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孔文 编  页数:289  

前言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十个年头,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引起了教育理论工作者以及广大一线教师的诸多关注。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与传统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不同的课程理念,而且又没有统一的教材。这对习惯了分科教学、按课本上课的教师来说是很不适应的。高等学校教师教育专业中也少有对口专业来培养专职教师,这对于中小学教师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言是一种挑战。  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特别是小学。全国第一批38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在课改中碰到的最大困难即是如何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第一,教育部下发给各实验区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仅仅给出了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的一些大的要求和原则,缺乏大量的可供借鉴的案例,给课程实施带来了操作上的重大困难;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从课程资源上说具有极强的地方性,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文化传统千差万别,使得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上不可能统一,无法形成统一的教材或参考资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特有的生成性也拒绝固定的教材,这对于习惯了以教科书和教参为教学原点的小学教师来说,一下子无所适从;第三,近年来,高中段的研究性学习蓬勃开展,已经有了一批成果,出了不少书,但是,以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知识、能力储备,根本无法搬用高中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因此,加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积累课程实施经验,对于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重要而迫切,而且从课程本身的特点来讲,每所学校必须在经历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后才能获得课程实施的经验,才可能在新课程全面推行的时候不至于手忙脚乱,无所适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可能按照别人探索出来的现成模式去套用,只能从同类型学校的经验中得到一定的借鉴。所以,不管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经验的积累还是对课程实施规律的探索,非常有必要花力气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实践。

内容概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注重从系统的理论阐述走向扎实的实践操作,其编写框架为课程理论、课程组织、课程设计三大方面,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突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取向,顺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态势,应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设置,体例新颖、逻辑严密、编写规范。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适合作为小学教育专业、初等教育专业本、专科学生的教材,对于同行教师进行课程设计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书籍目录

序第一篇 理论概述篇第一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学习目标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产生背景第二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第三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内涵和价值本章小节问题思考第二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及理念学习目标第一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第二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本章小节问题思考第二篇 课程组织篇第三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学习目标第一节课程目标概述第二节 新课标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第三节 国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本章小节问题思考第四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学习目标第一节 研究性学习第二节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第三节 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第四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体内容的开发本章小节问题思考第五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类型学习目标第一节 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第二节 实际应用的设计性学习活动第三节 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第四节 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活动第五节 自我构建的反思性学习活动第六节 生活学习本章小节问题思考第六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学习目标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特点第二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主体、任务及过程第三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本章小节问题思考第七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学习目标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概述第二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内容第三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方法本章小节问题思考第八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学习目标第一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概述第二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第三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利用本章小节问题思考第三篇 活动方案研制篇第九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体分析学习目标第一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体之一:学生第二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体之二:教师第三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体之三:学校本章小节问题思考第十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研制过程学习目标第一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研制的准备第二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制的一般过程第三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生成第四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撰写及呈现形式本章小节问题思考第十一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范例指导学习目标第一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的基本框架第二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范例介绍本章小节问题思考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一、世界课程理论发展与学校课程变革的推动  从历史上看,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实施无不受到一定课程理论发展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以来,课程理论获得了重大发展并深深影响了课程实践。课程的分化与综合趋势同时存在。一方面,随着科学分化的趋势加剧,越来越多地反映社会、科技和人自身发展需要的新课程,如环境保护、能源、人口、STS等课程在学校开设起来;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社会和人自身发展越来越呈现综合和科学与人文整合化的趋势,“唯科学主义”的分科课程理论受到严峻挑战和批判,体现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统一、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整合以及打破学科分隔界限的综合课程,体现教学主体与整个社会生活统一、教学生活与社会实践整合的实践性课程,充分发挥地方和学校作为课程开发和实施主体作用的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校本课程),充分关注人的情感、个性和价值观发展的人本课程以及将学科课程与实践课程整合起来的学科实践课程受到普遍关注。同时,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课程呈现方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现在,除了传统纸质教材、实物教材和现代化的声光电教材外,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生活和个体的生活经验也成为课程的重要表达形式之一。只有充分利用一切课程资源和形式,才能使学校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样。课程的形式还必须适合儿童认知和个性发展的特点。结构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都对个体的智力发展阶段做过深入研究,提出著名的智力发展阶段理论,并根据每一阶段的认知结构特征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课程结构形式思想。他们主张,课程(教材)结构的安排既应当与儿童的认知结构特征相适应,又应当促进儿童认知结构的发展。当代后现代课程理论的代表多尔还认为,课程既不是预设的计划,也不是教授和习得的现成知识,课程的本质是一个过程和一种履历,课程主题是师生在课程运行过程中共同建构的。这种观点强调了课程的主体性、动态性、发展性和灵活性。这些课程思想都对当代学校课程的变革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