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孙玉良 页数:437 字数:392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所称“欧亚”(Eurasia)是指内陆欧亚,这是一个地理概念。其范围大致东起黑龙江、松花江流域,西抵多瑙河、伏尔加河流域,具体而言除中欧和东欧外,主要包括我国东三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及蒙古高原、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斯坦、巴基斯坦和西北印度。其核心地带即所谓欧亚草原(Eurasian
Steppes)。
书籍目录
前言
高句丽历史研究
1 高句丽社会性质浅析
1.1 奴隶制贯穿始终
1.2 奴隶的主要来源
1.3 奴隶与平民境况
1.4 半奴隶与半封建
2 5世纪前后高句丽的发展
2.1 前期的对外扩张
2.2 广开土王的武功
2.3 长寿王迁都平壤
2.4 经济文化的发展
3 高句丽同中原王朝的关系
3.1 对两汉的隶属
3.2 同曹魏的冲突
3.3 同慕容氏的争夺
3.4 同北魏的共处
3.5 同隋唐的抗争
4 高句丽向朝鲜半岛扩张始末
4.1 半岛的外来入侵者
4.2 前期的向半岛扩张
4.3 西晋仍掌控乐浪郡
4.4 美川王夺取乐浪郡
4.5 百济曾占有带方郡
4.6 广开土王军临汉水
4.7 长寿王巩固南扩成果
4.8 自文咨明王终止南扩
5 高句丽与百济、新罗的争霸
5.1 高句丽与百济的争霸
5.2 高句丽与新罗的争霸
6 唐征高句丽的动机与效果
6.1 申君臣之义讨凶逆罪行
6.2 救新罗之危保一方安宁
6.3 废封藩旧制行府州管辖
7 简述新中国高句丽考古的几点收获
7.1 对高句丽古城址的调查与发掘
7.2 高句丽古墓类型的探讨
7.3 高句丽壁画墓分期的探讨
7.4 好太王碑研究的不断深入
8 曾巩对高丽世次十问
8.1 《请访问高丽世次》奏疏
8.2 质疑王氏高丽承袭高句丽
8.3 《高丽世次》非使臣提供
8.4 《高丽世次》与文献记载的异同
8.5 高丽使臣的遮掩回避
9 王建为何定国号为高丽
9.1 王建身世与高句丽无涉
9.2 弓裔未曾称后高丽王
9.3 王建定国号为高丽的用意
10 唐明宗披露了高丽太祖王建的族籍
10.1 王建先世乃长淮茂族
10.2 王建先人的荒怪传说
10.3 朝鲜古籍避谈王建先世
11 金富轼的三国鼎峙说
11.1 金富轼的显赫身世
11.2 王氏高丽拿高句丽说事
11.3 高丽前朝国史为何难产
11.4 新罗发端于三韩
11.5 高丽为新罗的继统者
1I.6 高丽间接继承百济
11.7 甄萱和弓裔为新罗的叛逆
11.8 高句丽是半岛的入侵者
11.9 迎和统治者的三国鼎峙说
11.10 金富轼不认同高丽承袭高句丽
12 溯本追源以成证论——评《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丛论》
13 高句丽始祖朱蒙
14 高句丽太祖高宫
15 高句丽好太王高谈德
16 高句丽名将泉盖苏文(附:男生)
渤海国历史研究
东北历史人物及其他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章节摘录
高句丽的社会发展,既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又反映出它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由于可资证明的史料欠缺,各家结论很不一致,既有奴隶制说,又有封建制说,二者都有一定道理,但都很不完全。 虽然高句丽的社会发展取决于自身条件,但是,外界影响也是推动高句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高句丽始终处于中原政权的制约和统辖之下。中原地区先进文化的积极影响,对高句丽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催化作用。因此,高句丽奴隶制国家建立不久,便出现了封建生产关系的萌芽。但是,在以后的数百年间,高句丽的统治者把主要精力都耗费在对外穷兵黩武上,多次四面兴师,征战不休。这极大地束缚和破坏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奴隶制与封建制的生产关系,长期共存,并行发展,迟迟未能最终摆脱奴隶制统治,封建制始终未能最后确立,或者说,始终处于半奴隶半封建社会状态。同时,在社会组织中,还广泛保存原始社会部落的体系,各地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 1.1 奴隶制贯穿始终 公元前37年,朱蒙在部落联盟基础上所建立的政权,标志着高句丽人的社会发展已迈出原始氏族社会,进入了国家统治时期,奴隶制对所有的氏族成员,取得了绝对的支配地位。在此后长达700余年间,奴隶制一直统治着高句丽。封建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虽然也有某些发展,特别是在长寿王及其以后的历史时期,封建制的因素有了较为明显的增长。但是,它并没有达到质变性飞跃的程度,奴隶制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直到高句丽灭亡时,奴隶制才随之寿终正寝。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