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1-07-01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延栋编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解难释疑《战国策》——评《战国策词典》
徐朝华
《战国策》在史学、文学和语言学等方面是一部值得重视的古代文献,是我国古代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它又是历来公认难读难懂的一部书,不仅正文难读,就是一些旧时的注释本也有文字讹误和令人费解的地方。近些年来,已有一些学者用现代汉语给《战国策》的全文或部分章节作过注释,以帮助人们阅读、研究《战国策》,可是仍有一些问题是注释书所不能解决的。因此,王延栋先生的《战国策词典》的出现,的确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是诸侯国之间矛盾斗争错综复杂而又十分尖锐激烈的时期,要读懂、研究《战国策》,必须具有有关战国时期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对现代一般读者来说,是有较大难度的。再者,由于《战国策》在封建社会被认为是“异端邪说”,不被重视,诵习者不多,刊布也不广,在抄、刻流传过程中,文字讹误脱衍或后先失次的情况比较严重,这又为读者设置了不少不大好逾越的障碍。这样就造成了《战国策》难读难懂的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战国策》阅读、使用中这两个方面的疑难问题。也为了使读者能清楚地了解《战国策》中全部词语的意义,编纂者对本词典的内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并采用了一些不墨守成规的做法,从而使本词典成为一部颇具特色的专书词典。
在收词释义方面,编纂者特别注意解决那些读者通过一般词典不易解决的有关战国时期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知识的问题。如“长城”一词,一般词典都是就“长”和“城”的意义及其作用加以解释。解释最详细的《辞源》、《辞海》,也只是增加了战国时哪些国家修筑了长城的说明。本词典对“长城”一词未按一般的做法释义,而是分三个义项,说明在《战国策》中分别指哪三段长城,和三段长城具体地理位置。这样就可以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文意。
词典中包括有关文字校勘方面的内容,在释义中详尽地反映前人、今作词典编纂者自己在《战国策》文字校勘方面的研究成果,是本词典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有关文字校勘方面的内容在语文词典和一般专书词典中都是没有的。这是本词典编纂者为了使读者能读懂《战国策》这部文字讹误甚多的古籍所作的一种新的尝试。辞书最基本的功用是解难释疑。文字讹误是读者阅读《战国策》的一大障碍,本词典作为解难释疑的工具书,有针对性的因书置宜,增添这方面的内容是完全必要的。如本词典中说明“韩”在书中不全指韩国,其中“韩”字当为“赵”、“魏”、“秦”、“为”的各1次,当为“齐”的21次,另有2处为衍文。这样就可以使读者避免因不明衍误而将这27处都认为指韩国而误解文意或无法读懂。对于像《战国策》以及《墨子》等文字讹误较多的古籍,编纂专书词典时,这样做既有利于读者读懂原文,又可以在穷尽式的研究中对原文中每个字(词)所有的情况都能有所反映。作为专书词典,在如何表述考证性内容上,本词典采取的是以义项的形式列入词条的方法,这也是一种新的尝试。从词典所列举的每一个义项都应当是词的相对独立的意义的角度出发,词典中解决原文字讹误方面的问题,可以不用列入义项
的办法,而改用其他方式来反映这方面的内容。
我与延栋相处相交多年,深知他治学也和他的为人一样,坚于信而笃于行,孜孜石乞石乞,几十年如一日。他自1975年开始即从事《战国策》的研究工作。本词典是他的《战国策》系列研究中的一个项目。苍天是不负苦心人的。
原载《中华读书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