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位梦华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1-10出版) 作者:位梦华 页数:112
Tag标签:无
前言
一个科学家的精神漫游与人性探索,能回到哪里呢? 位梦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美国探险家俱乐部国际成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1981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进修。1982年,从美国去了南极,成为最早登上南极大陆的少数几个中国人之一。1983年回国后,率先对南极进行综合性研究,出版《奇异的大陆——南极洲》、《南极政治与法律》等著作,并发表大量与南极有关的科普文章。 20世纪90年代始,又将目光转向北极。1991年至2005年,先后9次进入北极进行综合性科学考察,成为广交爱斯基摩人朋友并关注其文化与生存状态的第一个中国人,阿拉斯加北坡自治区政府和阿拉斯加爱斯基摩捕鲸委员会分别于1994年和1996年授予其杰出贡献奖。1995年,作为总领队,率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胜利进入北极中心地区,将五星红旗插上了北极点,为中国加入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创造了条件。1998年,在北极工作了8个月,成为第一个在北极越冬的中国科学家。 为在科学与文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科学文学的语言创作了大量综合介绍南极和北极的“科学散文”,并结集为《北极的呼唤》、《两极探险史话》、《最伟大的猎手》等20余种出版,在读者中,尤其是青少年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2011年5月,作者的科学家探险传奇——《巨怪追踪》之《北极天书》问世。小说所要表达的思想是:世界是恐怖的,不仅现在,过去和将来亦如此,恐怖不仅来自人类,同样也来自自然界和宇宙空间。那么,人类将往何处去?
内容概要
《两极科学之谜》为《高纬度科普》之一,由位梦华所著。
《两极科学之谜》:从太空到地球,从宇宙到星系,人类已经积累了那么多知识。但是.太空茫茫,无边无际。历史漫漫,永无休止,人类积累的那点知识,再多也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况且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靠道听途说和合理推断得来的,人类真正能亲眼所见和亲身经历的,主要还是集中在地球表面相当有限的范围里。而且,即使在地球表面,人类的活动范围也还是有限的,主要集中在温带和热带。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两极是很难到达的。直到20世纪初。人类的足迹才真正延伸到了南极和北极的中心地区,主要还是为了探险,对于两极的真正含义,其实并不清楚。只有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们才逐渐意识到。无论是地质构造还是生态平衡,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环境效应,地球都是一个整体,并不以人为划定的各种边界为依据,这叫做整体地球系统。而在这个系统当中,两极虽然人迹罕至,冰天雪地,但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于是,人类之向两极进军,也便赋予了全新的含义。
作者简介
位梦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美国探险家俱乐部国际成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1981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进修。1982年,从美国去了南极,成为最早登上南极大陆的少数几个中国人之一。1983年回国后,率先对南极进行综合性研究,出版《奇异的大陆--南极洲》、《南极政治与法律》等著作,并发表大量与南极有关的科普文章。 20世纪90年代始,又将目光转向北极。1991年至2005年,先后9次进入北极进行综合性科学考察,成为广交爱斯基摩人朋友并关注其文化与生存状态的第一个中国人,阿拉斯加北坡自治区政府和阿拉斯加爱斯基摩捕鲸委员会分别于1994年和1996年授予其杰出贡献奖。1995年,作为总领队,率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胜利进入北极中心地区,将五星红旗插上了北极点,为中国加入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创造了条件。1998年,在北极工作了8个月,成为第一个在北极越冬的中国科学家。 为在科学与文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科学文学的语言创作了大量综合介绍南极和北极的“科学散文”,并结集为《北极的呼唤》、《两极探险史话》、《最伟大的猎手》等20余种出版,在读者中,尤其是青少年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2011年5月,作者的科学家探险传奇--《巨怪追踪》之《北极天书》问世。小说所要表达的思想是:世界是恐怖的,不仅现在,过去和将来亦如此,恐怖不仅来自人类,同样也来自自然界和宇宙空间。那么,人类将往何处去?
书籍目录
两极的由来 大洋礼赞 大陆漂移 无名的大洋 火山与干谷 冰川的启示梦系南北极 极地风语 极地世界极地风 两极连着你我他 被遗忘的世界 梦系北极点 “爱斯基摩”的来历 中国与北极点 突发的誓言 极点上的感慨 梦系北极点 国际极年意味着什么? 斯瓦尔巴德随想 从巴伦支到新奥勒松 朗伊尔城奇遇 从北欧海盗到北极狐狸 从北极大学到黄河站 两极科学之谜 两极科学 两极的居民与生物 大陆与海洋的起源 魏格纳与大陆漂移 南北两极的地质演变史 独一无二的北冰洋 北极冰川与温室效应 北极是二氧化碳的库还是源? 北极烟雾和臭氧空洞 北极的社会科学南北两极与人类未来 两极的军事含义 两极的资源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两极对气候的影响与控制 两极与温室效应和臭氧空洞 人类往何处去
章节摘录
大洋礼赞 你鸟瞰过太平洋吗?那浩瀚的雄姿总是令人敬畏;你瞭望过大西洋吗?那神奇的力量总是使人折服;你飞越过南大洋吗?那环状的水体给地球披上了一条银白色的哈达;你俯视过北冰洋吗?那洁白的冰盖给地球戴上了一顶巨大的冠冕。 是的,我曾横跨过太平洋,从中国飞到美国;我也曾纵穿过太平洋,从阿拉斯加到南极;我曾经眺望过大西洋,不禁想起了百慕大三角的神话;我也曾遥望过南大洋,面对奇丽的景色赞叹不已。现在,我又来到了北冰洋,与之朝夕相处,无论走到哪里,视野总也离不开它那浩渺的身影。有时候,风平浪静,海面如镜,那大洋仿佛进人了甜蜜的梦乡;有时候,阴风怒号,浊浪排空,那大洋似乎发起了脾气;有时候,波涛滚滚,浪花飞溅,那大洋仿佛正在细声诉说;有时候,冰山如林,银装素裹,那大洋似乎穿上了御寒的冬衣。 我常常独自徘徊在大洋之滨,久久不肯离去。飞鸟忽而从面前一掠而过,在蔚蓝的长空翱翔而去;海豹偶尔从水中伸出圆滑的脑袋,对着苍天喘上一口粗气;伞状的水母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在透明的海水中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倘若幸运,还能看到巨大的鲸群从远处缓缓游过,不时地喷射出高高的水柱。彩霞映红了大海,像一把无名之火,在天边熊熊燃烧;波涛震撼着大地,像是有千军万马,正在向岸边冲锋,搏击;太阳不落,每天绕行一周,周而复始;月亮却有升有降,有圆有缺,走着一条完全不同的轨迹。 也许是触景生情的缘故吧,这样地朝思暮想,久而久之,就对大洋产生了一种敬慕之心,或者也可以叫做“大洋意识”。 我们赞颂大地,称她为人类的母亲,这是对的,因为人类确实是从大地上演化而来,而且是在大地上生存繁衍至今的。但是,据古生物学家说,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如细菌和藻类等,却只能在海相沉积的岩石里才能找到它们的化石。这也就是说,地球上的生命,首先是在大洋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当然,这种发展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漫长岁月,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到鱼类,从水生到两栖,从卵生到哺育,从哺育到人类,才有今天我们这些最高级的生物。 众所周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一个单细胞开始,逐渐发育成熟起来的。所以,这十月怀胎,正好反映了地球上生命演化的历史。而那包裹着胎儿的羊水,似乎也说明了原始生命是从水里开始的。因此,当人们怀着虔诚之心,对着大地母亲顶礼膜拜的时候,也不应忘记大洋的功劳。事实上,大洋正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母亲。如果没有那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低级生命,人类就成了无本之木,只能是像《圣经》上所说的那样,是由上帝造出来的。 我们讴歌大地,称她为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也是对的,因为大地确实赐给我们赖以生存的沃土。但是,你可曾想到,如果没有雨水,这沃土只能是不毛之地。而这宝贵的雨水,则是通过大洋水分的蒸发而源源不断地提供出来的。大洋就是这样,通过自己无私的奉献,给大地以绿色,万物以生机,维系着地球的生态平衡。 我们尊崇大地,称她为物质财富的宝库,这是对的,因为大地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但是,你可曾想到,大陆上的许多自然资源都与海洋密切相关。且不说那些可再生的资源,如生物资源,都要靠水分生存,许多矿产资源,例如石油和天然气等,实际上也是首先在大洋里形成的——经过沧海桑田的地壳运动,有一部分在陆地上储存起来,而有一部分仍然存于海底。不仅如此,人类所享用的许多物质财富,都是直接从大洋里攫取的。因此,如果说大陆是资源的宝库,那么大洋则是资源的源泉。 我们热爱大地,称她为人类的家园,这更是对的,因为大地确实为人类提供了角逐的舞台和生存的空间。但是,你可曾想到,若与大洋相比,大陆只不过是一些彼此分离的孤岛,只有大洋才紧密相连,构成了一个覆盖在地球表面的完整体系。因此,大洋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大大拓宽了人类的眼界和思维空间,还以其本身的广阔、深远和包罗万象,为科学的发展开创了许多崭新的领域。 P3-5
编辑推荐
他,是首先登上南极大陆的少数几个中国人之一;是第一个进入南极中心地区(南纬80度以南)的中国人。他,也是第一个进入阿拉斯加北极地区的中国人;第一个与爱斯基摩人广交友的中国人;第一个携夫人两次在北极越冬的中国科学家;第一个对爱斯基摩人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的中国人;第一个作为总领队,组织率领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胜利到达北极点的中国人。到目前为止,也是对北极考察次数最多(九次)、在北极居住时间最长(总共三年多)的人;是发表和出版有关南极、北极的科普文章和科学专著最多的中国科学家。 他,就是位梦华,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中国科学家。在《两极科学之谜》中,位梦华将带你敲开极地之门,探索南北两极与人类未来的秘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