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媛 页数:169
Tag标签:无
前言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这是晚唐词人韦庄(836~910年)的《菩萨蛮》,词中用优美动人的笔调,描绘出江南美景,充满着人情味。他是西安人,后来由于战乱来到江南,受到这里风土人情的感染,甚至说出“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之语,可见江南一地,真乃人杰地灵了。 刘杰诸君所著的这套江南建筑文化丛书,为我们展现了这种美的场景。这套丛书,好就好在它“不似学术,胜似学术”。它看来写的都是建筑,但更确切地说是建筑文化,无论是林峰君的《江南水乡》,丁俊清君的《江南民居》,王媛君的《江南禅寺》,刘杰君的《江南木构》,盛耕君的《江南园林意境》以及张亚祥君的《江南文庙》等,都全面而精彩地表述了江南建筑文化。贵在文化,把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来看待,这就是这套丛书之至要者。
内容概要
禅寺建筑是我国古建筑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筑选址、建筑布局、建筑作法和建筑装饰上均带有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深刻烙印。除此之外,禅寺作为禅僧的修行以及佛教信众的礼敬场所,建筑配置和建筑内部相关像设、器具的摆放均有历史的成法和含义。本书作者尝试把建筑、宗教、文化三方面结合起来,把禅寺的存在与特点放在禅宗的历史发展脉络之中,再通过对建筑、法器等相关内容的详细解说呈现出禅寺建筑和文化的整体面貌。 本书第一部分以禅宗祖师为线索追索了江南禅寺祖庭的方位和历史,把建筑与人物相融合。第二部分通过对南宋时期江南禅寺鼎盛的代表“五山十刹”的逐一探访和分析,揭示禅寺的兴衰中所蕴涵的“成败坏空”思想和社会历史大背景的影响。第三部分用比较专业的眼光分析了作为中国古代木构体系代表的禅寺建筑的结构、构造、室内装饰等特点。第四部分是有关禅寺的用具、仪式等,强调禅寺中僧人生活与信众活动中富含传统宗教文化传承的一面。最后回到禅寺环境与自然的关系,分析中国古代自然观对禅寺选址、营建和造园的影响。 本书可供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旅游爱好者、中国古建筑爱好者以及佛教建筑设计者阅读。
作者简介
王媛,女,1972年生,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出版专著《汉唐佛教建筑发展之研究》台湾佛光山出版社2003;译著《中华科学文明史》简缩本第五卷2003;在《同济大学学报》、《华中建筑》、《中外建筑》等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十数篇。
书籍目录
序编纂“江南建筑文化丛书”的缘起引言一、禅寺·历史 1.江南 2.前史 3.祖师 4.黄梅 5.曹溪 6.牛头宗 7.青原 8.二大士 9.百丈二、禅寺·五山 1.五山 2.径山寺·十方住持制 3.灵隐寺·殿堂 4.天童寺·默照禅 5.净慈寺·高僧 6.阿育王寺·育王塔 7.五山·环境与布局三、禅寺·建筑 1.佛像居所 2.装饰 3.构件 4.江南木构四、禅寺·文化 1.法器·钟鼓与宗板 2.古木 3.净土 4.戒与律 5.茶道五、禅寺·自然 1.自然 2.选址 3.意境 4.园林 5.农禅参考文献索引
章节摘录
佛教的传播在吴地较为广泛和深入,应该与吴国地处东南沿海的地理位置有关。一般认为,佛教传人中国,是经由西域先进入北方,再传播到南方。其实在东汉晚期,经交趾(今越南河内地区)的南海之路就已经成为中印交通的正式通道,来自印度和其他西域国家的僧人,可以通过海路来到东吴,使这一地区的民间较多地接触到佛教思想①。江南的河流水系非常丰富,在古代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情况下,这是非常重要的交通优势。由于利用水路可以使人员和物资较为方便地流通,使得江南地区的文化相对开放,比较容易接触外来的文化并在改造的基础上加以吸收。东吴时期佛教的传播为以后江南地区佛教的持续兴盛打下了基础。 公元265年,司马炎篡魏称晋,随后统一全国。八王之乱爆发后,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晋室南迁建邺,与北方十六国隔江而治。这一时期佛教在两地均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在佛教教理上却发生了明显的分化。北方的文化继承了汉朝的阴阳、谶纬等神秘内容,佛理上注重通过修行、坐禅、造像获得功德;南方文化更注重精神的层面,佛理注重探讨抽象的佛学概念,相比北方的文化和佛学思想比较先进。那时在东晋的知识分子中间流行清谈玄学,热衷探讨抽象的哲理,而佛教中大乘空宗“般若”学说讲空无、谈寂寥,正契合了士大夫们探询玄理的潮流,于是佛经成为东晋士大夫们热衷的话题。有些僧侣对老庄哲学也有深入的研究,经常与士大夫们切磋感想和见解,成为士大夫们欣赏和乐于交往的对象,东晋的佛教便在这种情形下,日益深入人心,在社会活动以及人们的文化思想中确立了地位。而这一时期的佛学与老庄哲学的融合,遥遥地为中国化的禅宗的出现打下了伏笔。 ……
编辑推荐
《江南禅寺》可供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旅游爱好者、中国古建筑爱好者以及佛教建筑设计者阅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