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家庭 等著 页数:293 字数:284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城市土地资源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凸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于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实现淹地总量动态平衡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本书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初步构建了一个研究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框架。具体表现为:从经济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的角度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进行了全面界定,较深入研究了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动力机制和动力机制系统的运行;应用数理经济学分析方法,构建了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静态和动态理论模型,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城市经济学和土地经济学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计量分析方法对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效率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了具有较强解释力的结论;结合实证研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回顾与评价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评价第三章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类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界定 第二节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类型分析 第三节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相关的概念 第四节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第四章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社会行为学的相关理论 第三节 生态学的相关理论 第四节 其他相关理论第五章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动力机制研究 第一节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动机机制研究的现实背景 第二节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生动力机制研究 第三节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外在动力机制研究 第四节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动力机制系统分析第六章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模型构建 第一节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学描述 第二节 土地集约利用的静态模型构建 第三节 城市化条件下土地集约利用动态模型第七章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方法研究第八章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测度的实证研究第九章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第十章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第十一章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国际经验考察与借鉴第十二章 政策建议附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本研究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以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理论、土地经济学理论、城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为指导,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回顾和客观评价,重新界定和明确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和影响因素,系统梳理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基础理论。然后详细分析了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动力机制,初步构建了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了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多角度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计量分析方法对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利用效率和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结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国际经验,提出了提高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效率的政策建议。 1.2.2 研究方法 1.2.2.1 比较分析方法 国外的城市化起步较早,在土地集约利用和评价方面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通过国内外对比以及国内城市化水平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问题进行对比分析,扬长避短,寻找土地合理利用方式,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1.2.2.2 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城市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由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引起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所以必须采取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理论模型和探索适应新情况下的土地集约及其评价模式。 1.2.2.3 系统分析方法 本研究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着重从一个区域的总体和部分、内部和外部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关系中去研究土地集约利用及其评价,达到系统整体最佳效果。 1.2.2.4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其动力机制等进行了阐述。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包络法(DEA)等定量分析方法对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集约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和评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