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树人文集

出版时间:2003-8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作者:薄树人  页数:589  
Tag标签:无  

前言

  1984年7月30日,我给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评委会写过一封推荐信,全文是:薄树人同志1957年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来到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工作,1959年写的《中国古代恒星观测》在《科学史集刊》发表后,即得到各方面的好评,并受到竺可桢副院长的接见。其后,1960年写的《论徐光启的天文工作》被上海天文台台长李珩认为是“研究徐光启的必读文件”,至今尚未有超出其水平者。1964年和我合写的《中、朝、日三国古代的新星纪录及其在射电天文学中的意义》,在《天文学报》发表后,立即被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科学》(sct‘ence)杂志分别翻译出版,至今仍被广泛引用,而且有个代号“XB”(席薄)。1980年由他修改定稿的《中国天文学史》是这方面唯一系统的著作,日本学士院院士、京都大学荣休教授薮内清读后给我来信说:“读了此书,我觉得对中国天文学史有重新认识的必要。”这几年,他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天文学史文集》和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科技史文集》中的“天文学史专辑”共五册,影响很大。他给《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写的司马迁、郗萌和札马鲁丁三人,今年7月上旬在大连召开的审稿会上,审稿人一致认为是高水平的。  他曾受东道主的邀请和全部费用招待,到比利时和香港参加第一、二届国际中国科学史讨论会,并应《历史超新星》(Historical Supernovae)的作者、英国科学家斯蒂芬森(F.R.Stephenson)的邀请,将于今年秋天到杜兰姆(I)urham)大学物理系进行合作研究。  他198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讲授中国天文学史。其后该班即有一人考取我所研究生,一人来我所工作。1983年给我所天文学史研究生开“古典文献阅读”和“天文史料学”两门课,准备充分,讲课认真,效果良好。  今年6月29日北京天文馆名誉馆长陈遵妫在给我的信中说:“二十多年来,你所的确出了不少天文史人才,如树人发表不少中国古代天文史论文,现任副所长,是你的得力助手,谅已晋升为研究员了吧”!根据以上情况,不难看出,树人已是中外知名学者,这门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早已具备培养博士生的条件。我建议授予他带博士生的权利,以充实我所天文学史培养博士生的力量。这封信扼要地反映了他在1984年以前的学术成就。1984年至1997年9月22日去世之前的13年中,他又更上一层楼,做了三件大事:  一是组织编写“中国天文学史大系”。这套书本来准备组织全国同行编写16卷,后来因  为有的作者逝世,如刘金沂,有的年老多病,如王立兴、郑文光和我,只完成了ll卷,但已多达600万字,是迄今为止,卷数最多,篇幅最大的中国天文学史系列专著。它既是中国学者在世纪之交对20世纪天文学史研究的总结,也是21世纪天文学史研究的起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这11卷书的书名和作者是:  △天文学家卷(陈久金等)  △历法卷(张培瑜等)  △天文学思想卷(陈美东、徐凤仙)  △星占术卷(卢央)  △天体测量与天文仪器卷(吴守贤、全和钧等)  △天文机构与天文教育卷(陈晓中)  △少数民族天文学卷(陈久金)  △古代天文与西学东渐卷(崔振华、杜升云)  △近现代天文学卷(苗永宽、肖耐园)  △古代天象纪录的现代应用卷(庄威风等)  △中国古代天文学史词典(徐振韬等)  今天,当这11本书由河北科技出版社正式奉献在读者面前时,为它沥尽心血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则没有能亲眼看到,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不能不使所有的作者和读者对他表示敬意和怀念。  二是主编了《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中的《天文卷》。《通汇》共分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医学、农学、技术和综合lO卷。其中《天文卷》占的篇幅最多,在51个分册中,它拥有8个分册,其规模远远超过了清代《四库全书》中的“天文算法类”。更为重要的是,对其中所收的每部文献,他都组织有关专家写了500—5000字的内容提要,其准确性也远高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而由他本人在卷首写的长篇叙文,则是画龙点睛的一篇精彩论文,尤其值得一读。这部书的出版,大大便利了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天文学史的研究,是一项铺路奠基的工作,功德无量。  ……

内容概要

薄树人先生祖籍江苏苏州,1934年11月20日出生于上海市。1952年考入南京大学天文系天文专业。1957年毕业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工作。    六十年代,薄树人先生关于我国古代恒星观测的研究,以及和席泽宗先生合作的关于中日朝三国古代新星纪录的研究是举世公认的重大学术研究成果,为国际学术届广泛引用,不仅对天文史研究而且对现代天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七十年代,他积极参与了“日心地动说在中国”和整理祖国天文学遗产等天文学史研究工作。八十年代以来,他主编的《中国天文学史》,是整理和研究祖国文化遗产的重大成果,是从事中国天文学史研究者必读的参考书。他创议、筹划和主编的《中国天文学史大系》,是一代天文学史家们集大成的著作。他主持的《中国科技典籍通汇.天文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天文史”部分以及他主编的十多种天文学史研究专集,都是天文学史研究的重要成果。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在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大书、“夏商周断代工程”等院级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薄树人先生一贯学风严谨,治学扎实。既重视科学史料的发掘和整理,又强调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研究,厚积薄发,钩深索隐,多有创见。他为人坦直,学友交流,尽倾己见,绝无保留,道德文章,均勘称楷模。薄树人先生在患病期间,仍然坚持工作,为学术事业鞠躬尽瘁,为后学者树立了榜样。薄树人先生的逝世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的重大损失。    这部文集由薄树人先生的弟子共同汇编而成。收录的文字大体包括两大部分:首先是先生生前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另外相当大一部分是先生留下的未发表的文稿。

书籍目录

序总论篇 《中国科学技术曲籍通汇·天文卷》叙 建国以来天文学史研究的进展和成就 Future Researches on Chinese History of Astronomy 试探孔孟的科技知识和儒家的科技政策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学部分评介 中国古代关于控制行星运动的力的思想 再谈《周髀算经》中的盖天说——纪念钱宝琮先生逝世十五周年 从刘歆的数字神秘主义谈起文献篇 试论中国文学史的文献史料学建设 中国古代天文文献的分类 东汉到近代中国天文类文献简  经部文献中的天文学史料(之一) 经部文献中的天文学史料(之二) 经部文献中的天文学史料(之三) 《开元占经》——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部奇书观象篇 中国古代的恒星观测 中、朝、日三国古代的新星纪录及其在射电天文学中的意义 蟹状星云是1054年天关客星的遗迹 公元1006年超新星及其遗迹 论参宿四千年来的颜色变化 关于《晋书·天文志》等书中的大、小星问题 中国古代在天体测量方面的成就 中国古星图概要 清钦天监档案中的天象记录(上) 清钦天监档案中的天象记录(下) 古代日食观测模拟实验报告历数篇 《授时历》中的白道交周问题 《太初历》和《三统历》 《纪元历》解 古代历法中的卦气说 清代对开普勒方程的研究仪器机构篇 试探有关郭守敬仪器的几个悬案 关于马上漏刻的第四第五种推测 袁州谯楼研究——我国现存最早的从事时间工作的地方天文台 北京古观象台介绍 清钦天监人事年表人物篇 司马迁——我国伟大的天文学家 试论司马迁的天文学思想 近年来天文学史界有关张衡的若干争论 张衡 郗萌 An Outline of Guo Shoujing's Astronomical Work 回族先民札马鲁丁的科学贡献 徐光启的天文工作 清代天文学王锡阐 编后记

章节摘录

  对待中国古代的宇宙理论,西方曾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好些著作中带着狭隘的偏见,  有意无意地加以曲解和贬低。他们指责中国天文学缺少理论,而他们所谓的理论不过是欧洲古典的演绎法几何学而已。李约瑟特别针对这一点进行了反驳,他说:“欧洲希腊化时代和中世纪的正统学说都把天体想像为固定在以地球为中心的一套有形质的同心球上”。中国“虽然没有演绎法几何学,但他们也没有水晶球”。李约瑟的驳斥是科学的,有根据的,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当然,中国古代宇宙理论的成就远不止宇宙无限这一点。在我们看来,天体演化的思想是  中国古代天文学比一切上帝创造世界或统治着18世纪的僵化不变的形而上学宇宙观来得高明的又一明证。李约瑟把这部分内容放到了他的巨著的第二卷,即科学思想史那一卷中。因此,读者要对中国古代的宇宙概念获得较全面的认识,就不能局限于本节。  五、中国天文学的天极和赤道特征  欧洲天文学的传统是以黄道坐标为基础的,中国对天空的区划和度量则是带有天极和赤道特征的赤道系统。所以,当盲目自大的欧洲传教士初次接触到中国传统天文学时,便感到迷惑不解,无知地嘲笑它的落后和荒谬。但正如李约瑟所指出的,这是一种狭隘的见解,中国的区分和度量方法是“一种纯粹赤道性质的天文学体系,不通过黄道形式而独立发展”。天球坐标的黄道系统和赤道系统各有特点,由于天球的周日旋转是沿赤道方向的,所以赤道系统有它的方便。“现代世界通用的天球坐标系基本上是中国式的,而不是希腊式的”,正是李约瑟首次作了这样的强调,他的科学眼光是很敏锐的。  李约瑟还指出,中国古代特别注意对于拱极星的观测,而这是与中国天文学的赤道系统直  接有关的。其中有特殊地位的是极星。因为岁差的缘故,天极在星空中的位置是在缓慢地改变的;和天极挨得很近的亮星——极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是不同的。过去的研究者已经发现,沿着公元前3000年以来天极所经的线路,所有具有中国名称的星都在不同时期充当过极星。李约瑟认为,这一连串被放弃的极星证明了中国天文学的古老。  李约瑟也用了一定的篇幅讨论了中国二十八宿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并阐述了它在中国天  。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二十八宿的起源,目前尚无定论。李约瑟认为,起源于阿拉伯的证据,远没有起源于中国和印度充分。中国和印度的文献资料同样古老,但是,印度的二十七宿的古怪性质似乎与印度的传统天文知识有矛盾之处。例如印度的二十七宿与中国一样,也分  为四宫,但印度的历法及气候条件,则分一年为三季或六季,并不分为四季。所以二十八宿起  源于印度的证据也是不足的。  六、恒星的命名、编表和制图  西方有的科学史家曾经断言说,托勒密星表直到第谷(Tycho Brahe)时代“实际上是全世  界关于恒星方位的唯一资料来源”。李约瑟指出,这种十分轻率的论断“是完全没有什么道理  的”。中国保存有世界上最早的星表,包括甘德、石申、巫咸三家的工作,它与“伊巴谷(Hippy-chus)、托勒密的星表对照来看,是非常有意思的;后者不仅年代较晚,所载的恒星也少三分之一”。“周汉之间中国人在方位天文学方面的工作应在科学史上占有远为重要的地位,这是毫  无疑问的”。  李约瑟对中国古代的星图极为重视。对于敦煌星图这样的珍品,他断代为公元940年前后,十分肯定地说:“我们几乎可以肯定,这是一切文明古国流传下来的星图中最古老的一种”。李约瑟在列举了从汉代石刻到宋代苏颂的《新仪象法要》星图和苏州石刻天文图等一系列星图资料之后说:“看来结论应当是这样:欧洲在文艺复兴以前可以和中国天图制图传统相提并论的东西,可以说很少,甚至简直就没有”。  李约瑟还认为,“中国星座的命名与西方完全无关”。他赞成前人所指出的,即“中国星座  的命名有一种明显的特点,即缺少与海洋有关的名称,……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封建性质在中  国古代文明中占压倒优势,因而产生了一整套以人间的统治等级制为蓝本的星名”。以往曾  经有两种说法,即中国天文学西来说和中国天文学是一切天文学的来源。李约瑟认为,根据各  方面情况的分析,特别是从星座命名体系来看,中国古代天文学“是在相对隔绝的情况下独立  发展起来的”。这种论断可能比较符合客观实际。  七、天文仪器的发展  李约瑟特别重视对中国古代天文仪器的发展历史的阐述和描写,在本书中几乎用了最大的篇幅来进行介绍。他叙述了我国古代使用圭表观测日影的情况和所得历史资料的价值,这对于研究黄赤道交角的变化是很重要的。他也用了相当的篇幅讨论了被大多数人称为日晷的两件西汉石制仪器;这两件仪器很可能是我国古代早期的日晷式样,不过至今未得到一致看法。李约瑟曾经收集了我国古代大量的漏壶图片,对它的发展历史作了尽可能详细的说明。  李约瑟特别赞赏中国古代的浑仪。正如前面所述,使用赤道系统是中国的特点,所以测角仪器也具有赤道式的特点。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对仪器进行改革时,曾制作了赤道式浑仪,它的结构和中国的浑仪十分相似。第谷的这一改进,曾被公认为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上最伟大的技术进步之一。李约瑟对郭守敬所创制的仪器最为赞赏,特别是对于简仪,他称它为“拆散了的浑仪”,认为是现代望远镜广泛使用的赤道式装置的先驱。李约瑟引用西方人的话说:“元代仪器所表现的简单性,并不是出于原始粗糙,而是由于他们已达到了省事省力的熟练技巧。这比希腊和伊斯兰地区的每一种坐标靠一种仪器测量的做法优越得多——无论是亚历山大里亚城或马拉加天文台,都没有一件仪器能像郭守敬的简仪那样完善、有效而又简单。实际上,我们今天的赤道装置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改进。”因此,李约瑟承认郭守敬是“赤道装置的创始人”。而那些自以为具有优越天文知识的明清之间的传教士,嘲笑和贬低郭守敬的仪器是“笨拙的缪斯”(缪斯是希腊神话中主管科学和文艺的女神——编者注)的产物,竟然制造了一台黄道经纬仪向中国人进行“科学启蒙”。李约瑟用这个例子反过来嘲笑传教士是“何等地荒唐可笑”,“简直是颠倒是非”。  李约瑟在论述时钟机械的发明时,曾作了出色的独创性研究工作。正是他第一个查明了发明擒纵器的是中国天文仪器制造家一行和梁令瓒(公元723年左右),他们力图以擒纵器来控制水运浑仪或浑象的运转速度。“因此,从8世纪初起,这种仪器正是以巨型天文钟的形式,走在欧洲14世纪第一具机械时钟的前面”。苏颂的水运仪象台将时钟机构和观测用的浑仪结合起来,更是一种重要的发明,它比西方要早七个半世纪。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薄树人文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