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是怎样炼成的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黄玉峰  页数:202  字数:141000  

内容概要

  杜甫的前半生,三次考试皆落榜,他的后半辈子,除了做了两年左右的官,其余时间,几乎都是过着飘泊流浪、寄人篱下的生活,杜甫的一生活得实在是太累了!
  不管是怎么死的,杜甫终究是死了,死在一条破船上。守在他身边的只有年近五十岁的老妻和未成年的孩子们。
  一棵大树倒下了,虽然这棵大树早就朽烂不堪,但总算还能支撑着这个苦难的家。
  他死后妻子和孩子们怎么办?这是杜甫死而不能心安,死而不能瞑目的!
  才华盖世的一代诗人,竞遭这样一个下场!这是我们民族的耻辱!

作者简介

  黄玉峰,1946年12月生于浙江绍兴,复旦大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导师,上海市写作学会副会长。编著有《诗情画意》系列、“战略学习法丛书”、《六朝山水诗》、《新语文写作》、《新语文读本》、《教师人文读本》等。

书籍目录

杜甫的一生
诗圣是怎样炼成的
漫游南北与言志诗
附录一:杜甫的纨绔子弟生活
强烈的功名欲
献“三大礼赋”
第三次考试仍无下文
个人的转机和安史之乱一起到来
沦落长安
“麻鞋见天子”和为房琯辩护
反战和说真话
附录二:杜甫做了几天官
在逃难中走向平民
附录三:覆盆之下岂有完卵?
诗仙与诗圣
附录四:重读《李白与杜甫》
转辗在死亡线上
难得的安定生活
安静生活中的不和谐音
幕府生涯
访古、赏画与评诗
屈辱的“幸福”生活
附录五:杜甫为什么要离开四川
漂泊荆湘
诗人之死
结束语
杜甫评说
杜甫为什么活得这么累
杜甫逃难路线
杜甫投靠过哪些人?
杜甫的爱国与爱民
李白、杜甫、苏轼面面观
杜甫名句选粹
后记

章节摘录

  杜甫的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无可怀疑的,杜甫的诗歌写出底层百姓的苦难,说出了苦难百姓的心声。在人们的心目中,杜甫是一个具有伟大人格的诗人。  然而,据史书的记载,杜甫却是个偏躁、狭隘、不自检、无器度又好说大话的人。  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根据呢?  诗圣到底又是怎样炼成的呢?  杜甫,字子美。他与李白两人成为中国诗坛的双子星座。他们的诗篇成为盛唐时期的标志,是所谓“盛唐高唱”。闻一多先生对杜甫有很深入的研究,他称杜甫的诗歌是中华五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美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杜甫,从诗歌内容到样式,都是集大成者和创新者。宋朝大改革家王安石对人的评价很苛刻。但对杜甫却特别尊敬,他在一首题杜甫画像的诗里面,这样写道: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  意思是我推测一下您的这颗心灵就是古代也非常少有的。我非常希望您能够起死回生,让我做你的朋友。理学大师朱熹更是个好挑剔的人物,可他对杜甫也作了高度的肯定。  在我们的心目中,杜甫完全是个关怀天下百姓,以解救天下百姓痛苦为己任的诗圣。  但是,有意思的是新旧《唐书》对杜甫的评价却与一般人的印象完伞不同:  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事,高而不切,性偏躁,无器度,  持恩放恣。  这些话是对杜甫人品、性格的评价。意思是说杜甫的性格无拘无束,而又不肯自我反省、自我检点。他喜欢空谈天下大事,调门很高而不切合实际。他的性格褊狭,浮躁,心胸狭窄,没有气度,他还常常依仗自己对人有恩而放诞无忌。  《新唐书·杜甫传》中转录了杜甫献赋给皇上的内容,这完全是出自杜甫的手笔:  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续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为了求取功名,杜甫不但自吹自擂,而且完全显出一副可怜相,而且话也说得并不得体,并不智慧。很明显,这些评价和引用的文字是非常峻刻的,这些文字,与我们心目中的杜甫形象恰好相反。  更有意思的是,1200多年后,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一书,从阶级论角度对杜甫进行了激烈的抨击,说他是地主阶级的小丑,是“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统治阶级的立场,而为地主阶级、统治阶级服务的”。说他同情人民是有保留的。说他反对农民起义,还说他有严重的门阀观,功名心强,同时也说到他性格上的缺点:个性偏执,不易与人相处,搞不好人际关系。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诗圣是怎样炼成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黄玉峰的书一如既往的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