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秋子,杜斗城,樊锦诗 著 页数:440
Tag标签:无
前言
钱穆先生在其《中国文化史导论》中说:“中国艺术中最独特而重要的,厥为书法。”被称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结晶,一门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有着四千年历史的书法,是与中国文化人的身心修为紧密相关的一门学问。一部书法史,实际上也是一部中国文化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美学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文科学史。 长期以来,书法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既未被视为一种艺术,更未被视为一门学科。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为使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更趋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保证新设考古及博物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书法被纳入基础教学的内容之一,这无疑具有开拓和先见意义。事实上,书法作为记载历史、传承文化的主要形式,与考古及博物馆专业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学习并熟知书法历史,了解和把握书法在演变发展过程中每个历史阶段的基本特点、时代风貌以及书法的用途、背景乃至材质、工具,特别是历代书法人物的师法师承、书法思想、审美观念、个性风格及作品流向等,对于从事考古及博物馆专业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运用作用。诚然,对于长期致力于书法学研究的理论工作者来说,更是一件“英雄用武”的欣喜之事。本书是成,由衷地期望能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起到丰富高校课程建设的作用,并对我国书法高等教育事业尽到一点心力和责任。
内容概要
《中国书法史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为使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更趋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保证新设考古及博物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书法被纳入基础教学的内容之一,这无疑具有开拓和先见意义。事实上,书法作为记载历史、传承文化的主要形式,与考古及博物馆专业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学习并熟知书法历史,了解和把握书法在演变发展过程中每个历史阶段的基本特点、时代风貌以及书法的用途、背景乃至材质、工具,特别是历代书法人物的师法师承、书法思想、审美观念、个性风格及作品流向等,对于从事考古及博物馆专业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运用作用。诚然,对于长期致力于书法学研究的理论工作者来说,更是一件“英雄用武”的欣喜之事。《中国书法史略》是成,由衷地期望能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起到丰富高校课程建设的作用,并对我国书法高等教育事业尽到一点心力和责任。
作者简介
秋子,原名申晓君,陕西籍人。长期从事出版工作。编审职称。中国书协会员、甘肃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甘肃书法院特聘书法家、省作家协会会员、兰山印社副秘书长等。兴趣广泛。长于书法、篆刻及其史论研究,甘肃书法“敦煌风”倡导者。其书印作品多入全国展赛,墨迹流见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曾荣获“敦煌(全国)书法百家”等称号,被誉为“当代书坛学者书法家”。 主要著述成果 1,中国上古书法史(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提名、甘肃省社科成果二等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中国书法史略,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 3,敦煌风漫话(获甘肃省敦煌文艺奖三等奖),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4,借我诗心,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5,红楼梦人物关系一览,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 6,最爱是秋,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7,敦煌风中青年书法家精品库·秋子作品,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 8,秋子书印作品集,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 9,甘肃省志·文化志·书法篆刻,即将出版 10,出版字帖3种
书籍目录
总序前言简明中国书法史纪年书体字体源流大系表上编 原书法时期第一章 书法之本——汉字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及形成第二节 汉字的构造原理第三节 汉字的书体与字体第二章 书法始祖——刻划符号第一节 刻划符号的由来第二节 刻划符号的属性及意义第三章 远古书法第一节 父系氏族晚期的陶片刻字第二节 甲书的属性及产生第三节 商周甲书及其风格特征第四节 商周金书大篆及其特征第五节 商周其他书法第四章 先秦及秦代书法第一节 秦系书法及其特征第二节 楚系书法及其特征第三节 齐系书法及其特征第四节 晋系书法及其特征第五节 燕系书法及其特征第六节 中山书法及其特征第七节 秦代书法第八节 先秦及秦代的主要书法家第五章 两汉书法第一节 分书的发展及特点第二节 汉篆的形成及特点第三节 草书的形成及特点第四节 行书楷书的产生及特点第五节 汉代的书法教育第六节 书法理论的产生第七节 两汉的主要书法家下编 自觉书法时期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书法第一节 三国书法第二节 西晋书法第三节 东晋十六国书法第四节 南朝北朝书法第五节 书学理论第七章 隋唐五代书法第一节 承上启下的隋朝书法第二节 崇王风重教育的初唐书法第三节 名家辈出的盛唐书法第四节 以柳杨为帜的晚唐五代书法第五节 千奇百妍的唐代墓志和写经书法第六节 隋唐五代书法理论第八章 宋金元书法第一节 弱中兴变的北宋前期书法第二节 尚意领航的北宋后期书法第三节 南宋、金朝书法第四节 元代书法第五节 宋金元书法理论的发展第九章 明清书法第一节 台阁体的潮起潮落第二节 走向高潮的多元书风第三节 帖学盛行的清初书法第四节 帖碑并举的清中期书法第五节 碑学鼎盛的晚清民初书法第六节 明清至民初书法理论的发展第十章 近现代书法第一节 北派书风的承延第二节 “北于南沈”现象的产生第三节 学者书法的崛起第四节 各自为政状况下书法的发展第五节 书法社团、展览及教育第六节 书法理论在发展中转捩主要参考书目书法图版索引
章节摘录
期书体演变状况及阶段划分,应该认为,此刻铭的年代当在中山鼎、壶稍后的战国中、晚期之际,即约前313年至中山国破亡前夕的前297年之间。其实,就此刻铭的书法而言,并非重要作品之属,但就其风格特色来看,却有着与众不同的风范气格。它结体工丽整饬,“规旋矩折”,疏朗坦荡,具有变化;用笔上以方呈强,方圆并用;线条瘦细刚健,气通神达,微见蝌蚪笔意,诸此种种特点,可谓“真气运行”之作。 中山书法形式中还有一些玉器、玉片墨书之迹,字虽寥寥几置,但其风格有似《中山侯钺》、《兆域图铜版》等并与之一脉相承,也能从中察见中山书法风貌之一斑。第七节秦代书法 首先说明,我们之所以把秦代书法没有放在第一节“秦系书法”中,而单独作为一节来进行讨论,一是历史划代的原因,即它是先秦之后的一个大一统的朝代;二是秦代时间虽仅15年,但在书法发展上起到一个橹治帆扬的重大作用,要把这些问题说清话题较多,只能作专节讨论才可得以容纳。 公元前221年,即秦王政登上王位的第二十六年,在李斯、王翦等文武大臣的辅助下,韩、赵、燕、魏、楚、齐六国终被秦雄一一扫灭,从而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达五个半世纪纷争割据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的封建国家,秦国数代君主梦寐以求的夙愿,终于在秦王政手中得以实现。秦建朝15年中,尤其是秦始皇帝在位统治的12年中,各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统一法律,划疆域,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征服百越统一岭南,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等等,对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进作用,而且,后来延续近二千年的封建体制,也都是在秦制基础上维系并演变发展的。 但是,由于秦始皇好大喜功,居功自傲,错误地估计时势的发展与变化,以为“意得欲从”,又轻视思想文化建设,满足于李斯所献愚民政策,“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结果很快导致了秦王朝的灭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