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养生一百句

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其忠,王颖晓 编  页数:11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养生一词,早在《吕氏春秋》就有明确记载:“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意为知晓生命规律的人,其饮食起居、行为举止等不可有害健康、有害生命,这是养生最起码应该做到的。养生,古亦称摄生、治身、道生、卫生等。老年人延缓衰老之养生,又称寿老、寿亲、寿世、养老等。  数千年的中医药发展史,记录着无数先辈前贤对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丰富经验及学术成就。从养生学术发展的角度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历史阶段。

书籍目录

中华养生源流的追溯与当前养生趋热的思考(代前言)一、天人相应(1-9则)二、未病先防(10-19则)三、情志摄养(20-42则)四、起居摄养(43~70则)五、饮食摄养(71-90则)六、房事摄养(91-100则)

章节摘录

  仁德常驻、爱心永存、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乐善好施、豁达开朗等道德修养,是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重要保证。孔子有“知者乐,仁者寿”之论,民间有“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之语,均应成为养生箴言。现代调查统计证明,长寿健康老人的保健经验集中到一点,即是乐于奉献,情绪乐观,永思进取。而遇事计较、性情孤僻、担惊受怕者,每为诱发疾病或促人短命的常见因素。  二是重视调志以摄神:人的情志活动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喜怒哀乐在所难免。但若情志放纵偏激,极易影响人体气机,轻则引起功能失调,重则导致疾病发生,故而通过主动地控制和调节情志活动,避免产生反常的或不良的情绪状态,可达到宁心摄神、健康长寿的目的。  现代研究也证实,长期的精神紧张,情绪焦虑,心理压力,可以直接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而容易出现精神疲乏,失眠多梦,烘热冒汗,烦躁不宁,情志抑郁,食欲减退,性欲冷漠,心悸怔忡,若经久不已,甚至可诱发癌症。古今养生家所创制的以情制情转移法,琴棋书画移情法,歌舞运动怡情法,他如暗示法、开导法、节制法、疏泄法等,均为畅志舒情、愉悦心神的有效方法。但愿各位从养生保健角度出发,天天保持好心情。  三是重视节欲以安神:人生在世,孰能无欲。每个人都应有一定的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需求、期盼、欲望。但人之欲望,永无满足,这是普通的心理状态。要养生保健,就必须适当节制欲望,诚能做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素问·上古天真论》),可谓养生修心之高人矣。  俗话说:“妄想一病,神仙难医。”因欲壑难填,终日忧心忡忡,胡思乱想,使心神处于无休止的混乱之中,便会严重影响人体脏腑组织、气血阴阳的功能活动而损害身心健康。早在老子《道德经》里就指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要想清心寡欲,静养心神,就应自觉地、尽力地做到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妄想、去妒忌。  要保持乐观的处世态度,豁达的心理状态,清代养生学专著《寿世青编》给了我们莫大启示:“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宜过扰,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任其自去,念惕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   ……

编辑推荐

  天人相应的古训,未病先防的名句,情志摄养的忠告,起居摄养的点津,饮食摄养的箴言,房事摄养的警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养生一百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简单,比较适合老人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