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许振东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0-10出版) 作者:许振东 编 页数:33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古代文论题解》列出了从先秦至近代中国古代文论的相关主要问题与解答,同时附有文论名著(附篇)题解,与习题例解。编者在对文论史的叙述中,特别注意把文学观念置于总的文化系统中去考察,从而突出了古文论与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和社会思潮之间的关联。
书籍目录
先秦两汉时期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韵表现形态。3.阐述先秦文学理论批评的特点。4.阐述“诗言志”的内涵。5.举例说明《诗经》中所包含的文学观念内容。6.简述《易传》对古代文论的影响。7.举例说明《国语》、《左传》中的有关文学理论批评的论述。8.试分析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9.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有哪些?10.联系“兴观群怨”说具体分析孔子是如何评述诗的社会作用的?11.从中国诗歌创作实践与诗学理论!两方面浅述孔子“诗可以怨”所形成的悠久传统。12.简述孔子的“文质观”。13.解释孔子的“辞达”说。14.孔子是如何论述人的审美感情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15.什么是孟子的“以意逆志”说?16.解释孟子的“知人论世”说。17.简析孟子“知言养气”说的基本内涵。18.简析老子的文艺思想。19.阐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内涵。20.分析庄子崇尚自然的文艺美学思想。21.试以庄子的寓言故事为例,谈谈庄子的文艺美学思想。22.谈谈《庄子》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在文学史上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23.庄子的文学观包括哪些内容?24.怎样解释庄子的“言不尽意”说与“得意忘言”说?25.如何解释庄子的“虚静”、“物化”说?26.解释庄子的“自然”、“素朴”。27.简析老庄的道家文艺息想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影响。28.荀子对儒家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9.解释墨子的“三表法”。30.简述韩非的法家文学观。31.《楚辞》“发愤抒情”说的内涵是什么?32.试论两汉文论对先秦文论的发展。33.试论两汉代文论的基本内容与特点。34.简述汉代文论的历史发展阶段。35.试简述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在《史记》人物传记中的集中体现,并请简析这种史学的“实录”精神与文学的真实性的异同。36.试论“发愤、著书”说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重要的理论意义。37.解释《毛诗序》。38.试论《诗大序》中的“讽谏”说。39.试论《毛诗大序》对诗歌的抒情功能的认识。40.试述《毛诗大序》关于文学和社会现实关系的论述。41.解释《毛诗大序》“六义”说。42.试论扬雄的文学思想。43.解释动情说。44.什么叫“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45.简析班固对屈原及其作品的批评。46.简析班固对赋体文学的批评。47.试论王逸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48.王充的《论衡》主要论述了哪些文学方面的理论?49.王充《论衡》的“疾虚妄”说。50.王充《论衡》的“文为世用”说。魏晋隋唐时期1.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发达的原因是什么?2.魏晋南北朝文艺思想的解放,对文学理论发展有哪些方面的影响?3.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怎样的一部书?4.曹丕是如何评价建安七子的?5.如何理解曹丕的“文气说”?6.曹丕对文体的认识有怎样的发展?7.曹丕对文章的价值和作用是怎样论述的?8.如何理解曹植“雅好慷慨”的文学追求?9.曹植对辞赋的创作持怎样的态度?10.陆机在《文赋》中提出正确处理文、意、物三者关系的原则是什么?11.陆机将文学创作分成了哪几个阶段?12.如何理解在艺术表现的方法上,陆机提出的“通变”和“明要”原则?13.《文赋》体现了陆机怎样的美学观点?14.如何理解陆机所谓的“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体裁特点?15.如何理解陆机关于艺术构思的“应感”之说?16.如何理解陆机关于艺术想象的“精鹜”、“心游”之说?17.如何认识左思事事征实的创作思想?18.如何评价葛洪重视子书、轻视诗赋的文学观念?19.葛洪有怎样的文学发展观?20.文笔之说是如何产生的?21.刘勰、钟嵘对于声律论的意见有何差异?22.《文心雕龙》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23.刘勰为什么将《神思》篇列为创作论之首?24.刘勰是如何评价作家的风格形成的?25.刘勰对“风骨”的论述有什么特色?26.刘勰为什么重视通变?27.萧统的《文选序》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萧统怎样的文学观念?28.萧统是如何论述各种文体的发展过程和特点的?29.《文选》的编纂目的、编选标准和编排体例是怎样的?从编选标准中见出萧统怎样的文学观念?30.萧统对文学审美特征的认识是怎样的?31.唐代以前中国古代诗学艺术思维理论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32.唐代儒、道、释三教得到怎样的发展?对文学的影响如何?33.儒道释文化对意境说的产生有怎样的影响?34.唐以前,意境境界论的发展演变是怎样的?35.儒道释文化对“文以载道”之说有什么影响?36.唐代文论的发展取得了怎样的成就?37.简述刘知几的《史通》及其文学理论。38.陈子昂的兴寄论与风骨论是什么?……魏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1840年前)近代时期附录一:文论名著(篇)题解附录二:习题例解
章节摘录
41.解释《毛诗大序》“六义”说。《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日风,二日赋,三曰比,四日兴,五日雅,六日颂。”本来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方法,《毛诗大序》赋予“六义”新说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风,指诗有教化臣民,并有表达臣民心声、讥刺上政的作用;赋,指铺叙直说的写作方法;比,是比喻;兴,起的意思,“先言他物一引起所咏之辞也”,有一种“感发志意”的作用;雅是正的意思,“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颂是赞美神明的歌舞曲。它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中个别表现一般的概括性以及典型性的特征。“六义”说在经学史上的影响大于它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影响。42.试论扬雄的文学思想。从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遂确立了其“定于一尊”的统治地位,在文艺领域自然也就要求用儒家思想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而西汉末年的扬雄就是正统儒家的有代表性的重要思想家和文学家。扬雄文学思想的核心是倡导文学创作必须合乎儒家之道,以圣人为榜样,以六经为楷模,即所谓原道、征圣、宗经的原则。扬雄认为人们的一切言论行动都应当以圣人为标准,圣人虽然已经不在人世,但是他们的书仍然存在着,人们可以从圣人的书中懂得什么是圣人之道,而从中找到自己言论行动的标准。这种思想虽然先秦的荀子已经有所体现,但是到了扬雄才将它系统化,而且扬雄对道、圣、经的内容之理解,较荀子所理解的又要更符合孔子的思想。扬雄的这种文学思想正好反映了封建统治者要求把文学完全纳入到礼教轨道的要求。扬雄的这种文学思想和文学理论批评原则,清楚地反映在他对屈原及其作品的批评中。首先是对屈原“如其智”为人的批评。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文论题解》是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