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史话-中华文明史话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作者:《中华文明史话》编委会 编  页数:99  字数:780000  

前言

我不是一个科班出身的历史学工作者,基础的中国历史知识,几乎全部得自自学。所谓“自学”,也就是自己摸索着读书。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篇幅简短的历史知识小丛书,给我提供过非常重要的帮助,是引领我步入中华文明殿堂的有益向导。按照我所经历的切身感受,像这样简明扼要的小书,对于青少年和其他普通读者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应当会有更大的帮助。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中华文明史话》彩图普及丛书,就是这样一部中国历史知识系列专题读本。    编撰这样的历史知识介绍性书籍,首先是要保证知识的准确性。这一点说起来简单,要想做好却很不容易。从本质上来讲,这是由于历史本身的复杂性和认识历史的困难性所造成的,根本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用通俗的形式来表述,尤为困难。好在读者都能够清楚理解,它只是引领你入门的路标,中华文明无尽的深邃内涵,还有待你自己去慢慢一一领略。    这套《中华文明史话》彩图普及丛书,在首先注重知识准确性的基础上,编撰者还力求    使文字叙述生动、规范,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内容则注重富有情趣,具有灵动的时代色彩,希望能够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于一体;选题则努力契合社会公众所关注的问题;同时选配较多图片,彩色印刷,帮助读者更为真切地贴近历史。    生活在物质文化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而来学习久已逝去的历史知识,经常会有人提出为什么要读这些书籍的问题。中国古代士大夫对历史知识价值的阐释,是“以史为鉴”,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处理政务时借鉴历史的经验。历史知识这一功能,直到今天,依然存在,但并不是与每一个人都有直接的关系。对于大多数社会普通民众,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朋友来说,我想,历史知识虽然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衣服穿,但却是人类精神不可或缺的基本营养要素。读史会使人们的头脑更为健全,智慧更为发达,情操更为高洁,趣味也更为丰富。    2012年4月4日

内容概要

《中华文明史话》编委会编著的《丝绸史话(中华文明史话彩图普及丛书)》在首先注重知识准确性的基础上,编撰者还力求使文字叙述生动、规范,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内容则注重富有情趣,具有灵动的时代色彩,希望能够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于一体;同时选配较多图片,彩色印刷,帮助读者更为真切地贴近历史:而汉、英双语对照的形式,将特别有助于非汉语母语的外国人士或是海外中国侨民的后裔用作学习中文的辅助读物。其实,用汉、英双语对照形式出版的这套书籍,并不仅仅会为海外非汉语读者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提供便利,它精心安排的选题,也会成为中国读者特别是青少年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简明读本;阅读这样的书籍,会有助于中国读者学习和掌握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英语表述形式,这将对增进中国民众的对外交往,起到积极的作用。
《丝绸史话(中华文明史话彩图普及丛书)》为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丝绸的历史。

书籍目录

引言
一、中华丝绸灿烂成锦
1.东方丝国
2.文化宝库
二、丝绸的起源
1.桑蚕丝
2.“蚕神献丝”的传说
3.有关丝绸的考古物证
三、流动飞扬的秦汉丝绸
1.汉画像石中的丝织技术
2.丝绸之路与丝绸西传
3.嘉气祥云与祥禽瑞兽
4.铭文与五色
四、宝花似锦的隋唐丝绸
1.西风东渐
2.中西合璧
3.雍容宝花
4.多彩“三缬”
五、“鸟语花香”与“春水秋山”并重的宋辽丝绸
1.凤穿牡丹的花鸟世界
2.鹰逐鹿奔的北国风光
3.运丝如笔的精美缂丝
六、黄金织成锦的蒙元丝绸
1.加金盛况
2.南北异风
3.日月龙凤
4.池塘小景
七、吉祥如意的明清丝绸
1.丝绸之府与江南三织造
2.吉祥天地
3.三大名锦
4.四大名绣
八、科技环保的现代丝绸
1.从传统织锦到现代仿真彩色丝织画
2.从传统单一到时尚环保
结束浯
附录(中国历史年代表)

章节摘录

与丝绸相关的采桑养蚕、生产制造等题材,也深受古代艺术家的喜爱,经常出现在各种艺术作品中。在中国故宫博物院中保存的战国时期的一只铜壶的图案,正是表现众多女子在桑林里采摘桑叶时的欢快场景。    在古代工艺美术中,丝织品的地位最高,因此常常会成为其他工艺品模仿的典范。从早期的青铜器,到后来的陶瓷、金银器等,都追随丝绸装饰之风,以至有学者考证,“China”的原意并非瓷而是丝。    (3)丝绸与礼仪    从文学到艺术,都能看到丝绸对这些文明作出的特殊贡献,而丝绸作为集优良实用性与高度艺术性于一体的优美产品,本身就是高贵和身份的象征。普通百姓只能以粗布麻衣为服饰用品,这也是以“布衣”指称平民的由来。丝绸在产生之初,就和宗教礼仪密切相关。    早期,丝绸被认为是“通天”的载体。因为先民们在观察蚕的生长时,发现蚕的一生由卵而蚕,作茧自缚成蛹,最后破茧而出羽化成蛾的过程,万分神奇。他们开始把蚕的变化和天地生死联想到一起,认为蚕的一生正是人的一生的写照。所以,如果想要死后灵魂到达天国,就必须像蚕一样破茧而出。于是人们在死后,用丝织物把身体包裹起来,形成一个用丝质材料做成的人工“茧子”,以求灵魂“升天”。    而丝绸礼仪制度的最极致的表现就是“天子”的服饰——龙袍,以及表明官员品级高低的补服。作为万民景仰的天子,龙纹和带有特定内涵的十二章纹成为了皇帝服饰的专用图案。龙纹意味着皇帝乃真龙天子,十二章纹则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和“宗彝、藻、火、粉米、黼、黻”。日、月、星辰代表三光照耀,象征着帝王皇恩浩荡;山,代表帝王性格稳重;龙,是一种神兽,象征帝王们善于审时度势;华虫,通常为一只雉鸡,象征王者文采昭著;宗彝,是古代祭祀的一种器物,通常是一对,里面分别有虎纹和长尾猴,虎纹,象征威武,长尾猴遇雨以尾塞鼻,象征智慧;藻,则象征皇帝的品行冰清玉洁;火,象征帝王处理政务光明磊落;粉米,就是白米,象征着皇帝给养着人民,安邦治国,重视农桑;黼,为斧头形状,象征皇帝做事干练果敢;黻,为两个弓形相背,寓意君臣离合及善恶相背。    至于文武百官的补服,我们今天在电视上也经常能看到,即前胸后背各缀有一块方形补子的官服,上面的图案要么是禽鸟,要么是猛兽。一般文官用禽鸟,武官则是猛兽,从一品大员到九品芝麻官都有相对应的图案,如仙鹤,代表一品文官。可以说,龙袍和补服成为了“分贵贱,别等威”的工具,也很好地阐述了丝绸这种特殊材料在“礼仪之邦”所起的重大作用。P8-11

编辑推荐

《中华文明史话》编委会编著的《丝绸史话(中华文明史话彩图普及丛书)》文字叙述生动、规范,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内容则注重富有情趣,具有灵动的时代色彩,希望能够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于一体;选题则努力契合社会公众所关注的问题;同时选配较多图片,彩色印刷,帮助读者更为真切地贴近历史。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丝绸史话-中华文明史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