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上海交大 作者:李研 编 页数:134
前言
进入21世纪,我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课程变革,语文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单纯的课本,而是多元的、立体的、生态的文化课程。和着新课改的步点,我们跨进了一个全新的阅读时代。时文走进了语文学习的课堂,阅读经典成为一种时尚。但一个新的问题也相随而生,在浩如烟海的古今名作中,究竟什么样的文章适合中学生阅读,怎样读才能产生最佳效果呢? 一批语文教育专家和课改先行者对此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先后推出诸如《语文自读课本》、《中学生文化读本》、《新语文读本》、《快乐语文读本》、《青春读本》在内的大批教学辅助读物,与此同时,《读者文摘》、《特别关注》、《时文选萃》、《智慧背囊》一类以中学生为主要阅读对象的选刊也应运而生。这些创举弥补了教材选文的不足和体例的僵化,对于拓展语文课堂的时空,优化母语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然而,这些读物虽然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阅读材料,增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但也暴露出开放度太大、训练量太小、针对性不强、费时多、见效慢的弊端,经过一阵火热之后,日渐被入冷落。尤其是当人们逐渐发现新课改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分数来评定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能力,强化训练仍然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时,各种以习题为主要形式的教辅资料死灰复燃,一本数册,一编多轮,铺天盖地,几乎无所不用其极,刚刚有所转机的语文教学又重新陷入机械繁琐、没有灵魂的训练怪圈。这些做法不仅加重了学生的经济和学业负担,而且扼杀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消磨了学生长期语文学习形成的那么一点有限的阅读能力。能不能找到一种办法,既满足学生文化阅读的需求,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文化内涵,又兼顾阅读能力的规范化训练,引导学生精细化阅读呢?我们在对现阶段语文教学的知识能力目标和人文教育目标进行认真梳理和仔细甄别的基础上,组织一批课改优秀教师和命题专家,以阅读教学与考试能力培养为研究课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实验,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编写了这套丛书——《经典阅读300题》。 丛书集经典阅读与能力训练为一体,以期让学生在阅读经典、训练答题中既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提升人文精神,又能有效地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阅读能力。因此,我们对选文进行了严格的挑选,以名家名篇为主,兼收新近发表的优秀文学作品,所选文章都有较大的阅读价值,体现经典性,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我们还注意了选文的可读性,力求能够调起学生的“口味”,所选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我们对阅读练习更是综合各地高考和中考的命题特点,精心打造,体现文化学习和阅读能力培养的宗旨,按照阅读能力培养的层级和思维训练的要求设题,尽量做到体现多样性和规范化,以满足阅读练习之需。
内容概要
本书按照经典叙事、经典抒情、经典议论、经典说明四大类别,精选60个经典现代文段(篇),共设置300道高考训练题。所选阅读文段行文规范典雅,意境和谐优美,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每个阅读文段之前设置“阅读提示”,提供作者简介及文章要义,文后设置难易结合的题目,并配有答案解析。本书体例简单,便于操作,既有“习得”之利,又有“学得”之便,是广大师生的益友良师。
书籍目录
经典叙事篇 忆卢沟桥 钓台的春昼 冬天 废园外 问竹 一方阳光 春节的祝愿 白天鹅的记忆 细细的潮音 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午夜的鞍子 下辈子的职业 从沙龙到小屋 我对黑暗的柔情 在安静中盛享人生的清凉经典抒情篇 大明湖之春 街 山屋 地图 追悼志摩 读沧海 黑土地 听松 山峦 天地苍茫一根骨 大地上的事情 倾听那涛声 狗这一辈子 草堂情思 雪 经典议论篇 悲剧的与幽默的人生态度 读书的意义 汉字的技术性和艺术性 一片树叶 守望的角度 夜色中回家的秘曲 大树和我们的生活 人间鲁迅 建筑的阅读 阅读是一种孤独 文学不应该丢失“大道” 工作与人生 云在青天水在瓶 渴望苦难 我丢失的《拿破仑传》经典说明篇 中国古代在气象学上的成就 鸟 书 巷 光之色 淡之美 故乡月 清塘荷韵 诗人与酒 素书之美 风库安西 废墟的辉煌 秦腔 夜石林 一墨乌镇参考答案
章节摘录
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的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 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编辑推荐
读交大之星,圆名校之梦。 新华传媒重点推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