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加]罗伯特·洛根 页数:203 字数:247000 译者:何道宽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从媒介史角度回答李约瑟难题的力作。在拼音字母、一神教、典章化法律、逻辑发展和西方科学乃至新媒介之间有一条永恒的金带,促使西方文明在现代社会傲然于世界。该著作视野宏阔,分析透辟,极富启发。
作者简介
罗伯特·洛根,麦克卢汉的同事,媒介环境学派大师,物理学家。何道宽,中国资深翻译家。
书籍目录
目 录
总序
译者代序
洛根中文版序
作者前言(2004年第二版)
1字母表乃发明之母
1.1作为拼音代码的字母表
1.2初步的假说
1.3三个传播时代
2文字的滥觞
2.1符木
2.2记账的符物
2.3符物系统的认知冲击
2.4复杂符物、封套和印痕语标
2.5为数字和文字铺路
2.6文字和抽象数字的出现
2.7刻划语标的分叉
2.8两河流域文字的滥觞
3拼音文字的起源:发明之母的发明
3.1埃及文字
3.2字母表的到来
3.3字母表的传播
3.4元音进入拼音字母表
3.5从腓尼基字母表向希腊字母表迁移的断代
3.6西里尔字母表
3.7如尼字母表和欧甘字母表
4非西方文字
4.1中国文字
4.2朝鲜文字
4.3日本文字
4.4中美洲文字
5中国文字和西方拼音文字的比较及其对文化模式的影响
5.1文字对思想和文化的影响
5.2汉字与拼音文字的比较
5.3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
5.4中国的法律
5.5中国的科学
5.6文字系统的影响
5.7字母表对女神:文字对形象
6腓尼基文字的发展与两河流域的法典
6.1两河流域的早期政治史和文化史
6.2文字的发展与文明的开化
6.3两河流域的文字与文明
6.4科学的滥觞
6.5典章化的法律
7字母表、一神教和希伯来人,创制《圣经》的民族
7.1希伯来文字
7.2摩西的贡献
7.3一神教的滥觞
7.4成文法
7.5摩西的上帝观
7.6字母表与希伯来历史
7.7文字对希伯来政治组织的影响
8拼音文字与希腊科学和逻辑的起源
8.1米诺斯和早期希腊非字母表文字
8.2字母表:西方文明之源
8.3希腊字母表:演化史上第二种拼音文字
8.4史前社会里的教育技法和信息储存
8.5向字母表文字的过渡
8.6拼音文字对希腊人的影响
8.7科学扎根
8.8逻辑扎根
8.9爱奥尼亚的物理学家
8.10普世的律法
8.11科学为何始于西方
8.12逻辑空话浇灭了希腊物理学经验主义的精神
8.13解决悖论
9拼音文字对希腊精神的影响
9.1希腊的阅读公众
9.2字母表的视觉偏向
9.3“自然”概念的发明
9.4个人观念因字母表文化而兴起
9.5寻求真与美
10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的世界帝国
10.1希腊化世界
10.2拉丁文化的希腊源头
10.3罗马字母表与文学
10.4罗马的组织
10.5罗马的法律
11阿拉伯人与伊斯兰文化
11.1先知与书面文化
11.2伊斯兰教和文字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
11.3伊斯兰教和口语传统的保存
11.4伊斯兰世界帝国
11.5伊斯兰法律
11.6阿拉伯文学与科学
12计数符号和“零”的奥秘
12.1发现“零”的奥秘
12.2严谨逻辑对希腊人想象力的抑制
12.3“零”的初次亮相
12.4位置数计算
12.5代数
12.6无穷大、无穷小、分数和无理数
12.7小结
13中世纪与字母表文化的回归
13.1罗马的衰落与基督教的兴起
13.2拜占庭帝国与希腊正教
13.3罗马天主教
13.4中世纪和口语传统
13.5黑暗的中世纪:神话耶?事实耶?
13.6从古代学问到近代科学的转折
13.7中世纪技术
13.8古典学问
13.9加洛林王朝的文化复兴
14印刷机:提升字母表的功能
14.1印刷机的发明
14.2印刷机和文艺复兴
14.3视觉偏向
14.4按字母表顺序编排
15印刷术、字母表与科学
15.1作为科学思想媒介的印刷机
15.2印刷术确立了科学的标准
15.3经验主义的兴起,科学与其偏重书面文化的历史相脱离
15.4印刷机强化了字母表文化的抽象性
15.5印刷术:用作分类与专门化的媒介
16印刷机的社会文化影响
16.1印刷术:个人主义的技术
16.2通俗语
16.3印刷术和大众教育的滥觞
16.4印刷机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16.5印刷机和宗教改革
16.6印刷术和民族主义
16.7印刷术和民主
16.8小结
17电力信息时代语境下的拼音字母表
17.1光速条件下新信息模式的兴起
17.2电力条件下机械形式的逆转
17.3社会效仿其技术
17.4电力信息时代中字母表的未来
17.5电视
17.6脑电波与阅读的人体工程学
17.7传播的双重束缚
18知识电力时代语境下的拼音字母表
18.1语言的能动性
18.2六种语言形式的语义和句法
18.3语言演化链
18.4字母表文化、计算机、教育和工作
18.5微电脑及其影响:学校和工作场所的九种变化
18.6结束语——心灵的延伸:人类语言、思想和传播的起源、演化与混沌
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这两种解决办法都用上了。苏美尔被阿卡德人征服以后,苏美尔语仍然被保留下来,用于仪式和宗教事务,阿卡德语成为通用语。这种语言政策模式曾经被中断100年;其间,苏美尔语复辟,再次成为官方语言,苏美尔文化经历了短暂的复兴和繁盛。此间,苏美尔文本被翻译成阿卡德文本,这两种语言的双语词典问世。当阿卡德人重新完成对梦幻乐园的政治控制以后,翻译工作突然停顿,苏美尔语就成了死的语言(Oppenheim,1964)。苏美尔语仅仅是官方的宗教用语,就像今天的拉丁语一样。苏美尔文本保留在图书馆里;在公元前2004年乌尔第三王朝被推翻以后,苏美尔语再也不被用于活跃的学术活动,再也没有产生新的文献了。 公元前18世纪汉穆拉比王在位时,阿卡德语在帝国事务中享有完全的霸权。阿卡德人主导两河流域的政治文化生活,其文字风格日益转向拼音化,语标符号越来越少;语标符号从未完全消失,但其重要性越来越微不足道了。 转向更多的语音符号以后,巴比伦文字系统简化了,但向纯拼音系统或字母表系统的转移从未在两河流域发生。“彼时,两河流域的音节文字从未包含流行语言里一切可能的符号。简约的原理瞄准的目标是:用最少的符号表达语言形式,因而产生了多种俭省的措施。”(Gelb,1963:69)不存在“标准的”两河流域音节文字,不同的地域使用不同的音节文字。多种音节文字系统都使用单音节符号,音节以一个元音或辅音结尾。《汉穆拉比法典》所用的文字可以解析为83个元音和单辅音的音节符号,比如a,i,e,o,ba,bi,be,bu,ab,ib,ub,da,di,du,ad,id和ud(Gelb,1963:108—115)。 汉穆拉比时期使用的简约的文字系统标志着文字系统的重大改革,此前的文字系统复杂得多。“据估计,最早到苏美尔文字(乌鲁克6世到2世)几乎有2000个不同的符号,到了法拉(Fara)后期,符号的数量减少到800个。”(Gelb,1963:221—222)文字的改革、符号的减少对汉穆拉比时期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考察文字的使用以后就会看到这样的影响。 6.3 两河流域的文字与文明 文字的使用使两河流域的文化为之一变,创造了文明的条件,也为城市生活的特征准备了条件。文字创造的一种模式不断自我重演,贯穿历史。 文字的滥觞是原初文明诞生的重要因素,这个道理不言自明。一切引向成熟文明的因素包括地缘、社会和经济因素共同创造了成熟文明诞生条件的复合体;然而看起来,倘若没有文字,这些条件都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换言之,文字只存在于文明里,文明不能在没有文字的条件下存在(Gelb,1963:221—222)。 起初,文字的使用在苏美尔并不普遍,仅限于经济和行政,在“祭司、抄书人、建筑师、艺人、监工、商人、作坊工人、士兵和农夫的圈子里”(Roux,1980:76)。一旦被掌握并用于经济活动和行政事务以后,其应用范围随即推广到文学、宗教和历史记述中。于是,故事、寓言以及神话、英雄、国王甚至动物的创作应运而生并诉诸文字。表现智慧的文学比如箴言谚语被搜集起来、分类集成了。
编辑推荐
《字母表效应:拼音文字与西方文明》用宏富的材料、严密的逻辑、清晰的语言极具说服力地展现了这一宏大主题。作为媒介环境学者和物理学家,洛根所呈现出的广阔视野和深刻洞见,在《字母表效应:拼音文字与西方文明》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