天惊的一句,他回忆起那感人的片刻时说:  “一种突如其来的光华透体而过,照彻我的身心。那一天,我在梦中听到一声晴天霹雳,仿佛真理之神从天而降,对我发出了震聋启聩的吼声。”  他突然想通了一直困扰他的问题:  觉醒时浮现于脑海的思想,为什么会在梦里重现?  假如梦境是虚妄的,作梦的人,是不是真的存在呢?  不思不想的人,算不算存在呢?  不会怀疑“谁是我、什么是我”的人,又算不算存在呢?  怀疑的本身,就证实了怀疑者的存在,否则,怀疑又从何而来呢?  清醒之后,他把这些困惑想了一遍,做了一个结论: “我思,故我在!”  他确立了在“存在”的意义里,思想比肉体更能彰显存在的价值。 “我思”是“我怀疑”, “故我  在”是“所以我得到真理”。  “我就是怀疑的主体。  我就是能够思想的事物或心智。  我可以怀疑我的躯体和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是不是真实的存在着,但是我不能否定怀疑的主体或思想本身的存在性。  由此可知,我是一种能思能虑的事物。  这种事物不一定要有物质和方位才能生存。  这个事物就是我,我就是灵魂。  灵魂和躯体不同,没有灵魂,我就不能成为我,更谈不上怀疑和思虑了。  我的躯体不存在了,灵魂却依然故我,长驻久存。”  笛卡尔描绘出人类共同的形象——在一个机械式呆板的躯壳里,住着一个活生生的灵魂。  片刻忧伤,淹没永恒的思想  笛卡尔终生未婚,却和情人生了一个女儿佛兰辛妮。  他非常钟爱女儿,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比女儿更值得珍视,他正计划把女儿带到文明的巴黎教养之际,爱女却突然得了不治之症夭折了。  笛卡尔痛不欲生,感觉到“片刻的忧伤,几乎淹没了永恒的思想”,在极端的痛苦中,他回到了思想的堡垒,他再度证实了存在,使自己对生命的“怀疑论”更为确立。  他说: “我苦,故我在。”  在深沉的痛苦里,平凡人选择逃避与遗忘,哲学家却更深刻地体会了存在。

编辑推荐

  为纪念从事写作三十五年,我们从林清玄作品中选取最动人的文章,编成《思想的天鹅》、《感性的蝴蝶》二书,是深入作家创作心灵最完整的经典,读之能丰盈感性.淬炼思想,成为智慧与深情并美的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感性的蝴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