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杨颉 页数:211
前言
伴随着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深刻的社会变革,20世纪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高等教育走出了“象牙塔”,与社会经济发展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大学的职能也在不断完善,从单一的教学演变为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职能,把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统一起来。高等教育逐步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对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1世纪是知识资本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世界范围的经济、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对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谁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中居于领先位置,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有了飞速的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空前扩大,教育资源需求总量不断上升。但高等教育投资增长缓慢,需求与供给、数量发展与质量提高之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占世界在校生人数一半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实力薄弱,教育投入不足,因此与发达国家在资源投入上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怎样建立一个体制、结构更加合理,水平、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高等教育,是世界各国政府和教育界共同关心的话题。 世界大国的崛起总是伴随着教育的深刻变革和跨越式发展。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变成人力资源强国,是增强综合国力、实现和平崛起的重要途径,也是基于我国国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从战略高度把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高等教育在规模和形态布局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是世界之最,并进入了“大众化”时期。然而,我国离高等教育强国还有较大的差距。
内容概要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借鉴与启示》试图总结出通识教育的课程模式,分别从理念层面和组织结构层面进行一定的分析和归纳,对通识中心模式、专业中心模式、中间型模式,以及叠加型课程结构模式、补丁型课程结构模式等进行了优缺点以及基础条件的评判。用多视角对通识教育课程理论进行分析和归纳。《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借鉴与启示》可作为大学教育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作者简介
杨颉,江苏南京人,副教授。1972年6月生于上海,200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比较教育学专业,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规划发展处副处长,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研究生教育、通识教育课程、日本高等教育等。迄今主编出版著作一部,参编著作4部,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各类课题近20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通识教育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运动的尝试 第三节 通识教育课程理论基础 第四节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模式 第二章 日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新制大学的成立与通识教育理念的引进 第二节 复兴期工业化的要求与通识教育课程改革 第三节 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与通识教育课程改革 第四节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与通识教育课程改革 第三章 日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 第一节 在摇摆中逐渐确立的通识教育目的 第二节 由对抗走向融合——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 第三节 从学部教育走向学士教育 第四章 日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组织模式考察 第一节 日本大学教育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大学教育课程的理念模式 第三节 通识教育课程的结构模式 第四节 日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模式的创新和尝试 第五章 日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日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日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文化基础 第三节 日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社会基础 第六章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 第二节 我国大学教育课程现状考察 第三节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探索与实践 第四节 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应注意的四大误区 第五节 对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文献资料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运动的尝试 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起源于美国,1829年博德学院帕卡德教授在“The Substance of Two Reports of the Facu1ty of Amherst Co11ege to the Board of Trustees”中第一次将通识教育和大学教育联系到一起。19世纪末以来,美国发起过多次通识教育课程运动,积极地以课程开发的形式来实践通识教育理念,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这些课程模式不仅对美国,而且对全世界的大学课程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第一次通识教育课程运动 现代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真正兴起却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19世纪末,美国高校在不同程度上几乎全部实行自由选修制。自由选修制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应用性人才,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限制和管理,产生了许多弊端;课程之间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课程体系支离破碎,使学生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更为严重的是,在功利主义影响下,学生过多地选修某一专业领域的课程,造成了过度专业化。 为了纠正自由选修制的弊端,1909年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洛厄尔开始推行“集中与分配制”。“集中”是指要求学生学习6门本系的专业课;“分配”是要求学生学习自然、人文、社科等领域的课程,即通识教育课程。在哈佛大学的影响下,许多大学都采取这种方式来纠正自由选修制带来的褊狭。通识教育课程兴起的另一个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处于“文化荒漠”中。为了弥补学生在文化上的无知,一些大学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以重建文化认同。1919年哥伦比亚大学开设“现代文明导论课程”——战争与和平问题(War and Peace Issues),由历史、经济、哲学等系教师负责讲授,这是因为该校教授认为,该校新生缺乏文化和理智背景来对一战提出政治和思想做出理性的反应。
编辑推荐
通识教育是一种使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广博的、普遍意义的了解,形成内心统一的认识观和世界观,并通过理性和感性均衡发展,使之形成完善的人格,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解决问题能力、生活态度、道德和政治修养等广泛的教养要求的具体教育形式。它不仅仅是一种观念和理念,而是和具体的教育形式相统一的产物。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