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1-7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田新民 汪歙萍 页数:324 字数:299000
前言
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高速发展而又绚烂多彩的世界。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世界和中国都在渴望着人才的涌现。作为我国人力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后备力量,大学毕业生被国家和社会给予了厚望。当朝气蓬勃的年轻大学生带着激情和梦想准备走向社会时,我们应该如何提供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尽快地在纷繁复杂的职业大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呢?在这一理念的驱动下,在沪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协作组、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上海市行为科学学会和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职业发展中心共同规划组织编写了《职业发展与设计》丛书,并于2001年成功出版该丛书的首卷本《择业与就业》,并在2004年出版第二版。该书内容点面结合、信息量大、操作性强,自出版以来,在大学生中引起较大反响,并被一些高校指定为毕业生就业指导专用教材。四年以来,编委会成员按照该书的思路,一方面通过出国交流访问,了解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著名高校在职业发展领域长期积累的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在自身的教学、工作和实践中,不断了解学生情况,搜集真实的学生案例,紧密联系市场动态,积极探索职业指导新方式,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形成该丛书的第三本——即以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发展为主旨,体现创新创业导向。本书立足于国际化竞争背景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动态就业”模式,以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模式的选择为切入点,通过对当前就业形势和“动态就业率”数据的分析与解读,应用前沿的心理学和职业发展理论,从科学辩证的角度,全面、细致地阐述了当前高校学生在信息收集、求职技巧、就业心态、深造和创业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内容概要
本书是由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组织编写的《职业发展与设计丛书》的首卷本。该书以心理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法律为理论基石,探讨了就业领域的科学性和实践性,阐述了21世纪的就业背景、知识经济对就来形势的冲击以及热门行业的分析,并以上为基础,结合用人单位招募甄选过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给出了大量的自我测试方法,包括能力测试、人格测试、智力测试、情商测试等,便于就业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把握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书中还包括大量的就业信息以及收集方法和应聘技巧,并就角色转换及适应工作环境等问题进行了指导。 本书适合广大就业学生及其就业指导工作者,既可作管理学院教材,又可作毕业生就业指导用书。
作者简介
田新民,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管理学博士。上海市行为科学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中国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全球劳动力管理学会(Kronos Workforce Institute)特聘顾问。上海市企业联合会民主管理专业委员会顾问:政协上海市民族宗教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长宁区政协常委,上海市少数民族联合会常务理事;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企业咨询顾问:Cotner Office特邀撰稿人等。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应用心理学及领导力等领域的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多项教育部资助课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重大项目,并多次负责政府、企业及公共行政部门委托的科研项目。获“中国人力资源教育精英奖”、“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为本科生、研究生及:MBA学生讲授《择业与就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理论与设计》等课程。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和内涵 第二节 知识经济的巨大变革 第三节 知识经济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第四节 大学生就业概况第二章 行业、职业与职位 第一节 行业、职业与职位的概念 第二节 当代热门行业分析第三章 职业选择 第一节 工作与人的互动、正视 第二节 用人单位的招聘、甄选和录用 第三节 常用招聘甄选方法第四章 择业中的自我认识 第一节 自我认识的概念 第二节 自我认识与择业决策 第三节 职业的自我规划与设计 第四节 实战演习第五章 就业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第一节 就业信息的概念 第二节 就业信息的收集 第三节 就业信息的处理第六章 就业应聘技巧 第一节 择业目标的确定 第二节 书面资料的准备 第三节 笔试成功的保证 第四节 面试成功的关键 第五节 实战演习第七章 我国劳动就业规模 第一节 就业法规与政策 第二节 就业协议 第三节 毕业生就业权益及其保护 第四节 平等就业第八章 就业上岗 第一节 走出校门 第二节 角色的转换 第三节 第一次走上工作岗位 第四节 新员工导向培训 第五节 重要的第一印象 第六节 就业指南 第七节 就业的再决策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附录二 上海高校学生就业协议书签证登记管理办法附录三 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申请进沪就业办法附录四 关于实施《上海市劳动合同规定》若干问题的通知附录五 上海市劳动合同规定附录六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附录七 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登记制度具体实施办法附录八 上海市及各区人才市场一览表附录九 上海市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一览表附录十 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附录十一 常用就业网址一览表
章节摘录
8.1.3 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大学生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对某种职业形成的于自己有用或无用,重要或不重要,是好或不好,是有利或无利等等的较稳定的评价,就构成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由于每个学生的要求不同,思想观念、生活阅历、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其择业价值取向也存在着差异。从大学生群体来讲,因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也会出现择业价值取向的不同。根据调查资料分析,当代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主要有四个特点:(1)在价值主体上个人取向增强。当代大学生在职业追求上更多地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很少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大学生个体更多地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很少考虑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结合,这是价值取向上的一种失衡,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2)在价值目标上注重经济价值。毕业生在择业时,把经济收入因素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对未来专业知识的发挥却看得较轻,甚至不顾,这反映出大学生在择业价值取向上首先追求经济利益。(3)在地域选择上,普遍向往经济发达地区。其普遍趋势是边远地区的学生向往内地,内地的向往沿海地区,农村的向往城市,中小城市的向往大城市,而不愿到边远贫困地区工作,加剧了艰苦贫困地区人才缺乏的状况。(4)在对行业的选择中,把经济利益、个人发展、社会地位等几个方面作为重要因素来考虑。尽管对行业选择上可能因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别,但总的标准大都是这样,这也是21世纪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最突出的特点。
编辑推荐
《择业与就业: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发展(第3版)》是职业发展与设计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