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作者:维克多·雨果 页数:231
内容概要
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弗罗洛·克洛德,道貌岸然,残忍虚伪,他对街头跳舞卖艺的吉卜赛姑娘爱斯梅拉达动了淫念。便指使自己的养子——外表畸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趁夜劫持少女,不料被英俊风流的卫队长弗比斯所救。爱斯梅拉达爱上了弗比斯,满怀嫉妒的克洛德趁二人幽会之际刺伤弗比斯,并嫁祸于爱斯梅拉达,致使她屈打成招被判处绞刑。临刑之际,对她充满感恩和爱慕之情的卡西莫多将她从绞刑架上救下,安顿在圣母院内避难。巴黎下层社会的好汉前来营救女郎,敲钟人误以为是官兵,拼命抵抗。国王派兵攻打圣母院,各方展开了一场混战。克洛德在混乱中把少女劫持出圣母院。威逼她满足其兽欲。遭到拒绝后恼羞成怒,把她交给官兵,并在圣母院钟楼顶上亲眼看着她被绞死,卡西莫多看到这一幕,愤怒地将养父推下钟楼,自己则找到爱斯梅拉达的尸体,拥抱着她死去。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在法国和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雨果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创作历程超过60年,作品合计达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留下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光与影》,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1830年,28岁的维克多·雨果开始奋笔疾书他的“命运三部曲”之一《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历史小说的杰作”和“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为他跻身法国以至欧洲最重要的作家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书籍目录
名师快速导读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地位与影响 故事概要 艺术特色 典型人物形象一 喧闹的节日二 卡西莫多三 广场上的狂欢四 奇特的婚姻五 从前的故事六 荒唐的惩罚七 一滴水、一滴泪八 少女的心事九 进展十 阴谋十一 金币变枯叶十二 母亲十三 残疾的悲伤十四 红门的钥匙十五 欢乐万岁十六 流浪汉的口令十七 重逢又分离十八 殉葬的爱情必备知识要点阅读自我测试参考答案
章节摘录
1482年1月6日清早,法国巴黎城里钟声震天,所有市民都被吵醒了。这一天正好是两个重要的节日——主显节和狂人节,按照习俗人们要在河滩放焰火,在布拉克小教堂种植五月树,在司法宫演出圣迹剧。大批的市民从四面八方拥向约定的三个地点,有的去观看焰火,有的去观看种植五月树,有的去观看圣迹剧。不过,因为市民们知道,前天为给玛格丽特公主议婚而抵达巴黎的弗朗德勒使臣们要来观看圣迹剧的演出,也将观看在同一个大厅里举行的狂人教皇的选举,所以观众主要拥向司法官。司法官广场犹如汹涌的大海,人群拥来撞去,挤进司法宫宽阔无比的大厅。 为了照顾使臣们的时间,演出要等到司法宫大钟敲响正午12点才开始。可是许许多多观众从一大早就在等着,不少人天刚亮就在司法宫的大台阶前等候,冻得直打哆嗦,甚至有几人说他们为了一开门能抢先进去,已在大门口熬了一夜。观众每时每刻都在增多,长久的等待令人疲乏不堪,更何况这里人挤人,人压人,连气都透不过来,只听见一片埋怨声和咒骂声。散布在人群中的一群学生和仆役,还在心怀不满的人群中捣乱,挑逗讽刺,简直是火上浇油,更加激起普遍的恶劣情绪。 “是你呀,约翰·弗罗洛·德·莫朗迪诺!”其中有一个嚷道,“你叫磨坊约翰,真是名副其实,瞧瞧你那两只胳膊,再看看你那两条腿,活像四只迎风旋转的风翼——你来多久了?”那个被称作磨坊约翰的是个金黄色头发的小鬼头,漂亮的脸蛋,淘气的神态,攀在一个柱头的叶板上坐着。 “可怜见的。已经4个多钟头了!”约翰·弗罗洛答道,“但愿将来下了地狱,这4个钟头能计算在我进炼狱的净罪时间里。” 好不容易,正午12点的钟声敲响了。 “啊!……”整个人群异口同声地叫了起来。随后一阵激烈的骚动,一阵乱哄哄的挪动脚步和晃动脑袋声,一阵爆炸似的咳嗽和擤鼻涕声。接着_片寂静一人人伸长脖子,一张开嘴巴,所有的目光都射向大理石台子。台子上依然空空荡荡。大家的视线遂转向留给弗朗德勒使臣的看台。看台的那道门还紧闭着,台上空无一人。 这可真叫人受不了。 5分钟、一刻钟过去了。还是没有一点儿动静。看台上依旧没有一个人影儿,戏台上仍然鸦雀无声。“圣迹剧!圣迹剧!”大家低沉地嘀咕着,脑子渐渐发热起来,一场风暴即将爆发。 “圣迹剧!弗朗德勒人见鬼去吧!”磨坊约翰使出浑身劲儿,大声吼叫,同时像条蛇似的绕着柱头扭动着身子。 观众一齐鼓掌,也跟着吼叫:“圣迹剧!叫弗朗德勒人见他妈的鬼去!” 就在这当儿,那间更衣室的帷幔掀开了,有个人走了出来,他提心吊胆、战战兢兢、毕恭毕敬地往前走,越往前走越卑躬屈膝,就这样走到了大理石台子的边沿。 “市民先生们,”那个人说,“市民太太们,我们将不胜荣幸地在红衣主教大人阁下面前,朗诵和献演一出极其精彩的寓意剧,名为《圣母玛丽亚的公正判决》。在下扮演朱庇特。大人阁下此刻正陪伴奥地利大公派来的尊贵的使团,使团现在正在博代门听大学学董先生的演讲,等显贵的红衣主教大人一驾临,我们就开演。” “马上开演圣迹剧!马上开演圣迹剧!”民众吼叫着。在这吼叫声中,磨坊约翰的嗓音盖过一切,他尖声叫嚷:“马上开演!” “打倒朱庇特!打倒波旁红衣主教!”高坐在窗台上的其他学生也在大喊大叫。 “马上开演圣迹剧!”群众连连喊着,“立刻!马上!吊死演员!吊死红衣主教!” 可怜的“朱庇特”惊慌失措,魂不附体,涂满脂粉的红脸蛋变得煞白,拿下头盔。频频鞠躬,战战兢兢一日里呐呐道:“红衣主教大。人……御使们…一·弗朗德勒的玛格丽特公主……”语无伦次,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说什么。 幸亏有个人来替他解围。此人一直站在栏杆里边、大理石桌子周围的空当里,谁都没有瞅见他,因为他又长又瘦的身子靠在圆柱上,柱子的直径完全挡住所有人的视线。此人高挑个儿,消瘦干瘪一脸色苍白。头发金黄一额头和腮帮上都有了皱纹,却还很年轻,目光炯炯,满脸笑容,身上穿的黑哔叽衣服旧得都磨破了,磨光了。此刻,他走近大理石桌子跟前,向台上那可怜虫招招手,那可怜虫被吓晕了,并没有发现。这个新出现的人再向前迈了一步,叫道:“朱庇特!亲爱的朱庇特!” “朱庇特”一点儿也没听见。 末了。这位金发瘦高个儿不耐烦了,凑近他的脸大喊一声:“米歇尔·吉博纳!” “谁在喊我?”“朱庇特”如惊醒过来,问道。 “是我!”黑衣人应道。 “啊!”“朱庇特”叫了一声。 “马上开始吧。”那一位说,“快满足群众的要求。我负责去恳求典吏息怒,典吏再去请求红衣主教大人息怒。” “朱庇特”松了一口气。 群众还在嘘他,他使出浑身劲儿嚷道:“市民先生们,我们马上就要开演了。” “欢呼您,朱庇特!鼓掌吧,公民们!”学生们喊道。 掌声震耳欲聋,“朱庇特”早已退回帷幕后面,欢呼声仍在大厅里震荡。 这时,那位化风暴为平静的无名氏,也谦逊地退回到柱子的阴影里去了。假如不是前排观众中有两位姑娘注意到他刚才同“朱庇特”对话,硬把他从沉默中拉出来。兴许他还像原先那样没人看得见,一动也不动,无声无息。“先生!”其中一个姑娘叫了一声。无名氏走近栅栏。殷勤地问道:“小姐,你们叫我有何贵干?”“今天的圣迹剧好看吗,您说?”那姑娘问。“没问题。”他答道,接着用某种夸张的口气又添了一句。“小姐,本人就是剧作者。” “真的?”两位姑娘齐声说了_声,惊讶得目瞪口呆。 “不错!”诗人有点洋洋得意地应道,“本人叫彼埃尔·格郎古沃。” 在他们说话这工夫,从戏台里面传出高低音乐器的乐声,帷幕升起,走出四个人来,穿着五颜六色的戏装,脸上涂脂抹粉,爬上戏台的陡峭梯子。一到了平台,便在观众面前站成一排,向观众深深鞠了一躬。于是,交响曲戛然停止,圣迹剧开演了。 序诗念的是:耕作娶了商品,教士娶了贵族。这两对幸福夫妻共有一个俊美、金贵的嗣子,他们认为非给他娶个绝代佳人不可。于是他们走遍天涯海角,到处寻觅这样一个倾国倾城的美女。戈孔德的女王、特雷比宗德的公主、鞑靼大可汗的千金等,他们全都没看中。然后,耕作和教士,贵族和商品,一起来到司法宫这张大理石桌子上面休息,对着老实的听众,口若悬河,警句格言不绝。 开场序诗刚念头几句,有个衣衫褴褛的叫花子,利用那留给使臣们专用的看台的柱子,爬到了一个下部连接栏杆和看台的檐板上,并坐了下来,故意露出其破衣烂衫,露出一道盖满整只右臂的丑恶伤疤。以乞求观众的注意和怜悯。他倒是一直没有做声,可是磨坊约翰从柱顶上发现了这个乞丐及其装腔作势的花招。这个捣蛋鬼一见到他,猛然发出一阵狂笑,全然不顾会不会打断演出,会不会扰乱全场的肃穆,开心地嚷叫起来:“瞧!那个讨饭的病鬼!” 格郎古沃像触了电,浑身不由一阵震颤。序诗戛然中止,只见万头攒动,纷纷转向那个乞丐,而这叫花子并不感到难堪,反而觉得天赐良机,正好可以捞一把,遂眯起眼睛,装出一副可怜相,张口说道:“行行好,请行行好吧!” “活见鬼,这不正是克洛潘·特鲁伊甫吗!”约翰接着说。 “嘿!朋友!你的伤疤是装在胳膊上的,你的腿怎么倒不方便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巴黎圣母院》这样一部波澜壮阔的杰作仅仅用了150多天即以完稿,不愧为旷世奇才! ——海明威 1831年发表的《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最富有浪漫主义的小说。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紧张生动,变幻莫测,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 ——朱光潜 在雨果的生花妙笔下,《巴黎圣母院》活了起来。同时也以它所铭刻、记述并威武演出的命运交响曲增添了伟大作家的光辉。 ——梁思成
编辑推荐
《巴黎圣母院:读名著学语文》以1482年的法国为背景,以吉普赛姑娘爱丝美拉达与年轻英俊的卫队长,道貌岸然的副主教以及畸形、丑陋的敲钟人之间的关系为主线,热情呕歌了吉普赛姑娘与敲钟人高尚的品格,深刻鞭挞了卫队长与副主教的虚伪与卑下。 小说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的艺术表现原则,它的发表,打破了伪古典主义的桎梏,标志着浪漫主义的彻底胜利。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