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读点社会心理学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Tag标签:无  

前言

此为小书,故有小序。    这是一本从日常生活的做事出发来讲述社会心理学的一本小书,力图在轻松、感性的氛围中让读者学到社会心理学的一些知识。她十分适合在劳累了一周之后的闲暇阅读,或月白风清,或阴雨连绵,宅居终日,慵懒床头,斜倚沙发,均可读读。抽点空闲,享受闲暇,在随意和适度紧张中学点儿知识,两三天就可读完,是编纂和写作的初衷,所以取名为《周末读点社会心理学》。    既是一门学科,社会心理学无疑是有自己的概念范畴和学理体系的,但是,这种学理不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而是注重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挖掘、提炼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因为,本学科许多有价值的“学理”往往潜藏在日常生活之中。借用本尼迪克特的话来说,一个没有受过类似学术训练的人,“往往会忽视许多日常生活的细节甚至人们对琐事的固有看法,这主要是因为他把太多事情都视为理所当然。……人们只有高度重视一个民族中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琐事,才能充分理解人类学家提出的理论前提的重大意义:不论是最原始部落还是最先进的开化民族,普通老百姓个人的处事方式都是从日常生活中学来的。不论他们的行为是如何怪异、思想是如何的偏激,个人的感觉和思维方式往往总是与个人的经历有关的。”    在此,所谓“日常琐事”,所谓“个人处事方式”,所谓“个人的感觉”,都是在强调日常生活的背后隐藏着更为深刻的东西,善于观察生活细节和琐事,从中找出事物间的联系,是一种观察生活的视角,可概括为“日常生活学理化,学理日常生活化”,即在表面的日常生活细节和较深刻隐蔽的学理之间达到一种互融、互动,并将其作为指导思考和写作本书的一种方法。换言之,眼前这部小书,实际上就是这种想法的一种具体实践。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认为,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具有人类行为因果联系的解释,在其所关心的问题背后,都有或深或浅的心理学原因,从这种意义上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朴素的心理学家(nativepsychologist)。例如“丢车”是遍及中国南北的社会景观,有人丢了,泰然处之,有人丢了,痛心疾首,欲说还休——这一日常生活细节是不是也含有什么“学理”成分呢?按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威廉姆·詹姆斯的说法,人的自我可区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而物质自我又可延伸到我们的躯体之外,形成“所有物自我”。有一种说法认为,躯体之外的事物都属于“身外之物”。表面上看,这样不差,但若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观察,由于有些“身外之物”已经成为我们心理感知的对象和构成部分,所以,实际上,凡带有我们心理烙印的“身外之物”都具有“身内之物”的意义。书中提到的那篇语调沉痛、一唱三叹的《我的车子丢了》,即可作如是观。其他如《第三次机会与“去个性化”》、《“剩男”、“剩女”与三分之一效应》、《“不抱不哭的孩子”与奥巴马新政》等篇,也都带有这种特征——社会心理学的学理并不神秘,它们就隐藏在一个个我们习以为常、以至于视而不见的生活细节和事件之中。    所以,本书的另一个目的也就呼之欲出了——在读书的时候学到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这种方法就是:“日常生活学理化,学理日常生活化”,对于从事新闻、传播、社会学研究的读者尤其如此,因为他们终日要和“日常生活”打交道。如果真能从这本小书中悟出“日常生活”和“学理”的联系,岂不是又多了一种看问题的视角?若真能如此,作为作者,则深感欣慰。    是为小序。

作者简介

刘畅,祖籍山东烟台,生于辽宁沈阳。20世纪70年代先赴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务农,后在天津大潜油田炼油厂务工。1977年恢复高考,始接受系统教育。先后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和南开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相继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传播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兴趣为当代新闻传播理论、新媒体与社会转型及中国古代文学及政治思想史研究。有专著《心君同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种原型范畴分析》《史料还原与思辨索原》《宋代文学思想史》,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南开学报》《社会科学战线》《当代传播》等发表专业论文70余篇。另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华读书报》《读书》《书屋》《散文》《今晚报》等发表随笔、评论、散文、杂文300余篇。1993年,赴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访问进修;2004年,应英国爱丁堡大学苏格兰汉学研究中心之邀,进行学术访问;2009年,应美国迈阿密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之邀,前往调研访问。2010年至2011年,在韩国水原大学中文系任教一年。

书籍目录

第一章自我意识 一、自我:社会心理学的起点 二、庄生化蝶:主我、客我舞蹁跹 三、“丢车咏叹调”与所有物自我 四、“镜子先生”,“镜中我”及其他 五、何以解忧:分解与递减 六、上大学:寻找自我的“另一半” 第二章社会比较 七、社会比较:“脏先生”与“净先生” 八、社会比较:从芭比娃娃的“遭遇”谈起 九、真实比较与虚拟比较 十、虚拟比较与主观幸福感 十一、反事实思维与虚拟比较 第三章人际吸引与社会交际 十二、“不抱不哭的孩子”与奥巴马新政 十三、有奖让座现象与过度理由效应 十四、“同志仍需努力”与“心理闭合” 十五、“超女现象”与同辈群体效应 第四章从众、服从与依从 十六、“沉默的螺旋”与从众 十七、“指鹿为马”与服从 十八、“低球技术”与依从 十九、空间环境条件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第五章社会影响 二十、“人来疯”与他人在场 二一、“他人在场”与“符号在场” 二二、“职业枯竭”者遭遇“单面人” 二三、“剩男”、“剩女”与三分之一效应 第六章群体行为的逻辑 二四、“三个和尚”与集体行动的逻辑 二五、第三次机会与“去个性化” 二六、去个性化与集群行为 二七、一美元竞拍与集体陷阱 二八、近在咫尺的“哈定悲剧” 第七章民族心理 二九、“春晚情结悖论”与“想象的共同体” ——民族心理的视角 三十、后小泉时代的“耻感文化” ——民族文化心理的视角 三一、“慰安妇”问题与认知失调 三二、罪感文化——“剥洋葱”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一、自我:社会心理学的起点 希腊古城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上刻有七句名言,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一句就是:“人啊,认识你自己。”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核心命题;文艺复兴时代法国思想家蒙田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以上中西先哲所涉及的实际上是自我意识问题;而自我问题,则是社会心理学的起点。 人,是地球上唯一能够意识到并说出“我”的高级生命;自我意识,是人所特有的意识。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盖洛普(Gallup)曾对在社会隔绝状态下喂养的黑猩猩和在大量社会交往中成长的黑猩猩,做过一项有趣的认识自我的实验。他先麻醉这些黑猩猩,然后在它们的一只耳朵和眉毛上涂上鲜明的红色。同样对着镜子,在隔绝状态下喂养的黑猩猩没有一只表现出察觉到有异于原先的自我影像的迹象;而在社会交往状态下喂养的黑猩猩则不一样,明显表现出察觉到不同于原先的自我影像的许多迹象,它们不断地在镜子前摸自己的红色耳朵和眉毛。这一研究显示出黑猩猩已经具有类似人类的自我感觉,社会交往是这种自我感觉发展的催化剂。自盖洛普之后,这种方式反复地运用于对婴儿的研究。研究者们在婴儿不知觉的情况下在他们的脸上做一个记号,例如在鼻子上涂上红色,然后让他们照镜子,结果表明,婴儿通过镜像而感觉到自我,约在半岁至一岁间形成。在此阶段之前,婴儿无法认同镜中的影像就是他(她)自己,也不能分辨主体与客体、虚像与现实。例如当他碰哭另一个婴儿时,自己也会不由自主地啼哭起来,并不知他自己是肇事者(主体)而非受害者(客体)。 据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婴幼儿早期自我意识的发生及形成主要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物一我知觉分化。在这一阶段中,最初出现的是物一我感觉分化,也就是能够把自己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初生的婴儿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存在,他(她)吮吸自己手指、触摸自己身体部位时就像吮吸、触摸别的东西一样。当婴儿能够感觉到这两者的区别时,就出现了物和我的感觉分化。此时,可以说是婴儿出现了主体(自我)感觉。到1岁末时,幼儿开始能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别开来,在感觉上对自己的动作与动作的对象或结果产生了分化。例如,踢球,球在移动;拉动床单,床单挪位,床单上的物品也会移动……这是在物一我感觉分化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动作和与动作相联系的外物的分化知觉。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幼儿开始能将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出现最初的随意性动作。幼儿开始知觉到他所做的动作是自己发动的,自己是活动的主体。这标志着儿童出现了最初的自我主体意识。

后记

小书虽薄,但从构思到完稿,再到杀青、付梓、问世,一系列过程堪称不易。    朦胧的念头始于2004年,其时,笔者面临学术“转型”,开始初次接触并讲授社会心理学。讲授时发现,为了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从身边日常的新闻和故事人手,经常穿插一些小故事和个人体验,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于是备课之前,就注意搜集这类与社会心理学相关的新闻、故事和体验;备课之后,就结合教科书的相关章节,把这类小故事和体验整理记录下来,一来辅助教学,二来形成一种风格统一的文章。应了那句话,心想事成,不知不觉中,就不断写成了一篇篇以讲故事的方式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小文章,不断在《今晚报》《书屋》等报刊上发表;继而,又就有了“何不写一本书”的想法。    有了“写书”的想法,就注意观察,概括而言,平时值得注意“观察”的事物约有三类:    一是个人的自我日常生活体验,社会心理学始于自我,始于研究个体社会心理与行为,而我们每天日常生活的出发点也是自我,读懂自我,注意搜集自我意识、自卑、自尊的点滴体验,是理解这门学科的出发点。日常生活中,求人,莫如求己;写作构思时,读人,不如阅读自己,学习社会心理学也是如此,首先要“阅读”自我,读懂自我。实际上,只要熟悉社会心理学史,就会知道弗洛伊德、荣格、弗洛姆等心理学大师都是从探索自我内心奥秘而开始其艰辛而灿烂的研究历程的。    二是他人的心理与行为,我们每天都要和别人打交道,于是要产生大量的心理与行为,我们见到一个人,就要形成对他(她)的印象,这是普遍的、带有规律性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而最初印象的形成将具有决定性,即所谓“第一印象”;而在第一印象中,对方某一突出的优点又会左右着我们对他(她)的评价,由一个优点联想到另一个优点,像晕轮一样扩散,即所谓“晕轮效应”……而这些心理现象,就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日常生活中,对其注意观察,总有收获。    三是报刊新闻的相关文章,报纸、杂志、电视、网络信息,不仅提供大量的社会新闻信息,还携带着大量的社会心理学的信息。从学科角度看,这种信息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是它们是作者真实生活感受的最直接反映,不是专门为了社会心理学而准备的,因而具有更大的真实性;二是它们尚未经过任何学术和学者的加工,天然纯朴;三是它们直接来自日常生活,十分符合社会心理学“日常生活学理化,学理日常生活化”的本质特征。例如本书中的《第三次机会与“去个性化”》,就是以《今晚报》文章所讲的故事出发,联系到群体心理的一个重要概念“去个性化”的。这类文章直接来自流动变化的日常生活,十分活跃,是社会心理学的天然的依托和载体。    2007年左右,本书结构初具,模样初成。后因诸事蹉跎,一拖再拖。其中原因之一是本书的“定性”。找了一些出版社,想走社会书的途径,但几家编辑看过后,都一致认为这是一本学理性较强的书,应该按照学术书来处理,或可申请某种社科资金的资助来出版。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周末读点……”的点子和建议,从中抽取了部分篇章,形成这本《周末读点社会心理学》的规模,并和其他同类丛书一起,构成《周末读点……》系列丛书,希望她能滋润一下我们读者的生活,并提供点滴思维方式的营养。    是为后记。

编辑推荐

《周末读点社会心理学》是一本从日常生活的做事出发来讲述社会心理学的一本小书,力图在轻松、感性的氛围中让读者学到社会心理学的一些知识。她十分适合在劳累了一周之后的闲暇阅读,或月白风清,或阴雨连绵,宅居终日,慵懒床头,斜倚沙发,均可读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