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世界文学名著

出版时间:2006-5  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作者:罗广斌  页数:22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描写重庆解放前夕严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的长篇小说。《红岩》真实地展现了国民党统治行将覆灭、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成功地塑造了以许云峰、江姐、咸岗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热情地歌颂了他们坚贞不屈、向往光明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作品1961年问世后,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被誉为“革命的教科书”。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并被译成多国文字发行。

书籍目录

名师导读方案
一、通过名著作品了解丰富的社会生活
二、把握人物形象的塑造
三、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
四、体会其他艺术特色
沙坪书店
厂长成岗
华蓥山噩耗
书店的义务工
魔窟“慈居”
潜伏的特务
书店危机
茶园被捕
我的“自白书”
智勇赴宴
禁锢的世界
狱中追悼会
无耻的叛徒
钢铁意志
新年大联欢
保释遇毒蛇
白公馆
智辨奸细
狱中的《挺进报》事件
隐藏最深的党员
黎明前的黑暗
最后的疯狂
歌乐山晨曦
名著知识要点
阅读达标测试
参考答案

编辑推荐

  此商品有两种封面,随机发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红岩-世界文学名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8条)

 
 

  •   红岩真实记录了中国革命在取得胜利的历史关头,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斗争。小说中众多英雄人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坚如磐石的理想与信念,以及他们在这最后的历史瞬间由光明和黑暗的殊死搏斗所激发出来的精神光焰,曾经震撼了许许多多青少年读者的心。
  •   女儿刚学了一篇课文《红岩》选节,她对此书很感兴趣,她要求我买,她很非常敬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
  •   经典的书带给孩子力量,学习江姐的英雄气概。
  •   英雄的故事 革命的历史
  •   没看过这类革命题材的书,想不到这么有魅力,赞一个
  •   精神永恒,为革命不惜献出生命,美好的生活是要付出代价的。
  •   学习江姐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更可贵,孩子应该多读这类书。
  •   这本书自己以前没看过,这次买给小孩时自己先看了,非常好的一本革命教育书籍。
  •   超级无敌棒,很适合孩子看,很动人,特别是江姐啊!
  •   孩子连看2遍,了解红色革命。
  •   给孩子看些革命教育的书,挺好
  •   让孩子学习战争时期革命人无私奉献的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   名师导读,值得一看,适合孩子阅读
  •   书很好是我要买的那种很适合孩子看,还有名师导读
  •   帮同事的孩子买的,初一暑假老师要求买的,听同事说,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孩子就看完了,至少说明他喜欢本书。但孩子说一想到国民党统治者的酷刑,就吓得睡不着觉。
  •   物超所值啊!!看到这么便宜的价格以为书也就那么回事,没想到还挺精致的,还有导读。适合孩子看。
  •   导读版很好孩子更容易理解
  •   让孩子接受点那个时代的历史熏陶,体会一下那时的心情和生活,
  •   书很好,小孩很喜欢,买了一整套的,下次买书还会再来
  •   书是给六年级的女儿买的,她很喜欢。书的质量不错,还有阅读赏析,不用我再给孩子讲了,
  •   对孩子进行红色教育的好书
  •   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本很好的书,意外的是还有名师导读,这样孩子读起来就容易多了
  •   这个是老师暑假推荐的,在当当买完后仔细读了,开学后拿到学校同学很多想要买,这本书的字体挺大的,旁边都有注释,理解很方便,适用于学生族。
  •   印刷不错,书里的点评很多,可以让孩子自己看。
  •   买给弟弟的 原本以为很薄的一本 收到后还不错
  •   物超所值啊!!看到这么便宜的价格以为书也就那么回事,没想到还挺精致的,适合孩子看。就是女儿说 上面的导读本来是老师要求学生看后归纳总结的,现在书上都全部总结了,她们都不用总结了。呵呵
  •   收到这本课外书后,女儿每天睡觉前与睡醒都在看,闻说是很不错的课外书呢
  •   小学生寒假书单中的必读书。
  •   这本书是老师让买的,我选这本名师导读,希望对儿子阅读有帮助!导读本比较适合阅读能力弱一点的孩子!
  •   本书还没来得及看,粗略翻了一下,感觉不错,有导读。
  •   很好的一本书,物流也快。谢谢!
  •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要好多问题解不开,可是上面一一为我解读了(名师导读),我读这本书时,上面的图案是我兴趣更加浓烈,三点令我非常满意,分别是一,条理清晰,内容充实,二,读书的时候避免不了有不懂的地方,可有名师导读就方便多了,三,有图片是我兴趣更浓郁
  •   一次买了九本书,看了看,感觉还不错,只是发货的速度有点慢,给个好评。
  •   这本书在书店这个价可以买不到的,书的包装也挺好的,很喜欢
  •   这本书是为儿子买的,是哈尔滨市中考阅读新加的书目,儿子本来就喜欢这些红色书籍,于是迅速买来,快速读完,儿子说不全有删减!
  •   看这本书,对于我弟弟真的是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   这本书有附名师指导,但个别有出错。整体还行,适合小朋友看。
  •   这本书太好了,还有批注。可以让孩子学会如何看书。
  •   这本书值得一读,有教育意义。这单价廉物美,值得购买,印刷质量没有问题,价格也很公道,大小适中,可以买了看看。
  •   居然错字,是校对不全么?
  •   帮别人买的,整体还不错
  •   儿子比较喜欢的书籍,当当网的性价比高啊
  •   好书!纸质好!印刷好!
  •   妹妹很喜欢,很好看的,以后有钱要给妹妹买一套
  •   印刷的很好,内容也超值,给个赞~
  •   书是正版,印刷也不错,喜欢。
  •   给孩子买的,让她好好看看,很好。
  •   这个商品不错~给孩子买的 学校要求看的 正在读
  •   是孩子必读的书,非常好
  •   都很好,可是买错版本了,留给女儿吧
  •   女儿要求买的,质量很好
  •   语文老师推荐的一本课外阅读书,书不错。
  •   Good~~~~~~~~
  •   中学生必读书,质量不错,孩子很爱读
  •   很适合孩子看,书很好
  •   不错,推荐孩子读
  •   不错,适合小孩看。
  •   书以到家质量很好下次还**当来买。
  •   儿子写文章要参考的。
  •   有点评,孩子看着很好,有帮助
  •   还没看,是学校推荐的一本好书
  •   送给孩子的,孩子应该学习,了解。
  •   使孩子感受爱国气节,弘扬正气。
  •   经典书本,女儿爱看的,有好处
  •   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书值得一看
  •   包装不奢华,但质量很好
  •   给学生买的,能让学生了解一些历史知识,对于学习课文很有好处
  •   让小孩子多看点这种类的有好处
  •   红书,学校提倡看,是好事,不错,好书。
  •   还好吧,我觉得不怎么好看诶哦
  •   给读小学的表妹看,充实一下她们的修养
  •   装帧和印刷等很好,喜欢
  •   孩子喜欢,语文书上有部分内容
  •   送给我侄子的,说是老师让买的。还行吧!
  •   还没看,貌似你不错。
  •   不错,一天看完
  •   这学期的名著书,老师让买的。
  •   不错,孩子很喜欢,尤其是小萝卜头
  •   给孩子的,我也准备读一遍。
  •   速度很快,让我很惊讶,神一般啊!!
  •   实用!好!
  •   此書值得看,京都人員送貨及時
  •     
      
      
      
      
      谜一样的《红岩》
      
      
      
      《红岩》我早在初中时就已读过,当时并没有对里面的人物产生非常深刻的印象,倒是觉得小说的语言特别流畅通顺,可以说在当时的所谓红色小说中是绝无仅有的。
      
      
      
      最近,因为对“潜伏”类题材的兴趣,便将《红岩》拿起来,又读了一遍。这本书是我最近刚刚网购来的,价格只有8元,可谓价廉物美。
      
      
      
      越读越觉得小说给我的是谜一样的存在。
      
      
      
      1、 谁是小说的作者。
      
      
      
      《红岩》的作者署有两名:罗广斌与杨益言。
      
      
      
      究竟两个人是谁决定了小说的语言风格?
      
      
      
      细细地分析一下《红岩》的语言,会发现它并不是一种写实的语言,而是一种诗意的语言。
      
      
      
      通篇小说读下来,作者并没有如实地进行状物描写,而是始终将现实中的物体,上升到一种精神的高度,因此小说里的现实景物与人物,在描写的作用下,都升华成一种精神的内涵。
      
      
      
      这种语言风格,可以说,确实是一种很高超的技巧。
      
      
      
      其实在《红岩》里,作者尽力回避了现实的滞重与黑暗的部分,而将一种精神的力量,始终凌驾于物质的写意与描写上面,这与小说的主题与格调是完全合拍的。
      
      
      
      因为很显然,《红岩》的小说中实物部分,实际上是相当的残酷的,这里包括革命的背叛、地下组织的失败、监狱中灭绝人性的酷刑,可以说小说的大背景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大失败。如果如实写来,结果必然是这样。而两位作者写出的初版本,正是罗列了这样的失败与恐怖,所以看上去格调不高。
      
      
      
      如何超越无法更改的现实?
      
      
      
      作者经过磨合与高手的指教(这里有沙汀与马识途等老作家的功劳)之后,抛弃了原来的自然主义写作方法,始终让精神的气势与雄浑,代替了局部细节上的阴沉与阴暗,从而洗刷了这样的题材可能带给人的一种负面的感染。
      
      
      
      而语言的组织与运用,恰恰也与这一主题的要求相合拍,因为作者找到了一种超越实景之上的精神内涵,这恰恰是小说给人一种诗意的印象的原因,因为诗意就是一种提升与提炼,是一种拔高,它回避了现实中的一一对应的照应,而是从一种精神的高度,赋予了原来的物体以一种新的意义。
      
      
      
      不妨摘抄几句。
      
      
      
      P111页:半夜里,城市鼾睡着,稀疏的电灯光描绘出半座山城的轮廓。
      
      
      
      (这里并没有如实地描写重庆的市容市貌,而是上升到一种拟人的写意状态,用“鼾睡”一词,人格化了城市,下面的“描绘”同样是一种人类的精神的动态。作者虚拟了城市的实景,而拔高成一种诗一样的意境。)
      
      
      
      P478:心里开始冷静的考虑,意志和忍耐渐渐回到他的身上。
      
      
      
      (这段描写刘思扬的句式,完全是在精神层面表现一个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作者提炼了出来,这样就有效地抛弃了对刘思扬经受过酷刑之后的肉体上痛苦的详尽描写,而用一种精神的力量,遏止住了纯粹的肉体痛苦的吟味与展览。小说中的其它酷刑的描写,都是这种升华为精神的技巧的翻版。)
      
      
      
      P408:刘思扬抬起头来,望见几只黄色的鸟,象画眉,互相追逐着,扑到颤栗的树枝上,扇动美丽的翅膀,吱吱地叫着,又一齐飞向远方。多自由的鸟儿啊,刘思扬忍不住羡慕起来。
      
      
      
      (这根本不是实景的描写,带着一种精神的意向,鸟的完全是没有主体意识的生存状态,在作者的精神的作用下,而拥有了一种精神的意向,象征了一种自由。这反映了小说中的语句的总体格局,可以说无处不在,无句不在。)
      
      
      
      P595:他的两只眼睛,仍然炯炯有神,带着永不熄灭的威力,直视着任何危险与威胁,毫无畏缩。
      
      
      
      (这里用“危险与威胁”这种抽象的不是实指的词语,来指称敌人,都反映出作者始终将现实的实际物质与人物,进行了一种提炼出共性的抽象,得出一种抛弃个案的共性的精神诉求)
      
      
      
      《红岩》的两位作者之前都没有写作小说的经验,但是为什么会在《红岩》中能够产生如此纯熟的语言风格,实在令人不可思议。
      
      
      
      当然,有资料说,《红岩》的产生,有四川籍作家沙汀、马识途在背后给予修改意见的支持,更有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的润饰,但是有一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实是,为什么沙汀的小说如此令人不堪卒读,他的语言带有过浓的四川味,大量的乡俗词语的接纳,使他的语言诘屈聱牙;而马识途也写过《清江壮歌》、《魔窟十年》这样的与《红岩》主题相同的小说,但两相比较,就会看出马识途的叙述语言恰恰采取了一种与《红岩》这种提炼成精神意向的诗化风格完全不同的语言特征,马识途就像沉埋在泥土中一样,缺乏《红岩》这般的高洁与飘逸,看起来很不舒服。实际上,沙汀与马识途在解放后的文学创作,都只能属于二、三流作者的水平,他们这样的文风,怎么能指导出《红岩》的作者创造出如此精纯的超一流的文学作品呢?
      
      
      
      至于中国青年出版社的编辑的文字功力,可能有一定的水平的吧,但是,他们为什么能在为别人作嫁衣的时候,显示出超凡的能力,但他们自己的作品却在哪里?所以,《红岩》受益于编辑的巧言令色的添油加醋,也缺乏说服力。
      
      
      
      那么,罗广斌与杨益言还有一个至今仍扑朔迷离的第三个作者刘德彬,究竟是哪一个人确定了小说的风格,并且自始至终保持了这种完整性?
      
      
      
      这是《红岩》的谜之一。其实完全可以将《红岩》的第一稿及其它的几稿给印出来,让我们比较一下他们之间的差异与雷同,对于文学创作倒是一个极好的教材。
      
      
      
      实际上如《红岩》这样的作品,是由组织者组织而作者基本没有文学创作经验的写作个案,并没有在以后的创作中得到复制。文革期间那么多的写作组,都很难写出如《红岩》这样的语言精炼的作品,就可以看出,业余作者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可能性几乎是零。但为什么《红岩》的作者却成功了,这怎么能不让人感到讶怪呢?
      
      
      
      从马识途对罗广斌的回忆中,可以看出罗广斌承担了主要的写作任务。马认为罗广斌有讲故事的天赋,这有助于小说的创作。这是一种说法吧。
      
      
      
      2、《红岩》中有没有作者的个人因素,就是个人的私货?
      
      
      
      从某种意义上讲,《红岩》是一个集体的作品,但是,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小说的文本,会发现在字里行间隐藏着作者的心中块垒,这种不自觉的潜意识,在小说的构思与句式中,屡次三番地跳跃出来,顽强地显示着《红岩》作者的个人的隐私。
      
      
      
      我们都知道,小说作者罗广斌与杨益言,都不是正宗的地下党,他们只是与江姐那样的地下党,曾经关在同一集中营而已。罗广斌的出狱,在小说里,是一次越狱成功,但现在从各种记载来看,实际上,是罗广斌的势力强大的家族在暗中做了工作,使特务有意没有在最后的时刻对他进行行刑,而让他留在了监狱里。这实际上,后来成了罗广斌说不清道不明的身份上的污点,也成了罗广斌心中一直耿耿于怀的心中块垒。在文革爆发之前,罗广斌一直感到自己所受到的不信赖,连到日本访问,都没有权利出去。文革开始后,罗广斌积极参加派性斗争,未尝不是借天下大乱的造反时机,来获得过去一直没有的身份地位,并由此导致了他陷入其中,难以自拔,终至自杀身亡。而杨益言则是以一个学生身份被关入牢中,根本不知地下党为何物。而《红岩》里的另一个未署名的作者刘德彬,倒确实参加过地下活动,并与江姐曾经有过一起共事的经历,但恰恰是他这个有着地下工作身份的人,因为所谓的右派言行,而被剥夺了写作权与署名权。
      
      
      
      由此看来,《红岩》的两名作者,其实只是遥观了狱中的地下党,根本没有切身切入到解放前的地下斗争。这样,两位作者有一点在心理上的尴尬是可以确定的,就是他们希望获得组织的信赖。
      
      
      
      这样的主题,在小说里,得到了特别的表达与强化。
      
      
      
      而实际上,这样的主题,与小说里的地下党的斗争描写,是格格不入的。承载着这样的主题的,主要是小说里的刘思扬,而刘思扬这个角色,在《红岩》中并不给人以一种醒目的感觉,根据《红岩》改编的歌剧,都对刘思扬的这种渴求地下组织信赖的潜意识完全删除不计。可见,刘思扬的这种心态,并不符合整个小说的整体构思,但对于《红岩》的作者来说,这却是他们心里的一种强烈的欲望与诉求,所以,他们一旦找到合适的机会,便会在小说里流露出这样的企求组织确认他们忠诚的这种最强烈的渴望。
      
      
      
      这使得《红岩》又微妙地带有了作者的个人的私欲意图。
      
      
      
      评论家早已注意到刘思扬这个角色,有着罗广斌自己的某些原型。小说里几乎有整段的章节,对刘思扬的苦恼,实际上也是罗广斌的苦恼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第二十章第405页:他(刘思扬)迟疑地慢慢转过身来,突然,发现面对着自己的,竟是一双友好而信任的眼睛;这种同志式的眼光,正是他一直期待的。
      
      
      
      在第427页,刘思扬对成岗的一段话里,更加明晰地表达了这个思想:“敌人的正面考验,我可以经受得住,但是我怕在党内受委屈,怕党不了解自己,敌人恰恰抓住了我的弱点,利用了我急于向党表白的情绪……”
      
      
      
      这几乎就是罗广斌的内心心结。
      
      
      
      在第二十一章的情节中,特务化装成新闻记者,来到狱中,企图打开监狱地下党的秘密,这一段情节,也有着《红岩》的三位作者的个人的强烈的感受。特别是杨益言,他是学生,而非党员,而特务的试探,一直是现实中纠结着作者的一个巨大的包袱。在这里,小说借描写,而肯定了这些无辜的学生是与地下工作者战斗在一起的。
      
      
      
      应该看出,在《红岩》中,作者用了许多的笔触,描写了胡浩(非党员,但在狱中受党的感染,而要求入党)、被无辜抓进来的普通学生,还有误闯入监狱禁区,而被关在狱中的普通人,这些细节与感受都来自于作者的身份与体验,在小说里,这些部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这些角色,都没有什么特别光彩的作为,与江姐、许云峰、小萝卜头、监狱之花这些站在生与死的交叉点上的形象的大开大阖相比,都显得黯然失色,但是这些部分,恰恰是作者的真正的内心的凝铸与融化。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多少可以看出《红岩》在集体化的作品背后的个人的私欲的成份,从中读到一点作者在删除了几十万字后、唯一舍不得删除的这些表达了他们内心强烈诉求的情节内容。
      
      
      
      2、 小说的十字型交叉式情节线
      
      
      
      其实仔细回味一下,《红岩》在情节线的设计上,也是非常工于心计的。
      
      
      
      小说并没有从一开始就交待出江姐等人,而是从一个非常小的平凡的工人写起,这种构思,很有一点《水浒传》的人物设计,从一个偏远的小角色写起,逐渐介入到核心主要人物。
      
      
      
      小说一开始就写出了兵工厂的工人余新江,以他带出了许云峰,然后甫志高,再陈松林,而陈松林又带出了重庆大学里的学生运动,聚焦在成瑶身上,从而把小说里的重要人物成岗给凸显出来。
      
      
      
      从成岗处,引出了江姐。之后的情节,就是在改编剧中非常熟悉的情节结构。
      
      
      
      后来到监狱斗争时,则刘思扬的视角非常重要,因为刘思扬是从渣滓洞移到白公馆去的,所以,小说里进行这两个集中营地点的转移,是借助刘思扬的视角来体现的。
      
      
      
      以上应该是小说的纵向的情节线索。
      
      
      
      在这同时,小说里还有一道横向的人物关系线。这与上面的纵向的情节进展线,组成了小说的十字型故事网络。
      
      
      
      横向线的关系,主要是江姐的个人经历、与双枪老太婆的关系,双枪老太婆又是狱中的疯子华子良的妻子,华为是老太婆的儿子,成岗之妹成瑶又与华为有着爱情关系,这些情节,有着不少的虚构成分,但却可以说是小说里粘合起散落的情节与人物的重要的添加剂,正是这些虚构的成份与关系,使小说有了戏剧性结构,比如双枪老太婆的一家,几乎在小说里的各个层面都出现,包括华子良最后作为向导进军集中营,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戏剧冲突框架,这些情节,为话剧与歌剧的改编提供了用武之地。这种构思使小说变得紧凑,精炼与内敛。
      
      
      
      在上面的这些纵横交错的网络中,作者又不失时机、见缝插针地插入了一些星星点点的个体人物,如小萝卜头、黄将军、监狱之花,虽然寥寥数笔,但却相当的动人心魄。特别是对小萝卜头的描写,作者可以说是采取了一种大胆的意识流的描写,深入到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实际上,这种视角的游离,是小说的大忌,但作者却执着地在这一完整的宏篇巨制中,跳出了小说的整体的严整的框架,而提取出一个小孩子的内心感受,作了浓墨重彩的渲染,达到了极佳的艺术效果。不拘一格,也许就是文章的必由之路吧,虽然作者走了一着险棋。
      
      
      
      
      
      
  •      很不错的一本书,很喜欢江姐这个人物,一直在为心中的信念坚持着。感觉这是现代人很缺乏的东西,在这个物质社会很丰富的时代人们好像都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而活着,又为什么而活着,人们总是被物质金钱迷昏的头脑。反而是革命时期的人活着,虽然每天都面临死亡的危险,却仍然有心中的信念坚持这着自己的心,那种为革命奋斗到死的精神,是我这个90后,非常渴望有的,为了心中的信念而坚持奋斗!
  •     由这部书里,看到了信仰的力量。众多的革命者们,他们之所以如此坚信党的正确,因为无数共产党人的节操令他们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在这坚定的信仰中他们逐渐变得充满了力量。而敌人,正如作者所说,内心布满空虚、苍白、惶惑,即使外部的物质条件是充足的,可是远远不可能获得如前者所拥有的深挚的友谊、爱情,甚至亲情,还有真正的快乐。
      也许本书许多地方用了夸张的手法,进行了艺术的强烈渲染,可惟有这样,我们才真正感受到人可能有的崇高。正如泰山本是一座普通的山,是无数人和漫长的时间将其渲染成五岳之尊。通过并不十分真实的他们,我们方能将其视为偶像,行进在通往崇高的路上。崇高虽然只是种感觉,可它使我们成长,并且是迅速而健康地成长。至少我,在这本书中学到了许多,学到了遇事镇定,处事冷静,不急躁会忍耐,看到了团结的重要性。其中众多的智慧更是令自己拍案叫绝,仿佛在观看当今流行的谍战剧,而跟随着其中人物的心理路程,更觉比后者精彩得多。
      姑且不论这本书的政治立场,只带给人深有体会的激情,在最后更达到顶峰这一点,便可称作者的文学功力可谓不简单,用”神来之笔“形容也不过分。只有拥有这种崇高感情的人才能写出这般的文字,向作者们致敬!
      处在当今缺乏信仰的我们,能够从其中汲取能量,坚定不移前进的力量,对待生活的热情。也许,我们可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信仰。
      
  •     上课偷看课外书,只要看的是《红岩》,老师不但不会责罚、还会点头默许——这是不知从哪里看来的、与我的生活完全重叠的文字。
          
      这本书是我童年几乎所有恐怖想象的来源,关于硫酸池、关于头颅悬城、关于人对人可以做出的一切,除了性。而书中有意规避的性暴力又给想象留下了可笑的空缺。
          
      当前些年《风声》大热,看到许多无知家长带着几岁的孩子捧着爆米花进去看这部重口戏时,童年读《红岩》的体验重新流过四肢百骸,无以言表。
  •     故事情节很吸引,也确实有读到感动的地方,如果说有些俗套,不如说是后来模仿的人多了,倒证明了 红岩 的确成功的影响了起码一代人。
      只是今天看来作者的视角狭隘,否定一切与自己信仰相悖的东西,没有办法,特定年代的人,满腔热血,少了点人性的真实。对相对立的,过于主观。
      是部不错的小说,很主流的正面思想。
      
      突然想起一句话, 中心思想明确。
  •     内容摘要:《红岩》是一群为着同一意识形态目的而协作的书写者们“组织生产”的一部革命历史小说。这种群体性的写作方式,加之当时的“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权威指导,《红岩》的作者们不可避免地放弃了“个人”的“不合适宜”的创作体验,以对“革命”更具纯洁的追求来实现对这一历史时间的“本质”的讲述,因而造成了作品创作主体性的缺位。本文试图从时代背景,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作品的语言缺憾等方面来探索群体性写作所带来的创作主体性缺位的尴尬。
      
      
      一
      
      
      
      
      
      
      
      罗广斌、杨益言是悲哀的,因为他们恰与一个左倾的、亢进的、病态的历史阶段相叠合:“阶级斗争”绝对化,“革命”的崇高地位疯狂强化。社会政治以其“社会权势”的强势地位浸入文学的各个方面。作家的思想艺术,行为的选择和规范不期然遭遇空前的洗劫,同众多的专业作家一样——尽管他们并非专业作家,罗广斌、杨益言或迫于压力或出于自觉,总在力图放弃个体的情感、心态的自由;放弃“个体”写作者对于我的认识、体验以及选择认知、体验的表达方式的自由。
      
      创作主体性的缺位,是一代作家的悲哀,也是那一时期作家思想和个性的贫弱。对个体的遗弃只能导致创作思想上的平庸和艺术个性的丢失,罗广斌、杨益言如此,那一代作家亦如此。他们从一开始便将自己锁定在一个既成的、狭窄的、封闭的文学创作的格局中,从而完全断绝了自我超越的可能。
      
      罗广斌、杨益言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创作了“‘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一部震撼人心的共产主义教科书’,‘一本教育青年怎样生活斗争,怎样认识和对待敌人的教科书’。” ⑴但由此,他们也进入了一个极端:“高潮”便是“终结”。
      
      从最初的“革命传统”报告会,罗广斌、杨益言及刘德彬等就不自觉地陷入了一个“圈套”——文学被看作是服务于革命事业的一种独特的方式。作为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的集中营里的亲历者,作为斗争和屠杀事件的幸存者和见证人,他们搜集、寻访死难者的资料,作“革命”报告,只是为了配合当时开展的各项政治运动。这种“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社会背景,是作家创作的至殇。
      
      如果说作家在开始作报告的时候,还小心地、高度警惕地穿插着作家自己的思想、体验,进行着由表及里的思索,展开设身处地地主体性创作的话,那么,到阅读了《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后,“找到了高昂的基调,找到了明朗的色彩,找到了小说的主导思想,人物也就从而变得更崇高更伟大了”时,作家的创作主体性就完全丧失了。
      
      正如一个满是棱角的玻璃球,在一个闭合的容器里不断地运动、冲击、摩擦,最终只剩下一个滑溜溜的身子骨。这时,它安静地躺在瓶底,一动不动。
      
      这是一个时代的不幸,作家在对现实进行撕裂的同时反被现实打磨,最后变成了一个毫无锋芒、毫无理性的写手。当大量现成的、流行的、合乎规范的结论或材料套到文学中去的时候,文学也便失去了作为文学的崇高的品格。
      
       创作主体性缺位,作品所以平庸,所以贫乏。
      
      
      
      
      
      二
      
      
      
      
      
      
      
      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造就了一大批平庸的灰色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20世纪50年代前期,一批“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作家,存在广泛的自我反省的行为,妄图超越自己,但是“超越之路,经常通向失望的泥沼。”(现代诗人作家奥登语)由此,他们中的大多数作家在政治面前“流失”了。总算是保持了作家的独立文学特质,对自己,对历史也算有了交代。
      
      50年代中后期,另一批关切中国文学前景的作家力图用真实主义的“真实性”来抵御政治观念和政策规定对文学的干扰。他们大胆提出“干预生活”的创作,希望能使作家拥有必须的自主性和艺术创作的自由环境。
      
      文学挑战“政治集权”,注定是要失败的。
      
      毛泽东如诗人一般浪漫地站在话语霸权的颠峰:“在现在这个世界上,一切文化和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 ,“党的文艺工作”,“是服从党在一定革命时期内所规定的革命任务的”。⑵
      
      
      
      于是,他们全都换了一种姿势:背对文学。社会政治的虚无、盲目,蒙蔽了作家的眼。当时的社会现实是:“人民公社化”运动以神奇的力量瓦解了公共食堂的粮食,“大跃进”的快马全由人民的锅盘碗盏支撑着。人们的想象泛滥,粮食动辄亩产上万斤,三年赶英超美。然而作家的文学创作却受到了严格的指摘。于是,五六十年代,作家与人们各走各的极端,谁也不顾及谁,事实上,谁也无暇顾及谁了。他们在历史面前,纷纷胆怯了。胆怯得只剩下革命,只剩下胜利,只剩下狂热、偏执、浮夸,只剩下明媚的色彩和悦耳的声音。
      
      《红岩》是“乐观”的。不沾带一点时代的阴影。
      
      “让我们迎接这个伟大的日子吧!”⑶革命时代,就只剩下这样的呐喊了。无数共产党员前赴后继,尸骨累累,天地昭昭,可歌可泣。
      
      “以对历史‘本质’的规范化叙述,为新的社会的真理性作出证明,以‘具象’的方式,推动对历史的既定叙述的合法化,也为处于社会转折期的民众,提出生活准则和思想依据。”⑷这就是革命历史小说的使命,使人们在历史地认识革命的过程中获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更大信心和热情,可惜,人们往往乐于走极端,没有悲痛,只剩下力量。
      
      《红岩》无疑也加入了这一讲述既定历史的相当壮观的行列。
      
      恩格斯在评价欧洲百年的文学时说,他们只围绕一个轴心转动,那就是爱情。爱情是一部作品的精魂,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动力。但《红岩》里的爱情终究抵挡不住狂飙的革命。“才子佳人”和他们的爱情,表现在革命历史小说中,只有作为对“革命”的或正或反的证明才存在。
      
      江姐的丈夫彭松涛被害后,悬首示众,江姐看到血淋淋的头时,“热泪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愿再看,她禁不住要恸哭出声。一阵又一阵头昏目眩,使她无力站稳脚跟……”⑸这才是人,才是痛失丈夫后的江姐,才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活生生的人。
      
      可惜,这种人性的反映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我在干什么?’一种自责的情绪,突然涌上悲痛的心头。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自己负担着党委托的任务!不!没有权利在这里流露内心的痛苦,更没有权利逗留。江姐咬紧嘴唇,向旁边流动的人群扫了一眼,勉强整理了一下淋湿的头巾,低声地,但却非常有力地对华为说:‘走吧!不进城了。’”⑹
      
      
      
      革命压抑着人性,爱情!
      
      我读到这里,流泪了。不是为江姐的崇高革命行为流泪——这种高昂的、明朗的悲怆情调,是无法换取我的眼泪的。是她看到丈夫被害后那“原生”的不加任何掩饰的痛苦感动了我。多灾多难的爱情,在具体的写作中总是以强大的生命力衬托着革命的干枯和简陋。
      
      那是一个公开敌视思想、人性、,漠视公众命运,与艰难的时代变革相脱节的时代。文学由此也只好完结了事。
      
      
      
      
      
      三
      
      
      
      
      
      法兰克新学派马尔库塞认为:文艺的特殊性在于文艺超越了既定社会政治的各个方面,与既定社会政治方面保持了距离,并疏远社会政治诸方面,以显示出自己的独立性。他反复强调文艺有自己的规律,它既不同于一般的上层建筑,也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基础。尽管它具有这两种双重性,但是它仍然按自己的运动轴心运转。
      
      这种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如果运用在《红岩》的创作里,只是个美妙的设想。群体性写作在“大一统”的社会政治中,只能导致作品的全面平庸,作家独立的创造力被群体性的强大的同化能力吞噬。这里面包含了一个“悖论”。
      
      “少数人或者个人,有时候更具有力量,因为少数人或个人是真正抱有某种观点的人,而多数人的力量倒往往是一种假象。他们是由一群乌合之众所组成。当少数人或个人产生过某种想法,并且比较有力量时,那观点便被多数人占为己有,于是那观点便成了多数人的观点。但是,由于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和众说纷纭的图解,这观点又成了胡说八道。既而最先持这观点的少数人或个人,又与之相脱离。”⑺这样的结果只可能导致作品的一片混沌。
      
      
      
      尽管有些偏激,《红岩》的群体性写作也大抵如此。
      
      其实,罗广斌、杨益言也知道我们的文学领域如何的“海阔天空”,应当拥有“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也知道文学是一个有自己规律的开放性体系,作家顺应社会政治必然失去创作主体的自由。尽管如此,《红岩》的文字还是相当公式化的;人物心理、性格、言行是彻底透明化的,人物个性是单一僵化的;审美形式是粗糙匮乏的。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当代文学在五六十年代基本没有什么流派而言。当我们谈论某一个作家的时候,都可以同时列举许多同一模型的作家,即阅读某一部作品的时候,往往似曾相识,因而想及另外许许多多同形同构的作品来。五六十年代的社会政治是一个巨大的熔炉,各色各样的作家从一端进去,从另一端出来的时候,全都成了一个样。
      
      正如林贤治在《对个性的遗弃:秦牧的教师和保姆角色》一文中说:“一个统一有序的社会,必然要成批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作家,其实是平庸的作家;而且,必然要从中推举出某位代表人物,极力树作优秀的典型,以期群体效仿,免得标新立异。制造优秀,是政治手段在文学方面的运用,是政治入浸文学的众多现象之一。”⑻
      
      
      
      作为一种创作,罗广斌、杨益言是缺乏生命力的。他们不是生殖的,扩张的,而是寄生的,萎缩的。作家个性化的语言普遍遭到夷刈,他们自觉逃避个性。如果我们非得给罗广斌、杨益言总结“个人的叙述风格”,那就是高度革命化、党性化。这往往破坏了文学语言的纯洁性。如“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我为党做的工作太少了。”“地下党决定恢复和你的联系,从今以后,你回到了党的怀抱。”“我们的党,敌人破坏不了。红岩村给我们留下了革命的种子和斗争传统,党的工作,永远不会撤退!” “‘我向党保证。’庄严的瞬间,正是无数共产党员都曾经有过的,决心向党献身的时刻。成岗的心情分外激动。江姐安详地注视着他,声音里带着深深的温暖:‘党给了你最大的信任。’” ⑼
      
      
      
      同时,他们还经常使用一些“社论语言”。如“在胜利的形势下,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广泛地联系群众,尽一切可能扩大革命力量,才是我们迎接革命胜利唯一正确的路线。”⑽这种生硬、别扭、冗赘的语言由此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僵化单一,共产党员(许云峰、江姐、成岗、华子良、齐晓轩等)个个是钢铁战士,人人沉着勇猛;而国民党反动派(如徐鹏飞)个个凶猛恶毒,人物性格少有变化。而那种表决心式的彻底透明的描写,使作品显得苍白无力。与此同时,我们可以从革命的拒绝物质主义的道德思想和行为规范中,在自觉地忍受施加的折磨,在自虐的自我完善中,看到“革命历史小说”的创作本来就要彻底否定的观念和情感模式。
      
      黑格尔在美学上提出了美是“观念的感性显现”。他认为真正的美是艺术美。在艺术美中所谓“理念的感性显现”就是指作品的“意蕴”的显现。正如歌德在论述古代艺术时的一句话:“古人的最高原则是意蕴,而成功的艺术处理的最高成就就是美。”“或则说得更清楚一点,就象寓言那样,其中所含的教训就是意蕴”,“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⑾显然,《红岩》人物描写的浅层化、表面化、直接化使作品艺术创造力及审美价值大大衰减。
      
      更有甚者,如“‘而且’,甫志高接着说,‘我们的读者,大半是求知欲最强的青年学生。他们渴求真理,追求战斗的人生。因此他们渴望找到走向光明的指路人。我们的光荣任务就在这里。’”⑿这里以“教化”为使命的文学创作只能给文学太多的重负。
      
      文学由来以对人的终极关怀作为自身存在在前提。他不应该有更多的社会责任,太多的羁绊只会使文学畸形发展。在五六十年代,个人的生活道路由表及里受到“历史”“革命”的制约和规范。这样的说教,刻薄一点,是在存心蒙骗读者,这其实是不负责的创作。一个不懂得创造的作家,同样不懂得负责和忏悔。所以,我们呼唤文学,也呼唤作家的良知;只有具有了作家的良知,才可能产生艺术的闯将,产生脱离了各种形式主义泥沼而卓然独立的、坚实的、博大的文学来。
      
      当人们怀着十分虔诚的心情阅读《红岩》时,我却写下了“红色经典”的平庸,以此纪念思想贫弱的一代。
      
      
  •     2011年放寒假时读。一杆红旗哗啦啦地飘, 一心要把革命闹;盒子枪、土枪,卡啦啦地响,打倒那劣绅和土豪!
  •     我人生中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不下三遍,以致家长怕耽误学业,要藏书,十几年过去了,每一个细节依然那样清楚,每一个感动仍旧那样鲜活,飘扬的国际歌,澎湃的嘉陵江,都不会随岁月的烟尘散去。刘思扬以及他的原型刘国鋕,永记心间。
      ——今天,我们坐牢了,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
      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
  •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应该忘记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更不应该忘记在那段历史中顽强斗争的人们。《红岩》是一座革命烈士的纪念碑,它会使健忘的中国人永远铭记历史。
  •     它真实记录了中国革命在取得胜利的历史关头,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斗争。书中众多英雄人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坚如磐石的理想与信念,以及他们在这最后的历史瞬间由光明和黑暗的殊死搏斗所激发出来的精神光焰,曾经震撼了许许多多青年读者的心。在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今天,《红岩》无疑是一部极好的教科书。挥战斗负了重伤而被捕 放、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
  •     【CHAPTER 10】
       “‘创举’,‘尝试’,‘变敌对关系为友好合作’……是啊,多么美妙的词句!”许云峰忽然扬起眉头反问:“一个特务头子,会说几句陈腐不堪的政治术语,这就是你的‘政治价值’吧?”
      
      【CHAPTER 11】
       “我受谁利用?谁都利用不了我!信仰共产主义是我的自由!”他从来没有听过这样无理的话,让党和自己蒙受侮辱,这是不能容忍的事,当然要大声抗议那个装腔作势的处长。
      “信仰?主义?都是空话!共产党讲阶级,你算什么阶级?你大哥弃官为商,在重庆、上海开川药行,偌大的财产,算不算资产阶级?你的出身、思想和作风,难道不是共产党‘三查三整’的对象?共产党的文件我研究得多,难道共产党得势,刘家的万贯家财能保得住?你
      这个出身不纯的党员,还不被共产党一脚踢开?古往今来各种主义多得很,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劝你好好研究一下三民主义……”
      
      【CHAPTER 12】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
      
       愿把这牢底坐穿!
      
      =====
      首先对革命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我们很好,谢谢各位的努力。
      
      作者之一罗广斌 于1967年去世。
      多幸运啊,逃出了渣滓洞。
      可是 还是没逃过那背后一刀。
      死也难瞑目吧。
      
      我亲爱的CCP 我求求你 重读红岩
      不要让坏人的预言成真
      不要让悲剧重演。
      拜托。
  •     带着些许侦探小说的味道,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自己第一次如此疯狂地深陷其中,真的无法不被革命者们的精神所感动。
  •     ]['\'\\\\\\\\\\\\\\\\\\\\\\\\\\\\\\\\\\\\\\\\\\\\\\\\\\\\\\\\\\
  •      一、
       这里面有很多让人觉得现在还很震惊的话,比如,中国的问题在于人太多,几亿人,吃饭是个很大的问题。比如,知识分子就是受不了委屈。比如“你现在是少爷的身份去加入他们党,他们当然把你当作一个宣传对象了,可是这个出身你总归摆脱不了的,以后有你吃苦的那一天。”再比如上面一句“宁可丢掉香港,也不放弃西藏”。第一句话现在还适用,人大代表还在说要把人口减少到5亿。第二句话每个文化角落都适用。第三句话说得真是太精辟,简直就是六七十年代的一种预言。第四句话在当时背景下是说明解放西藏的重要性,虽然还有一个香港在外面,但是不怕,我们有西藏。而放到现在,香港西藏都在了,估计政府说不定也要开口说这句话:“宁可丢掉香港,也不放弃西藏”。
      二、抱着看资料的心态读的这本小说,然后越看越惊叹这真的是一本不错的小说,首先它特别有传奇性,潜伏是讲谍战的,越狱是讲越狱的,而红岩是谍战加越狱的,潜伏和越狱在中国和全球那么火,所以也不难理解红岩在当时买到了600万册,现在要是哪个作家能买书卖到这么多,一定能开上奔驰,也能在北三环买套高级公寓的。但是这种事情比中彩票还不靠谱。
       但是有一点,吸引人眼球的东西就那几个,暴力,侦探,他人隐私,爱情。从几千年前到现在,一向如此。大家就好这一口。
       里面有一个拿两把枪扫射敌人的“双枪老太婆”,双枪老太婆的老公为了在狱中作地下工作,装傻十年。
      三、当然这部小说也有很多写得不好的地方。
      比如,里面那些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一直没办法理解。在吃不饱被毒打的情况下居然还每天作诗,还开新年晚会,还惦记着烟抽,还有图书室,可以吟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按照恩格尔系数来看,这种精神生活如此丰富的日子,怎么可能存在于那么困难的监狱中。到底是真实如此,还是当时舆论鼓励大家在艰苦环境下,即使饿着肚子也要鼓足干劲炼钢铁生孩子。
       然后,还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下的是,那些革命者真的如此坚强,如此的团结友爱吗?关在一个监狱里,给别的人挪位置,主动拿粪桶去倒,把孩子的奶粉给病人喝。对比今天的监狱,躲猫猫能死人,喝开水能死人,上厕所也能死人。看来真的是要加强监狱的革命道德教育了。
       最后,关于苦难的描写真的很概念化,怎么也激不起来对那些反动分子的仇恨。小时候倒是对妈妈说的用牙签扎江姐这一幕做了很久的噩梦,然后觉得红岩真的是一本很可怕的书。但是现在看看,真的还不错,酷刑描写在里面就200多个字,一共10万字的小说,惨不忍睹的画面才占0.2%,要是换成电影,就算两个字,也不过4秒钟的时间。并且就那么两句话。相比莫言余华张炜关于酷刑的那些描写,真的是小学生作文。而那些狱管们还有图书馆,图书馆里还有《反杜林论》,还让人办新年晚会,还让开追悼会,真是人性化。
      四、总结一下,这是一本不错的小说,让我看得极其津津有味。
  •     这是我最为喜欢的一本书,因为它讲的是在解放前夕江姐·许云峰等地下共产党员被叛徒出卖后,在中美合作所的渣滓洞与徐鹏飞这个国民党反动派的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徐鹏飞对江姐进行了竹签钉手指的毒刑,可是江姐却用一句“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这句话战胜了他,最后却又被枪毙,牺牲时英年29岁。江姐,您永远是我的偶像——江雪琴···
  •     数十年如一日
      他在歌乐山脚下
      从那么多的人嘴里
      掏出那么多的东西
      当然也不只是嘴里
      还有处女的阴道
      以及他家的鱼塘
      最后摊开双手
      却像革命者那样
      “别想在我嘴里
      掏出任何东西。”
      
  •     前几天刚在旧书市场掏来了一本61年的《红岩》
      初翻几页,感觉就像前面的朋友说的,朴实
      泛黄的纸张,朴实的文字,很有感觉,继续读下去
  •     这几天又读了一遍《红岩》,缘起是头几天爸妈寄了一箱小人书来,都是我们小时候看的,里面有一本电影连环画《烈火中永生》,于是又把小说拿出来看了。
      我还是很喜欢读一些类似的小说,家里还有许多,反特的、解放的、侦查的带着传奇色彩,一直以来我都保持着很大的兴趣。
      《红岩》的文字相当朴实,我经常会浮想联翩,有时候想一个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究竟会有多大,如果换了是自己,是不是还能够坚持一些东西,不管是遇到外界和内在的阻力,以前我很有信心,但是现在,我竟然对于自己也不是那么有把握了。
      看一遍书,其实也是对于自己的一次洗礼,有一些东西,的确需要我们坚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