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西部侏罗系与白垩系概览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作者:姜宝玉,姚小刚,牛亚卓 等编著  

前言

侏罗纪(200~145Ma)是地球历史上地质作用非常活跃的重要时期,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全球性地质、地理、气候、生物和成矿事件。在这个时期,中国及其邻区东濒古太平洋,西通特提斯,北连俄罗斯,南临古西太平洋-东特提斯交汇地带。因此,中国及其邻区的侏罗系是记录发生在特提斯区、亚北方区和太平洋区海洋及大陆中各种侏罗纪重大事件的理想载体。国际侏罗系大会是以侏罗系为主题、四年一度的国际学术研讨活动。来自世界各国的侏罗系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侏罗纪的地层学、古生物学、古地理学、古生态学、古气候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古地磁学、构造学、天文地质学、矿产与资源、地学教育、地质遗产保护等问题展示和交流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技术和思想,并预测未来的地球发展,讨论联手合作应对全球变化的对策和研究方向。第八届国际侏罗系大会将于今年8月在中国举行。地层学是研究地球历史和生命与环境协同演化的基础。为了使来自世界各国的与会者和国际侏罗系同行更多地了解和关注中国乃至亚洲的海相与非海相侏罗系及其研究进展,我们组织编写了五本以介绍中国及其邻国泰国侏罗纪地层为主的丛书:《四川盆地陆相三叠系与侏罗系》,《新疆北部的侏罗系》,《辽宁西部侏罗系与白垩系概览》,《西藏特提斯侏罗系》和《泰国的侏罗系》。其中,前两部书描述了中国西部四川和新疆北部大型陆相盆地的休罗纪和部分三叠纪地层;第三本书概述了中国辽西盛产世界著名的热河生物群化石库的侏罗纪和白垩纪地层;第四本介绍了中国西藏南部的特提斯型侏罗系(将于会后出版),第五本记述了泰国的海相侏罗系与非海相侏罗纪地层、动物群组成、古生态、古环境、矿产以及构造和古地理。这套地层丛书的出版,得到了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506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和四川省射洪县人民政府等的支持与资助(见各书致谢语)。

内容概要

本书对近二十年来我国辽西地区侏罗系、白垩系研究取得的进展进行简要的回顾,重点阐述侏罗系、白垩系划分和对比研究、特别是海相地层与陆相地层对比和同位素测龄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姚小刚和李启剑起草第三章地层,饶馨起草第四章主要门类化石组合,牛亚卓参与编写第五章地层对比与时代讨论;姜宝玉编写其他章节并负责全文的统稿和审定工作。

作者简介

姜宝玉
  博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生代地层学、双壳类古生物学和沉积学研究。

书籍目录

序绪言第一章  地质背景第二章  研究简史第三章  地层  一、侏罗系    1.金岭寺羊山盆地    2.北票盆地    3.建昌盆地  二、白垩系    1.阜新义县锦州盆地    2.朝阳  建昌  喀左盆地    3.凌源  三十家子盆地第四章  主要门类化石组合  一、植物    1.侏罗纪早期组合    2.侏罗纪中期组合    3.侏罗纪晚期组合    4.白垩纪义县组的植物化石    5.白垩纪阜新组的植物化石  二、孢粉    1.北票组以MarattisPorites-Osmundaciaites-Chordasporites为代表的孢粉组合    2.海房沟组与蓝旗组的孢粉    3.义县组以Densoispoites-Cicattricosisporites-Aequittiradites为代表的孢粉组合    4.九佛堂组以Piceaepollenites—Cicatricosisporites-Concavissimisporites为代表的组合    5.沙海组以Liaoxisporis-Pilosisporites-Classopollis为代表的组合    6.阜新组下部以Pilsisportes-Appendicisporites-Triporolets为代表的组合    7.阜新组上部以Deltoidospor-Cicatricosisporites—Appendicisporites为代表的孢粉组合  三、双壳类    1.早中侏罗世Unio-Ferganoconcha组合    2.Arguniella yanshanensis-Sphaerium anderssoni组合    3.Margaritiyera(Mengyinaia)engyinensis-Nakamuranaia subrotunda组合    4.Arguniella liaoxiensis-Musculiopsis yixianensis组合  四、叶肢介    1.中侏罗世海房沟组Euestheria ziliujingensis叶肢介群    2.晚侏罗世土城子组Pseudograpta叶肢介群    3.早白垩世Eosestheria叶肢介群  五、介形类    1.Cypridea(Cypridea)liaoningensis-Cypridea(Ulwellia)muriculata-Djungarica camarata组合    2.Cypridea(Cypridea)veridica arquata-C.(C.)jingangshanensis-C.(C.)zaocishanensis组合    3.Cypridea(Cypridea)veridica veridica-C.(C.)trispinosa-Cypridea(Yumenia)acutiuscula组合    4.Cypridea(Ulwellia)koskulensis-C.(Yumenia)casta-Limnocyprideaabscondida-Djungarica组合    5.Cypridea(Ulwellia)ihsienensis·Limnocypridea qinghemenensis-Protocypretta Sbtbglobosa组合    6.Cypridea(Cypridea)tumidiuscula-Pinnocypridea dictyodroma-Mantelliana papulosa组合    7.Cyprrdea(Pseudocypridina)globra-Candona?dongliangensis-Eoparacandona组合    8.Cypridea(Pseudocypridina)limpida-C.(Bisulcocypridea)spinellosa-Triangulicypris组合-  六、脊椎动物    1.海房沟组的脊椎动物化石    2.土城子组的脊椎动物化石    3.热河群的脊椎动物化石第五章  地层对比与时代讨论  一、侏罗系  二、白垩系  三、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最新关于辽西义县组含鸟化石层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裂陷作用可能起始于142~131Ma。至阿普特期,裂陷作用显著减弱,断陷盆地进入从稳定沉降到断陷消亡的演化过程,在盆地中发育了一套浅水湖相到湖沼相煤系沉积层序(沙海组至阜新组沉积)。早白垩世中期(120~100Ma)中国东部裂谷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的蒙古裂陷盆地系结束了早期快速断陷阶段而进入了稳定沉降到整体抬升阶段,松辽地区也结束了早期强烈的断陷作用,而发生整体下沉,进入了断坳发展阶段(泉头组至嫩江组的沉积时期);另一方面,沿郯庐断裂带中、北段发生强烈的裂谷作用,形成了狭窄的沂沭裂谷系和伊兰一伊通裂谷带,在裂谷盆地中堆积了一套巨厚的河湖相地层以及火山碎屑岩沉积(青山群和大盛群)。松辽盆地在泉头组和青山口组沉积时期,受沂沭裂陷作用影响,发育了一组密集的、近南北向展布的同沉积生长断层。在辽西地区,营城子火山喷发旋回年龄为120~100Ma;沿密山敦化断裂带发育的拉分盆地中,东山组火山喷发岩时代在114~97Ma。早白垩世晚期(100~90Ma)中国东部进入了构造挤压和收缩变形阶段,区域挤压应力方向为北西南东向,早白垩世裂陷盆地结束了沉积,并相继发生构造反转。在松辽盆地,嫩江组地层很少发育同沉积生长断层,暗示此时期盆地动力学环境转变为构造挤压,至嫩江组沉积晚期,挤压作用加强,形成一系列北东至北北东走向的褶皱构造。

编辑推荐

《辽宁西部侏罗系与白垩系概览(汉英对照)》是第八届国际侏罗系大会地层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辽宁西部侏罗系与白垩系概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书内容挺好的,中英对照,但是寄过来书外面实在脏,还好里面不影响。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