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懋征传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作者:赵萱,张小武  页数:296  字数:26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朱永新    霍懋征老师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她一生倡导和实践“爱的教育”,用“爱”诠释了教书育人的真谛,并将“爱”融人了中国教育的长河。周恩来总理称她为“国宝”;胡锦涛总书记盛赞她“把自己一生献给了教育事业”;温家宝总理为她题词“把爱献给教育的人”,刘延东国务委员称她是“德高望重的教育大家”。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等领导人,也对她有过高度评价。她被誉为“中国教育的一面旗帜,人民教师的优秀楷模,全社会的一代师表”。    作为一个教育人,我和全国所有中小学老师一样,对霍老师仰慕已久。我知道,她是1943年北师大毕业的高材生,可毅然地做起了小学老师;她是新中国第一批特级教师,在“文革”中受到了严重迫害,甚至失去了至亲,可她依然坚守讲坛。她爱教育,爱孩子,“以爱育人”,从教60多年,给了许多孩子最细致的培养与温柔的呵护,从来没有让一个孩子掉队……    作为一个教育学者,我在自己的教育实践探索中,和霍老师神交已久。和她一样,我也认为爱的教育不是一个人独自高唱的孤高悲情,而是发自于无数声音的共鸣。因为有爱,有了这样一个人类永恒的主题,有了这样一个为人师者永恒的主旋律,我们就能唤醒无数教师的爱和理想,就能唱出爱的教育的进行曲。霍老师无疑就是这样做的:在她退休以后,不顾高龄,依然孜孜不倦奔走于全国各地,培养青年教师,送教送书,更送去了关于教育的爱和理想。无法统计有多少教育旅程的困惑者因为霍老师的点拨而豁然开朗,亦无法统计有多少艰难跋涉者因她的示范身教获取了前行的动力……    作为一个民进人,在为教育事业奔走呼号的路上,我总能照见霍老师的足迹。大到作为民进中央常委、当时全国基础教育界唯一一位全国政协常委,从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地位,到设立教师节,制定《教师法》,还有促进边远地区教育发展、减轻学生负担……她的深入调查与不懈呐喊点燃了时代的音符;小到从平顶山教育顾问、柳河县教育顾问,到东莞市长安镇教育顾问、平湖镇教育顾问,还有老君堂小学名誉校长、三元小学名誉校长……这一个个看似普通的头衔,从细微之处印证着她热爱教育事业并为之不懈努力的点点滴滴。    在工作中,我和霍懋征老师也有过几次接触,每次都留下很深印象。好几年前,在北京市海淀区为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窦桂梅举行的语文教学思想研讨会上,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霍老师,她在女儿赵萱的陪同下参加了会议,还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赵萱告诉我,妈妈和她们一起成立了霍懋征教育思想研究的课题组,希望把妈妈的教育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全国的中小学教师们。后来我才知道,这也是霍老师晚年最大的心愿。一位80多岁的老人,亲自参加一个年轻老师的研讨会,让大家非常感动,霍老师却觉得非常自然。她说,能为年轻教师的成长做点小事,她最开心。    还有一次是在霍老师去世前不久,我代表民进中央去医院看望她。霍老师显得安详、宁静,尽管躺在病榻上,她还是对我们点头致意,我握着她的手,祝福她健康长寿。当时感觉她的身体恢复得不错。她的女儿赵萱拿着她最喜欢的一本影集给我看,其中有温总理看望她的合影,还有她与学生们的合影。赵萱告诉我,只要把这些照片给妈妈看,她就会露出欣慰的笑容。我还在想,等到春暖花开时再来看她,听她讲教育故事,向她请教教育问题。可没想到,这次见面,竟成永诀。    后来,霍老师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东礼堂举行,那天我很早便赶往参加,没想到温家宝总理和刘延东国务委员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都亲自参加了告别仪式,为这位普通而伟大的老师送最后一程。他们含着泪水慰问霍老师的亲属,要求教育部门和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霍老师“以爱育人”的教育理念。而民进中央的严隽琪主席、罗富和常务副主席和原主席许嘉璐、张怀西等领导,也专程前来送别。    在告别仪式上看到的两副挽联,深深地感动着我:“传道授业解惑躬耕一生,彰爱扬清懿德垂范千秋”,“爱心烛照千秋人人可得为尧舜,懿德师表万世缕缕不绝继圣贤”。我想,这不仅是霍老师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国家和人民对她的最高褒奖。霍老师的人生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拥有爱心,只要我们用心做事,一个普通的灵魂,也可以走得很远很远。    霍老师去世后,她的家人和相关部门做了一系列整理工作,研究她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去年9月教师节前夕,成立了北京霍懋征教育思想研究会,当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出席成立大会并做了重要讲话,教育部也发了贺信,我也参加并见证了这一过程。此外霍老师的女儿赵萱等还编著了《把爱献给教育的人——霍懋征》等有关著作,我还写了《让爱陪教育一起走》的文章在媒体发表,呼吁“让我们与霍懋征老师一起,继续走在教育事业这条充满艰辛、任务艰巨的路上,享受幸福而完整的教育人生”。    现在,《霍懋征传》的出版也是上述工作的一部分。我相信,通过这本传记,我们会看到一个真实而生动的霍懋征。霍懋征教育思想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推广,霍懋征平凡而伟大的教师形象也会被更多人牢记,霍懋征爱心育人、用心教书的态度,以及不计个人利益,甘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也会更加激励更多的教师在教育的路上努力前行。    是为序。    2012年7月22日于北京滴石斋    (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内容概要

霍懋征老师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全国首批特级教师之一,一生倡导和实践“爱的教育”,用“爱”诠释了教书育人的真谛,并将“爱”融入了中国教育的长河。她曾得到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周恩来总理称她为“国宝”;胡锦涛总书记盛赞她“把自己一生献给了教育事业”;温家宝总理为她题词“把爱心献给教育的人”,刘延东国务委员称她是德高望重的
“教育大家”。被誉为“中国教育的一面旗帜,人民教师的优秀楷模,全社会的一代师表”。她去世后,教育部、民进中央曾专门下发通知,号召全国教育工作者向她学习。
《霍懋征传》由霍懋征女儿、原北京156中学校长赵萱,和曾长期在教育类媒体工作、多次采访过霍懋征的张小武共同撰写。
《霍懋征传》是在采访了多人,积累了大量一手材料,并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完成的,算是对霍懋征一生比较详细的记录。该书通过霍懋征亲朋故旧的详细回忆,又把我们带回了那个不计个人利益,甘为教育事业献身的激情岁月。据悉,该书在充分尊重事实、努力还原人物经历的前提下,注重人物工作、生活、情感的细节描写,对广大中青年教育工作者抛开标签,认识一个真实、立体的霍懋征是大有裨益的。此外,在写作过程中,该书作者赵萱、张小武还专门走访了民进中央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以及国家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摘录了丰富的文献史料,为传记细节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保证。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书中以霍老师的人生历程为主线,穿插介绍了我国基础教育从1949年建国至今60多年的发展历程,很多重大教育事件均有呈现,可见该书不仅是一部个人史,也是一部教育史,对了解中国基础教育发展也是有帮助的。

作者简介

赵萱,1943年生,北京人。长期致力于中学教育教学及霍懋征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曾任北京市156中学校长、书记,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区委委员、西城区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荣获北京市先进教育工作者、西城区模范校长等多种荣誉称号。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专著、读物多部。
张小武,1984年生,河南三门峡人。曾任《教育》杂志记者,《教育文摘周报》编辑,《人物PEOPLE》杂志执行主编,现任北京霍懋征教育思想研究会副秘书长,《第1时间》杂志执行主编。著作有《每一个孩子都是我的骄傲》(合著),《把爱献给教育的人——霍懋征》(参著),长篇小说《春去阑珊》等,发表作品一百余万字。

书籍目录


前言
第1章 童年在济南
妈妈的好女儿
懂事的孩子早当家
在爱的滋润下
迁居北平
第2章 学生时代
育华中学的美好时光
结缘赵树楷
北京师范大学的高材生
爱的初体验
第3章 走上教师之路
梦圆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初登讲台
为生活奔波
做一个新中国的好教师
第4章 从小学到教育部
接手“五年一贯制”实验
借调中央教育部
成为民进一员
第5章 人生进入“重要时期”
特殊的1954级
养成好习惯
培养班干部
启发学生心智
开辟第二课堂
功夫在“文”外
因人施教
爱是成长的动力
面对淘气的孩子
学生至上
“五四”神话
“接班”的考验
学无类,教有别
教学无止境
“您不要难过,我们都是您的儿女”
向更高目标攀登
第6章 “文革”袭来
扣上“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
“霍老师,您是好人”
蹲“牛棚”的日子
离开实验二小
只要能上课,受再大委屈也没什么
教学是科学,亦是艺术
师者之福
相互搀扶,共担风雨
扫光“文革”的阴影
第7章 辉煌的教育教学探索历程
我不当校长,我还要教课一
“十六字”语文教改方针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坚持“文道统一”观
太原讲学
拍摄《月光曲》
著书立说
完善爱的教育体系
讲学的足迹
为教育事业鼓与呼
智力支边
参加社会活动
培养年轻人
学生对她的爱
第8章 登上更广阔的教育舞台
老君堂办学
老伴去世
参政议政
教育世家的荣耀
纪念从教50周年
带病讲学
审定教材
资溪讲学
素质教育与“十学会”
师生团聚
退而不休
第9章 新世纪的岁月
庆祝全国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
热心接待素昧平生的来访者
一位小学老师的教育思想研讨会
八十寿诞及从教60周年纪念
情系西部教育
《东方时空》谈心愿
塑造新时代教师的光辉形象
编写我国第一本国标本农村小学语文教材
首位小学教师的国家级重点课题
温家宝总理的批示
温家宝总理的看望
媒体聚焦一位小学教师
人民大会堂的报告
第10章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50年的爱
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中南海论教育
国务委员和教育部长的看望
第11章 最后的道别
因病住院
德高望重的教育大家
学生的看望
去世
追思
霍懋征年谱
后记

章节摘录

在爱的滋润下    尽管自身有困难,天生一副热心肠的孙文景还是尽可能地给他人以帮助。自霍懋征记事起,家里就有一位姓刘的老人,孩子们都管她叫“刘奶奶”。刘奶奶本是山东泰安一带人,因遭受战火,丈夫早逝,家中又无人照料,孤苦伶仃流落济南街头,以乞讨为生。孙文景遇到她时,觉得可怜,索性把这位老人带回了家,当成自己的老人供养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照料,刘奶奶身体有所好转,她看到孙文景太忙,孩子又多,就主动帮忙照看孩子。刘奶奶很喜欢霍懋征,经常抱她出去玩。    刘奶奶是文盲,不识数,一个人买东西常常被骗。霍懋征懂事后,就经常帮刘奶奶买东西,那些店主发现这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很聪明,一连串数字很快就算出来了,从此很少再短斤少两了。小小年纪的她,慢慢就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起了对数字的兴趣,算术课的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后来,刘奶奶随全家一起迁往北京,始终和这个家庭融为一体。霍懋征结婚后,延续母亲的爱心接力,在自己生活很困难的情况下,为刘奶奶养老送终。    母亲热心助人的事很多,有些是霍懋征后来才知道的。20世纪80年代初,霍懋征应邀去济南讲学时,怀着强烈的思旧之情回到了儿时住家的附近。在那里,对儿时的回忆和现实撞了个满怀,一位似曾相识的老大娘在得知她是孙文景老师的女儿后,激动地哭着对她说:“我找了你多少年啊,一直得不到孙老师的消息。我一辈子都忘不掉孙老师对我的关怀与帮助,忘不了她对我的恩情。”原来,这位老大娘小时候家里穷,做了别人的童养媳,孙文景知道后,极力给她争取到了读书的机会,并自己出钱为她交学杂费,买书买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她。    知道这件事后,霍懋征的心里荡起无限涟漪,她更加思念母亲,更加为母亲的高尚品格而感佩。回到北京,她把对母亲的怀念和敬意化成自己工作的动力,更加不辞辛劳地为国家的基础教育事业奔波。正如她所说:“我的热心助人是受母亲的影响,也是从小就养成的,至今不曾改变。”    看到母亲无私帮助别人,小懋征也受到感染。那时候,为了共度时艰,街坊邻居都和睦相处,小孩子们也总是找机会凑在一起,有时候往往形影不离。她和小伙伴们关系很好,大家有了困难都互相帮助,每当哪个小伙伴家里有活儿时,她也常常跟着瞎忙活。    有一次,刘奶奶蒸了一锅馒头,过会儿进屋一看全没了。一问,原来是她和小伙伴们在院子玩过家家,把馒头分着吃了。    还有一次,母亲买了一盘红色的袜带(松紧带),准备做衣服用。不巧被她看到了,她就拿去分给了小伙伴们,每个小伙伴的腿上都缠了两根,当皮筋跳。母亲急用的时候却找不到了,后来才知道她拿去分给小伙伴玩了,一气之下就打了她几下。    童年时代,因为经常把家里的东西拿出去分给小伙伴玩而让母亲找不到,她没少挨打。母亲是一个“奖罚分明”的人,每当她做了好事,或者帮小伙伴们解决了困难,往往会得到表扬。    为了不让忙碌的母亲操心,她经常帮着照看弟弟妹妹。她帮弟弟妹妹洗脸,还学着母亲的样子把他们的衣物叠得整整齐齐,有时候她还变换花样,今天叠成这个样子,明天就变成另外一个样子。看到这些后母亲常常显得很惊喜,不仅夸她懂事,还夸她长了一双巧手。得到表扬和夸奖是她童年最开心的事,每当这时候,她就能看到母亲久违的笑容。    母亲为了工作和生计整日奔波,脸上很难看到笑容。可是小懋征发现了一个现象,每当学生们来看望母亲时,在她的脸上也能看到笑容。这时候母亲就显得格外青春活泼,孩子们看着母亲高兴,也跟着一起高兴,小小的家顿时变得热闹起来。有时候,她甚至会嫉妒母亲的那些学生,甚至觉得母亲更爱学生们而不是她们。后来懂事了她才知道,母亲把教育当成了自己最喜爱的事业,把学生当成了自己最喜爱的孩子,当然,她们也是母亲最喜爱的孩子,只是爱的表现方式不同而已。    母亲经常帮助穷苦学生,自己的薪资并不高,可是总拿出相当一部分钱接济他们的生活。更有甚者,当看到学生处在危难中时,她还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他们。    山东省立一中是山东最早的公立学校,在山东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较高声望,以邓恩铭为代表的一批进步学生,积极宣传新思潮,传播马克思主义,努力探求救国救民之路,爱国进步的革命行动在全省产生深远的影响。处在山东省立一中这个进步活动阵地的中心,年轻的孙文景耳濡目染,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工作之余开始关注并参与学校的爱国运动,成为进步师生中的一员。    1928年5月,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爆发。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济南学生组织了轰轰烈烈的反帝运动,其中尤以济南惨案外交后援会所做的工作最具代表性。据参加过这个后援会的刘旭初回忆:“济南惨案外交后援会是地下工作,调查日军残暴事实,编写宣传文件。为了争取全国人民的支持,该会决定派出代表团至各省、市,揭露日军残暴真相。当时推定济南市总工会代表武竹亭、学生联合会代表张虎文、教职员联合会代表刘旭初、商民协会代表郭愚民、妇女协会代表孙文景、济南市党部代表王旭,组成济南惨案外交后援会代表团,前往各省、市。”    被推选为妇女代表后,孙文景作为唯一女代表随济南惨案外交后援会代表团去南京向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党部请愿,并向国民政府提出四项要求,但“因蒋介石停止一切可能给外交上带来不便举动的要求而不得不解散”。    值得一提的是,参加该会的张虎文,又名张天麟,当时是济南私立正谊中学学生,和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同班,后来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1956年,霍懋征被评为新中国第一批特级教师后,曾收到张天麟的信件,信中提到:“济南‘五三惨案’前夜,我们遭到日本宪兵的追捕,是孙老师(孙文景)把我们藏了起来,并送饭给我们,(我们)得到了她的救助和保护。”对孙文景在特殊时刻的帮助和关怀,张天麟一直留存于心。多年后。当霍懋征去张天麟家时,看到他还保存着母亲孙文景的照片。    孙文景很早就投身于进步学生运动,自霍懋征记事起,母亲所做的工作就在她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对她后来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说道:“母亲的正义感和革命精神使我受到强烈的启发和教育,尤其是母亲对教育工作的热忱和与学生紧密无间的关系,以及母亲由此而得到的愉快和幸福,令我激动,使我崇尚。从那时起,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热爱教师工作的种子。”    P6-8

后记

为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老师作传的想法早已有之,也陆续做了一些工作,比如趁她健在时,请她进行了宝贵的个人口述等,但真正付诸行动是在2009年国庆后。我们首先系统整理了霍老师生前大量的工作、生活资料,做了详细分类和分析,基本理清了霍老师一生的大致经历,初步形成了写作思路。之后我们采访了霍老师的亲人、同事、学生、朋友等各方面和她有过联系的人,搜集了丰富的一手材料。根据采访得到的线索,我们又在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查阅了相关资料,进一步充实了写作素材。在此基础上,我们于2010年初动笔,其间三易其稿,根据霍老师家属和业内方家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历时近三年,终于在今天得以成书。    本书的写作、出版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这里首先要提到的是,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朱永新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为本书作序。霍懋征老师是民进老会员,和民进组织有着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情谊,朱永新副主席也曾多次代表民进中央看望霍老师,并积极支持有关霍懋征教育思想研究的一系列活动,他为本书作序是这份情谊的延续。北京霍懋征教育思想研究会秘书长林蔚对本书的写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并请知名作家指导,还为写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可以说本书有她很大一份辛劳。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社长刘晓东也倾注了很多心力,协调各方在很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了出版工作,使本书得以及时和广大读者见面。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科人文分社社长滕振微和首席编辑赵焱在时间紧张、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本书进行了严谨、细致的编辑、加工,并就出现的问题和我们进行了多次沟通,保证了本书的出版质量。    此外,在材料的搜集和采访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以下人士的帮助:民进中央的虞音、何斌、吴新秋、左延珠、高友东、滕靖南,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李烈、姚静薇、褚连山、史德志、程淑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刘永让、张天若、崔峦,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潘仲茗,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的张化纯、薛喜红,霍懋征的儿子赵达,霍懋征的徒弟李蔓、高惠先、曹丽芬、王玲,霍懋征的徒弟、江西资溪县教育局原局长曾曙春,霍懋征大学时代的同学董桂兰(已去世),“文革”期间曾一起工作的同事刘芳英,朋友后辈方婉莹,学生阎军、杨帆、王秀文、郑天亮、邹磊、王伟思、孙大来、王梦凯、韩吉辰、王宏智、韩波等。    写作过程中,我们还参考和借鉴了部分媒体报道、相关著作及互联网上的资料等,因篇幅所限不再一一说明,在此谨以最大诚意对其作者表示感谢。    霍懋征老师的一生是丰富的一生,也是伟大的一生:她经历过人生的悲欢离合,也体验过人生的跌宕起伏;她见证了中国基础教育60多年的发展历程,也参与了其中的诸多重大事件和关键转折。她的一生不仅是一部生动的人生教科书,也是一部翔实的教育发展史。撰写这样一位人物的传记殊为不易,尽管我们已竭力为之,但限于水平,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相关人士和广大读者多提意见,以便我们日后完善。    岁月匆忙,屈指算来,霍懋征老师离开我们已近三年时间了。三年来我们在她的精神指引下,先后成立了北京霍懋征教育思想研究会,编著了两本相关著作,举办了首届霍懋征教育思想论坛,算是做了一点有关她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的研究、传承工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基础教育界的认可。接下来,我们还将组织专门的专家团队对她的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并与当前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联系起来,在全国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的支持下,把霍懋征教育思想推广开来,实现她“把毕生的教育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全国中小学教师”的心愿。    还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本书付梓之际,我们拿到了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颁发的“摄制电影许可证”,这意味着根据本书改编的电影《霍懋征》的拍摄即将启动。我们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用画面再现这位老一辈教育家的音容笑貌,展示我国教育事业的优良传统,唤起大家对教育本源的再认识和教师工作的再理解,从而为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尽一份心力。    作者    2012年8月1日

编辑推荐

霍懋征,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全国首批特级教师之一。一生倡导和实践“爱的教育”,用“爱”诠释了教书育人的真谛,并将“爱”融入了中国教育的长河。她得到了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被誉为“中国教育的一面旗帜,人民教师的优秀楷模,全社会的一代师表”。    赵萱、张小武编著的《霍懋征传》是一部记录我国著名教育家霍懋征60多年从教经历的传记类读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霍懋征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一次购进二十四本,外观很好。内容值得老师们学习!
  •   我景仰的当代教育家,值得现在的教育官员和教师认真读鉴。
  •   霍懋征,我的偶像。霍老师的人格魅力深深的吸引了我
  •   买回来我还没有来得及看。。。。但是我弟弟觉得超级好看的、、、肯定不错的!!!但是 都没有塑料包装吗~!!!!
  •   真心不错,单位领导要的,很急,亚马逊送货真的很快!非常满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