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骆子石,任秋君 等编著 页数:194
内容概要
走进技工院校,学生开始需要建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项目化教程》以项目教学的方式,针对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引导技工院校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做好职业生涯准备、树立科学的就业观,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着眼点设计内容。《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项目化教程》共分六个项目,包括激发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职业生涯的准备、求职的方法与技巧、自主创业、就业权益保护。书中各项目又包括具体的工作任务,体例新颖,针对性强,可读性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项目化教程》既可作为技工院校、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广大从事就业指导的高校工作者参考。为了方便老师教学及学生自学,《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项目化教程》配有多媒体课件,欢迎读者来函来电索取。
书籍目录
项目一 激发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工作任务一技工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工作任务二职业生涯规划认知
项目二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工作任务一自我探索
工作任务二确定职业生涯目标
工作任务三实施与修正职业生涯规划
项目三 职业生涯的准备
工作任务一明确技工院校培养目标、专业要求及课程设置
工作任务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工作任务三可迁移能力的准备
工作任务四职业心理素质培养
项目四 求职的方法与技巧
工作任务一收集并利用就业信息
工作任务二制作个人简历
工作任务三笔试
工作任务四面试
项目五 自主创业
工作任务一明确创业程序
工作任务二撰写创业计划提纲
项目六 就业权益保护
工作任务一签订有效的劳动合同
工作任务二就业陷阱及权益保护
章节摘录
刚进昭和公司,陈三才被分配在后勤部门,三个月后,他被调人生产车间。起初,陈三才对这些进口设备一点也不熟悉,在生产线上他就像木偶一样被同事们呼来喊去。他心想这可不行,得尽快熟悉这些设备的机械构造和操作流程。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陈三才通过仔细观察同事们的操作技巧,认真揣摩师傅讲解的机械原理,哪怕一个极小的细节,他都不放过。工夫不负有心人,不久,他就可以单独操作这些设备了。短时间内就能像熟手一样参加生产,给了陈三才很大的鼓励和信心,他开始对这些机械设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一次,一台正在运转的机器突然停止了工作,机修工查了半天找不着原因,由于是刚刚投入使用的进口设备,班组还没有人拆过这种设备呢。正当大家面面相觑之际,陈三才却自告奋勇地说让他来试试。 才来几个月的小师弟要攻维修难关,大家虽然钦佩他的勇气,却难免对他的能力产生怀疑。陈三才偏有一股犟劲,他笑着对班长说:“让我试一试,兴许能修好呢。”在没人敢动手的窘况下,班长只好让他去碰碰运气。陈三才与另一个自愿留下来当帮手的同事一道拆开了这台机械,经过一番检测,原来是主轴上的两块叶片脱位,造成机器不能正常运转。找到了故障的原因,修复起来就不困难。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修,脱位的叶片终于被固定好了。当陈三才兴奋地直起腰长吁一口气时,他突然发现由于拆开机器时,没有给卸下来的零件按顺序编号,再装回去将十分麻烦。抬腕一看手表,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怎么办?陈三才咬咬牙说:“机器都拆开了总要装回去呀。”“都是为公司做事,你那么敬业,我怎么好意思打退堂鼓呢?”同事也不退缩。于是,二人把拆下来的零件重新分类,反复地装来卸去,一直到准确无误地装好时,东方早已露出了鱼肚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初战告捷,陈三才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修理和技术革新更是有了兴趣。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陈三才白天向师傅讨教机械维修的技术,经常参加一些技术改革的讨论,晚上还得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翻阅各种机械工具书,记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陈三才的技术水平日渐精湛,技术革新成果也不时出现。1997年6月,陈三才经过反复试验,利用导向套取出某工件底筒的夹具,降低了B/C的不良损耗费。这项革新技术在公司各车间推广后,不到5年的时间内,就为公司节约原材料达300万元以上。1998年,这项发明成果获得了在日本举行的“世界第十四届QC成果发布会”优秀奖和广州青“五小”科技竞赛活动三等奖。 1997年9月,昭和公司从日本引进了一台先进的数控加工中心。但由谁来操作这台设备,却颇费苦心,公司有关部门领导首先想到了陈三才。几经斟酌后,派陈三才来学习使用这台加工中心。乍一面对这台高科技设备,陈三才既惊叹它的神奇,又害怕驾驭不住它。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他离开了原先熟悉的工作岗位,成了公司请来的一名日本专家的徒弟。 公司的目的是让日本专家教会陈三才后,由他来管理和操作加工中心。领导的信任和对高科技知识的渴求,开始了他的另一种生活,促使他下定了尽快学会使用数控加工中心技术的决心。此后,陈三才与日本专家几乎天天泡在工作室,有时连休息也不例外,日本专家耐心地讲,他细心地记,遇到听不明白的地方,他便要求翻译多译几遍,直到完全把内容消化为止。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