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仲林 编 页数:298
Tag标签:无
前言
刘仲林教授要我为他主编的《亲证中国哲学大智慧》一书写几句话,同时纪念张岱年先生百岁诞辰,不料“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院士亦于近日辞世,我很自然地把这三件事情联系在一起来思考,中心是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在举世国悼念钱老去世的这些日子里,人们谈论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中国今天的教育,能否再培养出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巨星?这恰恰也是钱老晚年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它已被人们称为震聋发馈的“钱学森之问”。 2005年7月29日,钱老对来看望他的温家宝总理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在此之前(同年3月29日),他曾就此问题有一次系统谈话,回顾自己上个世纪30年代去美国留学,在加州理工学院所受创新教育和创新学风的薰陶:“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在那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拔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们竞赛,才能跑在前沿。
内容概要
普通大众如何步入中国哲学的“众妙之门”,体会其间的大智大慧?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急功近利的炒作,走马观花的浏览,浅尝辄止的听闻,都不可能获得中国哲学的精髓。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的核心是“道”,“道”的核心是人生亲证。庄子说:“道,行之而成”,真正的“道"体现在实践中。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部关于“实践体验中国哲学”的特别报告。《亲证中国哲学大智慧》凝聚了主编8个春秋的倾心教学,3000多位学子的亲身体验,是“中国文化精髓大众化”实践探索的结晶。 本书分两部分,开篇和首章阐述了“道”与“智慧"的内涵、中国哲学传承与创新发展;其余为运动休闲、生活技艺、学习科研、创造创新、生命人生五章,选录了111位学子从各种生活视角实践悟道心得。 “道”是了解整个中国哲学大智慧的总门径,它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体会出来的。《亲证中国哲学大智慧》大量的实践案例,为初学读者提供了入门向导。当然,阅读《亲证中国哲学大智慧》,并不是悟道的完成,亲身实践,方是体道的开始。期待着各界读者把你们的实践心得和体验寄给我们,携手共修中华文化大学之道。
书籍目录
序篇首语 一、本书之缘起 二、话说“亲证” 三、智慧是什么 四、亲证大智慧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破与立 一、打破沙锅问到底 (一)博物馆中的碎片 (二)精神狂人的爆破 (三)经学大厦的废墟 二、树凋叶落露金风 (一)中国哲学全裸之谜 (二)最高追求悄然呈现 (三)揭开道的玄妙面纱 (四)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五)土拨鼠哪里去了?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从辩论向建设转向 (二)中国新哲学四要素 (三)由仁学向创学转化 (四)迈向新的天地 四、牧童获宝草丛中 (一)百姓是重要寻珠人 (二)圣人之道百姓之学 (三)道满天下普在民所第二章 感悟运动休闲之道 一、体会体育运动中的道 (一)滑雪、滑冰 (二)游泳 (三)小球运动 (四)大球运动 二、体会养生休闲中的道 (一)集邮 (二)旅游 (三)养生类 (四)太极拳 三、体验琴棋书画中的道 (一)音乐 (二)围棋 (三)书法 (四)绘画第三章 感悟生活之道 一、技海拾贝 (一)驾车技能 (二)饮食技能 二、情感集萃 (一)感悟亲情 (二)感悟爱情及其他 三、五彩缤纷 (一)独特视角 (二)独到的体会第四章 感悟学习之道 一、体验考学中的道 (一)穿越高考 (二)考研、考博之路 二、体验课程学习中的道 (一)学习随感 (二)课程学习之道 三、体验教学科研中的道 (一)科研学习 (二)科研教学 (三)科研实验第五章 感悟创造之道第六章 感悟众妙之门后记
章节摘录
二、话说“亲证“ 有一个著名文学家的故事,说的就是亲证“月夜鸣蝉”①。 1927年7月,朱自清先生在清华园写下了著名散文《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后来选入多种散文集及课本,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文章中几乎每一句话,都被读者认真研读。譬如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都是树,而杨柳最多……树缝里也露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因为提到了“树上的蝉声”,便引发了“月夜有无蝉声”的疑问。 到了30年代,有一位陈姓的读者致函朱自清先生,认为“蝉子夜晚是不叫的”。这一下,叫文章写成好几年的朱自清先生也拿不定主意了。朱先生 是个十分认真的人,接到读者的信后,他便向周围的同事询问,出乎意料,同事大多同意那位读者的说法:蝉子晚上不叫。但似乎不够权威,朱先生便写 信请教昆虫学家刘崇乐先生。刘先生大约也没有亲身经历,便翻阅多种有关昆虫的著作。几天后,他拿出一段书中的抄文,对朱自清先生说:“好不容 易找到这一段!”抄出的这段文章的著者讲,平常夜晚,蝉子是不叫的,但在一个月夜,他却清楚地听到它们在叫。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