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伯毅、邓家彦口述自传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作者:锺伯毅,邓家彦 口述  页数:134  字数:204000  
Tag标签:无  

前言

  锺伯毅先生,原名才宏,字槐村,湖南蓝山人,为蓝山世家,少聪颖过人,读书怀经世之志。光绪壬寅(二十八年)举人,与谭延阎(组巷)同年,彼此相交甚深。宣统元年,清廷下令筹备立宪,湖南成立谘议局,组蔫为谘议局议长,先生为驻会议员,两人携手合作,对湖南财经策划及确定预算,建树尤多。民国元年,先生当选为众议院议员,并加入国民党。二年四月赴京出席首届国会,时值二次革命前夕,袁世凯对国民党籍议员,威迫利诱,无所不用其极,先生大义凛然,毫不屈服,为同志所敬佩。民国五年六月,洪宪帝制失败,袁世凯病逝,由黎元洪继任总统,是年八月,国会重开,先生再度赴京与会。  民国六年六月,黎元洪因受张勋所迫,下令解散国会,未几张勋复辟失败,黎去职,冯国璋代大总统,段祺瑞为国务总理。国父孙中山先生率海军赴粤号召护法,召集非常国会,开府广州,先生不远千里而与焉。自是南北两政府对立,湖南为四战之地,北京政府先派傅良佐督湘,湘军师长赵恒惕及程潜旧属旅长林修梅等起而逐傅。先生奉派赴沪劝迎谭延闾,途经南昌,往说赣督陈光远,利用直(冯)皖(段)矛盾,使其设法延缓北军张子忠(怀芝)部攻湘,惟事机不密,在九江途中,险遭捕杀。先生脱险抵沪,陪同谭延阎自粤西上,取道广西,抵湖南永州。

内容概要

锺伯毅(1880~1962)、邓家彦(1883~1966)均为民国初年间重要历史人物。    锺伯毅曾出席首届国会,出任过湖南省财政厅长,也曾以湖南省主席何键私人代表的身份驻庐山与蒋介石联络。著有《新王道论》《槐村诗草》等书。    邓家彦早年留学日本,是同盟会最早的会员。民国时期曾任司法部长,长期追随孙中山奔走革命。1949年去台后担任过“总统府”国策顾问。著有《一枝庐诗钞》《民族语原》《学锲录》等书。    现将《锺伯毅口述自传》《邓家彦口述自传》合集出版。该书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史事,细节生动,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国民党史以及民国时期地方志研究等诸多学术领域,是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书籍目录

锺伯毅前言一、乡里与家世二、童年之教养三、壮岁之修游四、创立新式学校  附录:湖南蓝山县新式教育展览记录稿五、参加湖南谘议局六、膺选国会众议员与国会初次集会  附录一:国会提案一份  附录二:刘幼蘅先生复函忆述民宪党发起人姓名七、袁世凯统治时期之见闻八、洪宪帝制失败后一度纷乱之湘局九、国会重开与再遭解散  附录一:“湖南加赋问题”剪报一份  附录二:国会提案一份十、南北对峙局面之形成十一、湖南护法战争十二、联省自治运动十三、湖南制订省宪之始末十四、援鄂战争十五、国会第三度召开与曹锟贿选十六、曹吴之倾倒与北京善后会议十七、湖南与国民革命军北伐十八、北伐前后之见闻十九、禁烟工作二十、杨永泰之述评二十一、抗战时期之活动二十二、抗战胜利后参加制宪之经过二十三、游历十一省二十四、余毕生从事之教育事业  附录一:赠余园仁棣先生五十一岁序  雷飞鹏  附录二:确立联治政制为改革军财各政之标准以解纠纷而谋统一案邓家彦前言第一次访问记录第二次访问记录第三次访问记录第四次访问记录第五次访问记录第六次访问记录第七次访问记录第八次访问记录附录一  致党史会函附录二  国父游普陀山述异附录三  自由之先路第一编  史事  第一章  马克斯及社会主义  第二章  巴枯宁及无政府主义附录四  家父谢公鸿焘、家母马夫人秋仪革命事略附录五  党国元勋邓孟硕博士附录六  邓家彦与中华民报附录七  邓孟老的同志爱和读书精神后记

章节摘录

  吴佩孚失败后其遭际颇狼狈。大军二十万溃败之余仅剩残卒一万许,随之趁舰浮海南下。抵山东烟台,为鲁督郑士琦所拒,未得登陆。不得已乃绕道吴淞口,人长江,溯江而上,沿途地方首长多神情落寞唯恐受吴之牵累。南京齐燮元能登舰慰问,已极难得。吴原冀在汉口,组护宪军,图东山再起,而鄂督萧耀南与汉口地方绅商均表反对。不得已而走鸡公山,又受各方逼迫,不能久居,十三年十二月杪离去时铁路又为拆断,种种难堪与开封、洛阳时之风云得意,诚有天壤之别。吴佩孚终于车抵广水时,经人疏通,始抵汉口,萧耀南劝其入驻法租界,吴拒之,乃趁舰赴黄州。未几,段祺瑞复命海军第二舰队来捕,吴得杜锡硅之报告,先期乘舰溯江而上,经武汉直驶岳州。此时仅小舰两艘,一名决川,一名溶蜀。亲随多叛离,船上所需米煤给养亦煞费张罗。赵恒惕闻吴抵岳州后即表示愿任保护,供应给养,并遣余登舰慰问。时在十四年二月,吴佩孚驻此凡半年,始终居舰上。未尝登岸。余往慰问时,见吴佩孚神色自若,毫无颓丧之态,此亦常人所不能及之处。余盘桓数日,方辞别。归途曾登洞庭湖君山一游,偿数年来之宿愿也。君山景色宜人,又有彭玉麟之遗迹可瞻仰。吴佩孚此次落魄南奔,能通电欢迎,颐任保护者仅川、’湘两省而已。两省以倡联省自治,稍具自卫之力量,故得不必事事窥伺北京之动静,否则,亦不敢收容吴氏。如此局面,固非吴佩孚反对压迫联治运动之日所能预料者也。世局之变幻有如此者。  直系鼎盛时期,反对势力之奉天张作霖、广东孙中山与浙江(皖系)卢永祥颇相结托,曾有“三角同盟”之谣传。其内中默契如何,虽非局外人所能揣测,但直系失败后北京政局之变化中则不无蛛丝马迹可寻。黄郛摄阁未一月,即为皖系所取代,段祺瑞自津人京,号日执政。段氏出山,乃得力于张作霖之坚邀,段氏执政内阁邀孙中山一系之杨庶堪(沧白)出任农商总长。未几,孙中山本人且应段之邀亲自北上。  段祺瑞接受执政名义,而未任总统实为明智之举。盖国会贿选以后声誉扫地,段欲建立新法统,则总统犹为旧国会之产物,唯执政之地位可不受旧法统之限制。善后会议乃段氏谋建造新法统之努力。其努力虽无何可观之成绩,但其见解之卓越则不可抹煞。  孙中山虽应邀北上,然其见解与段祺瑞未尽一致。段祺瑞积极筹开善后会议,而孙中山于北上时即以召开国民会议,废除不平等条约为号召。段氏则主张先行召开善后会议,由与会人士商讨决定国民会议之是否召开。孙氏复主张国民会议,与会分子包括农工商学各界代表,皖段与奉张均表反对。双方之意见既如此相左。而段、孙两人左右随从之中,亦不乏阻挠煽构于其间者,因此段、孙始终未见面。许世英原为负责邀孙北上者,此时又奉命筹办善后会议,故其处境最感为难。  孙中山抵京后病势日趋严重,余尝代表湖南赵恒惕赴铁狮子胡同孙氏行辕问疾。未几,中山即谢世。祭吊出殡之日,盛况空前,此种场面为北京所罕见。当时经过,各种记录多已备载。惟若干小节,顿饶趣味,而或为时人所忽略或隐讳者,可稍予追述。一为中山之灵柩,乃苏联政府所赠送之玻璃棺材,可以透视,此在中国为空前者。而由他国政府致送棺材亦属罕闻,当时正值国民党联俄容共时期,俄共此举之用心与影响均可想见。二为移灵碧云寺,此寺原为魏忠贤之生祠。因此章太炎乃有传诵一时之讽刺性挽联。三为移灵时,由党人抬中山棺柩,此举亦可称空前。犹忆汪精卫为第一人,其余尚有石瑛、居正等,共计十六人,轮流抬棺自铁狮子胡同行辕步行至中央公园开吊场所。抬棺人员之选择自有政治意味,因此据闻事先党人之中且起争执。四为孙科之毫无戚容,当移灵赴西山碧云寺时,执拂者近千人,均步行出西直门,然后登车,如山西商震(启予),李鸿文等且来送葬,咸衣长袍马褂着布鞋步行送葬,独孙科一人坐汽车中,西装革履而毫无哀戚之神气。五为段祺瑞之托称足疾,未往致祭,未免礼貌欠缺。

编辑推荐

  《锺伯毅口述自传》叙述了洪宪帝制、南北对峙、护法战争、联省自治、革命军北伐、抗战及抗战胜利后各个时期的政局,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国民党史以及民国时期湖南地方史、中国教育史等方面难得的第一手资料。《邓家彦口述自传》用大量篇幅追述了邓家彦与孙中山、胡汉民、马君武、苏曼殊、章太炎、陈独秀、徐崇智、陈炯明、朱执信、谢无量、柳亚子、黄克强、李济琛等人的来往经过,读来声情并茂。邓家彦夫人谢兰馨女士也参与口述,提供了有关宋庆龄、张溥泉夫妇等人的第一手资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钟伯毅、邓家彦口述自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书应该是库存一阵了的,印刷还可以,内容多是文言文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