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律动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郑晓,尤怡红 主编  页数:127  字数:235000  

前言

  律动是舶来语Eurhythmics的译文(有的译作律动活动,有的译作韵律活动,在沈颖南译的凯洛夫教育学上也译作律动,但注明是有音乐伴奏的运动)。Eurhythmics-词是由希腊语蜕变而来,接头语Eu,意思是美好;Rhythm意思是尺度、均衡、调整。所以Eurhythmics在医学上解作脉搏的调匀,在艺术上,如诗歌、绘画、雕刻、建筑等,就意味着结构上的调和、均衡、匀整。但本书所说的幼儿律动是专指幼儿受音乐的感染和体育动作之融合与协调而作的形体活动。它的意义是:感情的活动与身体的活动合而为一的一种自然的、有节奏的运动或表现,就是说,幼儿由于敏感地领会音乐节奏的内容,而迅捷地、直觉地发生一种与音乐节奏相适应的情感;同时把自己发生的情感即景生情地、很自然地、有节奏地用动作或姿势表达出来。这个有节奏地发动感情,同时又把感情变为节奏的表现或运动,就是本书所要讲述的律动。怎样培养儿童使他们对音乐的刺激有正确的、丰富的感受力,使他们会把自己的想象力和感情敏捷地、美妙地、配合着音乐节奏表现出来,这就是律动教育。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认为人的身体就是一件最好的“乐器”,这个观点对于近现代律动教育的发展和研究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出现“律动”这个词是在近代,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律动的作用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与重视。  幼儿律动是儿童歌舞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对于儿童是一种美的熏陶和教育,它与儿童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内在关系。律动教育最初仅适用于音乐学习方面,后来渐渐被判明这种教育对于儿童心身发育有很大的帮助。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智力起源于动作”。幼儿在语言和行为能力还没有完全发育阶段,他们主要是靠肢体动作了解身边的事物,探索和学习外部世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意图。现代幼儿律动是幼儿园普遍开展的基本活动,幼儿在律动中唱着歌、随着音乐节奏表演或模拟各种事物动作,以身体各部位的动态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不仅得到艺术美的陶冶,也提高了身心协调活动的能力,同时也是幼儿表达情绪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因此进行律动活动对于促进儿童的身体全部的发达,包括自大脑以至四肢,自中枢神经以至末梢神经,皮肤,肌肉等身体内外全部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与巴甫洛夫精神肉体的统一原理不谋而合。可见幼儿律动不仅训练儿童有敏锐的感觉、丰富的感情、清晰的理智、张弛随心的肌肉、灵活的动作、美妙的姿态和健康的体格,还能促进儿童精神的集中、意志的统一,增强它们对于身体的控制力。同时还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思维力、表现力,培养儿童的创造性、自觉性、积极性。儿童在音乐舞蹈活动中得到美的熏陶和审美情趣,育成高尚品质。所以律动能促使幼儿的身体发育更健康,性格更开朗,有助于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目前在小学和幼儿园里,律动活动广泛开展,不过做专门研究和做有系统的整理的还不太多,相关书籍也比较缺乏,亟需我们取他人之所长,结合民族独具的风格,选择适当的教材,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律动来帮助儿童身心的发育和品质的培养。  ……

内容概要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幼儿律动》强调幼儿律动的游戏性、趣味性和时代感。根据不同年龄段划分为小班、中班、大班。内容丰富广泛,除了提供自然、植物、动物、家园、生活常识等主题外,还在律动基础上增加了部分幼儿歌舞表演。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幼儿律动》可供高等院校及中职、中专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及幼儿园教师和幼教工作者使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律动概述
第一节 什么是律动
一、律动的概念
二、音乐视角下的律动
三、舞蹈视角下的律动
四、幼儿律动
第二节 律动的特点与作用
一、幼儿律动的特点
二、幼儿律动的作用
第三节 律动的分类
一、按律动内容分:植物类、动物类、自然类、社会类
二、按动作特点分:欢快活泼、抒情优美、民族风格、现代风格
三、按律动形式分:行进律动、原地律动、自由律动、器械律动
第二章 律动教学
第一节 律动教学的目标与任务
一、律动教学的教育目标
二、律动教学的教育价值
三、律动教学的教育任务
第二节 幼儿舞蹈律动与幼儿身心发展的关系
一、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二、舞蹈律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
第三节 幼儿律动教学的组织形式
一、集体教学
二、分组教学
三、角色扮演
四、个性发挥
五、教学互动
第三章 幼儿律动创编
第一节 律动创编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幼儿律动创编的基本原则
一、幼儿律动创编的基本原则
二、幼儿律动创编的特殊性原则
第三节 律动创编的构成要素与手段
一、舞蹈律动构成要素一:主题
二、舞蹈律动的构成要素二:音乐
三、舞蹈律动的构成要素三:动作
第四章 实例
小班部分
课例1《小蜗牛》
课例2《小熊舞》
课例3《秋天》
课例4《小猫歌》
课例5《拉摇搓甩》
课例6《举蹲弯仰》
课例7《拍手》
课例8《拍手点头》
课例9《拍拍手》
课例10《小飞机》
课例11《小袋鼠》
课例12《两只老虎》
课例13《小青蛙》
课例14《蒲公英》
课例15《乖孩子》
课例16《小种子》
课例17《我有一双小小手》
课例18《十个小印第安人》
课例19《洗手帕》
课例20《小露珠》
课例21《数星星》
课例22《下雪了》
课例23《春风》
……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一是要把握音乐的节奏、强弱、高低、快慢等因素,以及旋律的起伏、音色的变化等;二是把握动作的形象、力度、幅度等因素,在律动中唤醒人的天生本能,更为准确地表达对音乐性质和内容的理解,从而增强身体的灵活性、感受力与表现力。 (一)幼儿律动创编的目的性原则 一般来说,律动内容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训练目的。因此律动的创编首先必须要明确是在什么范畴内的律动创编,也就是要明确律动编创针对的人群和对象是谁,他们需要哪些方面的律动训练。不同专业、不同人群、不同学习目的所需要的律动创编也是不同的。所以律动创编一定要有鲜明而确定的目的性。 例如:律动创编活动是对幼儿进行一般性训练或者是具有特殊要求的针对性训练,那么其内容的编排、动作的设计、音乐的选择、练习的途径都应该有不同的考虑,才能使幼儿律动活动产生有效的作用。 (二)律动创编循序渐进的阶段性原则 幼儿阶段孩子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不同年龄其身体发展水平和特征不同,其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创编幼儿律动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实际接受能力,针对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体指征、心理特点、认知水平有的放矢进行编创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学龄前儿童的年龄一般是3到6岁,分别就读于小班、中班、大班,不同年龄的幼儿其骨骼、肌肉、关节、呼吸系统、心肺功能不同,认知程度不同,接受能力和承受能力不同,是一个逐渐发展、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创编幼儿律动,必须使律动的内容、形体动作的强度、力度、幅度遵循这一客观规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阶段性、科学合理地进行,使创编的幼儿律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二、幼儿律动创编的特殊性原则 (一)幼儿律动创编的直观性和模拟性原则 幼儿时期大脑正处于发育期,抽象思维还未形成,幼儿的思维多为形象思维。他们对事物的认识首先依据外在形象及其主要特征,对具体形象的事物较容易理解与接受,同时对外界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还具有好动和喜模仿的特点。而“艺术本是一种模仿的形式”,对于认知能力正处在发展阶段的幼儿来说,更是可以“通过节奏性的动作去模仿性格、情感和行为”。因此,通过律动活动来认识客观物质世界是一个适合他们学习、认知周围世界的最好方式。 (二)幼儿律动创编的简单化和重复性原则 由于幼儿时期大脑发育还在进行中,因此神经系统和控制系统还不够完善,他们身体的协调性、平衡性、记忆力、理解力、感统支配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较为精细和复杂的动作难以完成。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化繁为简,突出主要特征,帮助幼儿更快地理解与掌握表现对象的特点。 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律动创编活动中不要把过于复杂化、成人化的动作及节奏类型强加于孩子,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遵守简单化、重复性的原则,使编创的幼儿律动得到幼儿的喜爱,获得更好的练习效果。

编辑推荐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幼儿律动(新课程标准)》可供高等院校及中职、中专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及幼儿园教师和幼教工作者使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幼儿律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幼师新手,律动的解释很到位,很多教学细节,可以买,专家组的书就是不同凡响
  •   屯书当中,还没来得及看,内容一般
  •   这本书有自己的幼儿律动的定义,观点较新颖,实例较多,可操作性很强
  •   很好的一本书 赞的狠
  •   很多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
  •   很好很适用的一本幼儿园用书
  •   让我了解幼儿律动,对以后上律动课更有帮助了。
  •   这本书我没有收到,说是没货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