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与近代中国社会

出版时间:2006-04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作者:候杰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秉笔直书写大公
第二章 无冕之王——英敛之
第三章 文人论政——《大公报》对近代中国政治的参与
第四章 “开风气。牖民智”——《大公报》与近代中国民智启蒙
第五章 用“她”身体书写历史——近代中国社会性别
第六章 合群结社拓展公共空间——近代社会团体
第七章 道成华身的救赎——《大公报》中的丁义华
第八章 “以大公之心,发折中之论”评析——《大公报》与近代中西宗教和信仰习俗
第九章 人能补天——《大公报》与近代防疫和赈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公报》与近代中国社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93页:观至各省官幕土绅之昌言独立……(《大公报》1911.12.05)
      此处“土绅”应为“士绅”。
      
      136页:因欢西人于游戏之事,皆能出奇入妙,想入非非……(《大公报》1903.07.02)
      此处“欢”应为“叹”。
      
      169页:天足社友人数自创立之后不断增加,组织规模逐渐扩大。1903年3月有20人参加,4月份投名注册的已有30多家。……5月份社友人数增加到74人……(《大公报》1903.04.01)
      170页:近来就说天津一处,已竟有了百余家,不再给女儿缠足的了,还不算别处……(《大公报》1903.01.21)
      此处“家”、“人”不分,似乎是报人之误。与侯杰无关。
      
      216-217页:由王吟笙、张仲岩、曹幼占等人创办于河东施馍厂的日新阅报社“所备报章已有三十余种,书籍亦有二三十种”(《大公报》1905.01.13)
      
      至其中藏书之富,以河东施粥厂日新阅报社为最,惟该处地匪通衢,人迹罕到,未免有负苦心耳,尚望阅报诸君不吝玉趾是幸。(《大公报》1905.10.21)
      
      施馍厂与施粥厂,一字之差,意义有别。
      
      263页:中国女子若想摒弃“东亚病妇”的称号,必须首先解除身体上的一系列束缚,这些在民国初年的废缠足,废穿耳等运动中已经实践来开。
      “来开”应为“开来”。
      
      385页:演戏数曲后,由《大公报》馆社长英敛之君登台演说筹款助赈大意,次由移风月会徽章刘子良君演说,嗣由本馆散卖画报。(《人镜画报》第6册)
      “徽章”应为“会长”。
  •   认真阅读的态度值得学习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