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葛兆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里讲的话题,既有关古代,也有关现代。我们谈论古代中国,就是为了理解现代中国,换句话说,就是理解我们所在的这个现代中国,是怎样从历史上的那个古代中国转化而来的。我们需要追问,到底现代中国有哪些地方已经和古代中国断裂了,哪些地方又还在和古代中国藕断丝连?到底哪些方面我们已经被西方文化所笼罩,哪些方面我们还保存着自己的传统?到底哪些古代的影子还支持着现代人的心灵,哪些古代的文化已经被现代的文明摧毁了?

作者简介

葛兆光,原籍福建,1950年生于上海,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历史系教授。著有《禅宗与中国文化》、《道教与中国文化》、《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中国思想史》(两卷本)、《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西潮又东风——晚清民初思想宗教与学术十论》、《古代中国的历史、思想与宗教》等。

书籍目录

自序:揣一张地图去古代中国旅行/001 第一回古代中国的“天下”,近代世界的“万国”/001 引子:《坤舆万国全图》象征古代中国将走进近代世界/001 一、近代西方人的世界观和古代中国人的天下观/002 二、九州和五服/003 三、天圆地方:空间的想象/005 四、四方复四方:从谈天衍的想象到张骞的凿空/007 五、知识和观念的分离:固执的中国天下观/009 六、佛教没有征服中国,但是佛教曾经给了中国一个机会/010 七、佛教观世界和佛教世界观/011 八、关于“世界”的想象与心情/013 九、学术研究的基本立场:拿证据来/014 十、利玛窦《舆地山海全图》之后:中国世界观的转变/015 十一、从天下到万国/017 第二回从婚礼丧仪想象古代中国/018 引子:想象古代,如何想象?/018 一、从格罗特在厦门看到的葬礼说起/019 二、未知死焉知生:“为死人的葬礼都是做给活人看的”/021 三、称谓:汉族人的亲族分别/022 四、男女有别:同姓与不同姓/023 五、合两姓之好:古代汉族人的婚礼/024 六、大观园里小社会:从林、薛、史、王与贾宝玉的关系说起/026 七、长幼有序:孝和悌/027 八、家庭、家族与家族共同体:同心圆的逐层放大/028 九、丧葬仪礼与丧服制度:衣服绝不仅仅是衣服/030 十、五服制:认同、等差与区别的标志/031 十一、近代中国的葬礼:俗世的改变/033 十二、家谱族谱和祠堂祭祀:死去的祖先荫及子孙/034 十三、家族与仪式在古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意义/036 第三回 家国秩序——国家、社会与儒家/037 引子:从“家”到“国”,从“礼”到“法”/037 一、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从家庭、宗族到国家/038 二、国家国家:国在家之上/038 三、国家与秩序的需要/039 四、儒家的礼:礼貌、礼节与礼制/041 五、仪式:靠象征建立秩序、合法性/042 六、什么是“儒”?“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也”/044 七、穿衣戴帽,不仅仅是穿衣戴帽/046 八、从礼到法的提升:家庭秩序到国家秩序/047 九、名分:“必也正名”/049 十、“敬”与“仁”:和睦、等级与尊卑/050 十一、儒学的确立与瓦解/051 第四回 佛祖西来?——众说纷纭的佛教传来途径/053 引子:1900年斯文·赫定的发现/053 一、“发现”,什么是“发现”?/054 二、进入话题:中外交流的通道/055 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路在何方?/056 四、楼兰:古道西风/057 五、佛教自西来:普遍的看法/058 六、真的是这样吗?伯希和、梁启超与胡适的疑问/060 七、另辟蹊径:有关的猜测/062 八、西南通道:想起了马帮和史迪威公路/062 九、南海通道:《理惑论》的启迪/065 十、结语:条条大路通世界/067 第五回佛教征服中国,还是中国征服佛教?/069 引子:从山门逛到藏经阁/069 一、印度佛教的传说/070 二、佛教对人生的基本判断:十二因缘/072 三、解脱之道:“苦集灭道”四谛/074 四、解脱之法:“戒定慧”三学/077 五、佛教传入中国/079 六、异域的礼物:新思想和新知识/080 七、天下更大时间更长:佛教的宇与宙/083 八、沙门不敬王者,可以吗?/085 九、佛教启示录/087 第六回似佛还似非佛——话说《坛经》与禅宗/089 引子: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089 一、六祖之争的思想史意义: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091 二、说“空”:空空如也/092 三、渐修:神秀代表北方的禅/094 四、顿悟:惠能代表南方的禅/095 五、《坛经》的故事/097 六、胡适的发现:《坛经》的著作权出了问题/099 七、《坛经》的关键词之一:自净/101 八、《坛经》的关键词之二:无念无相无住/102 九、《坛经》的关键词之三:不立文字/104 十、《坛经》的关键词之四:顿悟/106 第七回 大慈大悲观世音——民众的佛教想像/108 引子:大慈大悲与救苦救难/108 一、佛教经典里的观世音菩萨/109 二、有关观世音菩萨来历的传说/111 三、观世音菩萨的各种形象及其故事/113 四、古代中国关于观音菩萨的另类想象/116 五、观音故事中的文化接触问题/118 第八回 古代中国的道家——从老子到庄子/124 引子:道家与道教/124 一、道可道:那个关心身外事的时代/125 二、非常道:道家也不同/126 三、不得不说的,和“不可说可不可说非常不可说”/128 四、模棱三可:“道”的多重涵义/129 五、虚玄的与实在的/130 六、同是道家,老子、庄子也不同/131 七、无待:浑沌凿七窍的故事/133 八、蝴蝶、乌龟与骷髅/134 九、无心是道:心斋与坐忘/135 第九回永生。如何永生?——话说古代中国的道教(上)/137 引子:这是“中国的”宗教/137 一、从秦汉到明清:两千年道教简史/137 …… 第十回 幸福,如何幸福?——话说古代中国的道教(下)/151 第十一回古代中国的两个信仰世界/167 第十二回从风水说到阴阳五行/181 结语文化,什么是中国的文化?/192 建议阅读文献/205 大陆版后记/210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那么,古代中国人的个人、家庭、宗族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古代的葬礼和它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让我先从大家可能都最熟悉的中国关于亲族的“称谓”说起。 三、称谓:汉族人的亲族分别 谁都知道,汉族人关于亲族称谓的复杂程度,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除了父母、兄弟、姐妹之外,还有种种复杂的称呼,比起英文世界来要麻烦得多。像祖父(爷爷、太公)、祖母(奶奶、大母)、外祖父(姥爷)、外祖母(姥姥),在西文里只有一个grandfather/grandmother,西文里的一个uncle,我们就有伯、叔、舅、姑父、姨父的区别,一个aunt,就有伯母、婶婶、舅母、姑姑、姨妈这么多的称呼,更何况我们还有姑奶奶、姨奶奶、堂兄弟、表兄弟、表嫂、堂嫂、表姐(妹)夫、堂姐妹、表姐妹、侄子、外甥、嫂子、弟妹、姐夫、妹夫,此外还有什么“妯娌”、“连襟”等,看上去很麻烦。可是,反过来看看,西洋人并没有那么清楚和复杂,甚至和我们很近、受汉族文化影响很大的日本、朝鲜人的称谓都没有那么细,像日文里面的就很笼统,可是中国人呢,姑姑、阿姨、婶婶、伯母、叔叔、伯父、舅舅、舅妈,实在是复杂得很。 为什么要那么复杂?当然是要把彼此的亲戚关系分清楚。不过,要分清楚就要有原则,于是复杂里面也有简单。如果注意分辨,汉族人这些非常复杂的称呼里面,又有一个很清楚的界限和原则:第一,中国人对于父亲家的亲人有一种称呼。对于母亲家的人又有另一种称呼;第二。对于大的有一种称呼。对于小的又有一种称呼。当然,在一夫多妻制的古代,嫡庶之间还有不同的称呼,太太生的长子叫“元子”、“冢子”、“嫡子”,妾所生的叫“庶子”、“支子”,如果妾生了大儿子,只能叫“长庶男”,分得很清楚。中国人常说“三亲六戚”,什么是“三亲”呢?第一就是“宗亲”,就是与自己同一祖先的亲人,以及他们的配偶,像父母、祖父母、叔伯以及婶婶、兄弟姐妹,这是与自己同一姓氏最亲近的血缘关系。第二是“外亲”,就是指母亲家里的父母、兄弟姐妹,他们虽然与自己不同姓氏,但在自己出生之前,就已经结成血缘关系了,所以是第二重要的亲族。第三则是“妻亲”,就是妻子的直系亲属,这种亲缘关系是后天的,是由于婚姻的关系组成的,所以最远。而中国关于亲族的称呼,实在是非常复杂,甚至成了一门学问。古代最早的字典《尔雅》里面专门有“释亲”一节,后来又有李因笃专门写了《仪小经》,把父母、子妇、岳父母、继母等亲族的称呼,给不同亲人写信的格式、描写的诗文,见面时各种行礼,死后的奉祀方法,写在书里让人学习。稍后又有梁章钜专门写了叫做《称谓录》的书,书里不厌其烦地解释各种亲族的叫法,包括对自己家的如何称呼,对别人家的如何称呼,对父亲家的兄弟姐妹如何称呼,对母亲家的兄弟姐妹如何称呼,对这些人的妻子甚至他们的妻子的各种亲戚又如何称呼。举一个例子,比如“母之兄弟”统称“舅”,但“母之兄”是“伯舅”、“母之弟”叫“仲舅”、“母之从父昆弟”叫“从舅”、“后母之兄弟”叫“继舅”,你要分得一清二楚,可是这很难。有一次,我给外国学生讲课,提到这一点,大家议论纷纷,我就问,有没有外国人可以说得出来,中国人把表妹的舅舅的姨父叫什么,一下子大家都傻了。其实,不要说外国人,中国人也说不清,可是,中国人就是有种种称呼,好像非得把这些复杂的关系规定清楚不可。 那么,古代中国为什么要把亲属的称谓分得这么清楚呢?分得那么清楚又有什么用处呢? 四、男女有别:同姓与不同姓 刚才讲到,在这些复杂的称谓中,可以看到的是汉族中国人对待亲属的两个重要的原则,简单地说,一是男女有别,二是长幼有序。这里先讲第一个,就是同姓的父党与不同姓的母党之间,有明显的等级或价值差别。

编辑推荐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