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作者:陈晓律 编 页数:320
Tag标签:无
前言
改革开放后,国内成立了十几个欧洲研究中心,大多设置在经济系、政治系或者法律系,南京大学的欧洲研究中心或许是惟一一个设在历史系的中心。这多少反映了南京大学在欧洲研究方面的特色。欧洲今日的一体化成果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其共同的历史基础上的,因此,探索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经济的历史渊源,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因为这不仅涉及到一些具体的问题,也涉及到观念、文化与身份认同等非物质因素。这样的一个写作任务,由南京大学这样一个在历史研究方面富有学术底蕴的大学来完成,应该是十分合适的。即便如此,也因为其学术领域的涉及面太宽,本书的写作不可能由几个人来承担,而只能由一个学术群体来完成。这是本书基本确定为论文集的最初的考虑。今日之欧洲是现代民族主义的摇篮,也是几乎一切现代观念的发祥地。从民族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乃至社会主义,从进化主义到社会达尔文主义,从精神分析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欧洲丰富的思想观念不仅给欧洲社会提供了发展的动力,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为欧洲的一体化奠定了其他大陆很难具备的基础:这就是作为欧洲人的认同。认同是一种复杂的意识,它并非如同其他意识形态那样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框架,可以进行精确的界定。
内容概要
《欧洲政治经济之历史研究》讲了欧盟的出现,使得欧洲的历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鲜活”的历史。这种历史延续性在欧洲研究中形成了一个特点:即当前欧洲的变化会不断对已经逝去的历史产生新的解读。很多论文和研究既与欧洲历史相关,叉更是现实问题的研究。比如欧安组织、欧洲的中央银行、欧盟的协调机制等,我们都很容易从欧洲历史中寻找到它的来源。同样,欧洲的观念,无论是现代的还是舌现代的,其影响往往超越了欧洲范围,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观念。与此同时,这些观念正在对欧洲的历史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观念与现实交互作用的历史,显然具有其他大陆很难具备的优势。这也就使人们在理解欧洲时,不能过于功利地看待欧洲“问题”,而应该具有-种更加广阔的视野。
作者简介
陈晓律,四川新都人。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欧洲研究究中心主任。目前主要关注现代化转型问题与欧洲民族国家问题。主要著作有《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丈化模式溯源》(与钱乘旦合著)、《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世界各国工业化模式》。此外还著有《德国新史》(香港开明。书店1991年版)、《战后发展理论研究》等,并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史学月刊》、《读书》等刊物上发表论丈70余篇。
书籍目录
前言欧洲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趋势资产阶级自由民主观念的起源问题如何看待欧洲认同问题——概念内涵与政治参与从欧盟委员会的报告看欧盟的妇女政策英国与欧安会“第三只篮子”的谈判从认同角度思考土耳其入盟问题反全球化运动的走向及其应对策略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起源——社会主义运动史考察视角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欧洲认同论析欧洲民族共和思想探源社会心态的变迁与近代欧洲的兴起新启蒙运动:当代欧洲社会理论的重新定位身份认同的理论建构欧洲政治经济之历史研究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研究反倾销中欧盟委员会的自由裁量权试论意大利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探析
章节摘录
插图:首先,从欧洲认同的建构过程来看,外加性先于获得性。欧洲认同的制度性建构始于1972年的巴黎峰会。之后的一系列会议和条约都在努力推进欧洲认同的建设。1973年哥本哈根峰会所采纳的“欧洲认同宣言”,第一次提出了政治意义上的欧洲认同的建设。宣言将欧洲公民权赋予成员国的公民。这种公民权模式在一体化的过程中被继承下来,超国家主义者一直试图将欧洲公民权扩大到第三国公民而非仅局限于成员国公民,但成员国政府的强大阻力使这种愿望始终未能实现。从1966年的“空椅危机”到1996年的阿姆斯特丹条约前的政府间会议的30年间,公民权问题就在超国家机构和国家政府的张力之中缓慢发展。始终不变的是强调欧洲公民权是对国家公民权的补充而非替代。在这种“民族一国家”公民权的模式之下,欧洲一体化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法律关系,而非一种政治参与关系(当然,欧洲议会选举方面所取得的进步是一种弥补)。一个人首先必须是成员国的公民才能自动地成为欧盟的公民,这意味着对欧洲一体化实体的认同归属只是一种被动的赋予。这种被动性从欧共体/欧盟的认同建设战略上可以看出来。在这一阶段采取的认同建构模式与民族认同的形成模式有一定的相似性:首先,欧共体/欧盟的统一护照、签证等象征性制度,昭告了共同体和公民个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建立,要求外界将其作为一个政治实体来对待,并对其公民一视同仁。其次,欧共体/欧盟也通过强调欧洲认同与民族认同一样也是基于共同的历史文化遗产来获得合法性。欧洲认同的建构者和民族认同的建构者们一样,试图通过对同质性因素的强调激起我群意识。之所以采取这种民族认同建构模式是因为欧共体/欧盟尚且无法提供一个政治维度上可与民族一国家抗衡的实体作为认同的对象。
编辑推荐
《欧洲政治经济之历史研究》:欧洲联盟,简称欧盟,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是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欧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本丛书旨在欧洲一体化的主线上展示欧盟的各个层而,力图让人们了解一个立体的欧盟。在对华政策中,欧盟将中国定位为“主要战略伙伴之一”,认为欧中关系是“成熟的伙伴关系”。欧盟与中国都具有卓越的.国际作用,具有日益增加的政治、经济分量,并且有兴趣共同促进全球稳定、和平以及可持续发展。欧盟研究本身是个多学科、多层次的课题。本丛书分别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哲学、历史、民族等多个角度对欧盟作了综合性学术探讨,是跨学科研究的一次全新尝试,也集中体现了南京人学欧洲研究的水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