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邓正来 主编 页数:44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2011年是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正式运行的第三个年头。自复旦高研院成立以来,我一直强调:复旦高研院的创立是为了同时突出国际化的学术视野和根据中国的学术判则,以期“高等研究”的建制超越唯西方马首是瞻的认识论误区与现行体制画地为牢的学科壁垒,进而引领中国社会科学实现走向世界的“知识转型”。
我的这一认识既不是一时的冲动,也绝不是出于某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怀,而是有着长期的充分的理论认识;在某种意义上,它是我从1990年代初期以来就在努力推动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事业的逻辑延伸。事实上,晚近以来,我本人至少经由四个方面的学术努力从理论上论证了中国社会科学实现我所谓的“知识转型”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书籍目录
序言——“知识转型”时代的学术担当
“生存性智慧”与中国发展研究论纲
Democratiza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e Impact of
Transitional Modes on Democratic Outcomes
边疆无界:万象共生的人类观
论正当:一种元伦理学的解读
多元社会的重叠共识、正当与善
——政治自由主义的核心理念论述
古与今:现代性的大命
死亡驱力的四个时刻
——一个政治哲学史的考察
从“邓正来问题”到“转型法哲学
——一种社会一历史维度的阐发
情理:变通型正义观理论建构初论
超社会体系
——关于文明人类学
Chinese Social Relations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s in Historical
&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A Preliminary Sketch of New
Orientations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Diagnosing and Designing Democracy
附录
一、国内外著名学者对复旦高等研究院的评议
拓展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研究计划:扩大中国社会
科学的贡献,针对当下中国议题和全球事务发言
在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那些日子
对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评议
对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评议
对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评议
对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评议
致邓正来教授的信
对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个人评论
对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评议
扎根中国走向世界
贺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三周年纪念
祝愿复旦高等研究院率先成为中国“独立之精神,自由之
思想”的堡垒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的平台
——对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学术评议
把更多优秀学子吸引到社会科学领域来
——贺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成立三周年
成绩斐然走向成熟
——祝复旦高研院成立三周年
从复旦“高研院”看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理念问题
业绩巨大,不足明显,佳境可期
——复旦高研院建院三周年简评
复旦的学子有福了
“根据中国,直面世界”
——有关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求才育人之道
对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学术工作的评议
二、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分析
三、复旦大学高等研究院专职人员简介及其代表性论著
章节摘录
创办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源于大家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希望我们的社会科学能够扎根中国,走向世界。今天看来,我们离当初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创立于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很多同仁都认识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功经验和曲折道路,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丰富的课题,也为今日中国接纳世界文明和把中华文化播扬到全世界创造了极好的机会。但社会科学研究还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和中国发展改革的步伐,既有食洋不化照搬或套用西方学术思想,也有自信不足,不懂得怎样向国外介绍中国学术成果的情况。如何使内外沟通起来,用中国的社会科学回答和解决中国的问题,让中国的学术走向世界,成为国内社会科学界的一个当务之急。高研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万事开头难。创院之初,邓正来教授呕心沥血,网罗人才,创设规制,联络国内外学术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同仁们在邓教授带领下致力于打破学科界限,既融入国际学术潮流,又植根中国的社会现实,举办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论坛,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学术氛围浓厚,学术交流活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