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之问”

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徐江善  页数:4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时代之问:当代文化名人的思考与呼唤》是新华社知名记者对王蒙、冯骥才、余秋雨、陈忠实、王安忆、贾平凹、李敬泽、韩三平、李连杰、郭敬明等不同年龄段的数十位文化界知名人士的大型文化访谈实录,全面反映和剖析了我国当代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集中展现我国文化界大家对当前文化事业发展的思考与期待。在精彩和不失锐利的对谈中,这些文化名家或从历史和现实的坐标中探寻文学、艺术的真谛,或以自身实践为文学经典和文艺大家的培育建言献策,或着眼于未来,在深入的分析中充满了批评家的智慧……他们激情澎湃,字字珠玑,从不同视角解答了“时代之问”。

作者简介

  徐江善,中共党员、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58年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1982年7月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中文系,现任新华社参编部编委、机动调研室主任。荣获新华社十佳编辑称号、新华社优秀共产党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苍天有眼》,长篇报道文学《寻梦俄罗斯》、《末路疯狂——告诉你真实的郑筱萸》、《谁抢了你的麦克风——互联网改变中国记事》等。

书籍目录

序时代之问:打开“众妙之门”第一部分 不负时代艺术家要面对文学背对市场作家始终不忘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我们正在经历一个黄金时代的酝酿阶段创作要有自己的根为人艺去守望我的中国电影梦艺术家永远不要忘记时代使命第二部分 文坛激荡“大水走泥”时代的坚守作家始终要有深沉的志向文学大繁荣必须向精品跨越《于无声处》30年,不变的人格与风骨作家不能迟到于伟大的时代沉人生活底层寻觅珍珠第三部分 呼唤经典呼唤大时代之大作品文学的核心价值永远不会改变危机中寻找生机与出路坚守,为了读者为了文学用文化点燃民族精神的火炬喧闹而无声的文化时代做文艺批评圣地的守护神中国电影要先做大再做强培养创意写作人才发展多元文化产业甘做高雅艺术的守望者戏比天大为文化巨人的诞生提供沃土坚守使命继薪传火经典作品需要深厚积淀的土壤地方院团也要成为“大家”的摇篮第四部分 期盼未来打造专业化国际化的原创文学平台《萌芽》的命运与文学的未来优秀的作品是作家内心真情的流露真正优秀的作家不会昙花一现我们仍在默默地支撑着最初的写作理想好厨子都是挑剔的客人给逼出来的附录:作者简介

章节摘录

  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悲哀苍白的民族,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是没有根基没有力量没有前途的国家。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文化,没有文化的人是“单向度的人”;社会的全面进步离不开文化,没有文化的社会是短腿的没有发展后劲的社会。为了中华民族21世纪的伟大复兴,一个拥有《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不朽文化经典的民族,一个拥有孔子、老子这些伟大思想家的民族,也完全应该和能够用当代伟大灿烂的文化创造,去点燃13亿中华儿女心头理想主义的精神火炬,去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六大以来,文艺创作成就不菲,但是相比于高歌猛进的经济建设明显滞后,缺乏力透纸背、影响深远的经典大家,与物质实力空前增强、国际地位持续提高的大时代不相匹配。伟大的时代为何难觅伟大的作品?  毛时安:伟大的时代为何产生不了伟大的作品?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今天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内容极其丰富,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马克思在谈论欧洲文艺复兴时说过:“一个需要巨人的时代,并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但是,我们这个时代虽然需要大作,但并不一定就能产生大作。  我遇到一些国外艺术家,他们不少人都很羡慕中国的作家艺术家,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中国有作协文联体制,国家能把作家艺术家“养”起来;二是中国有极其丰富的生活原料,国外尤其是欧美已经形成了一个平静的中产阶级,不像国内在转型期这样矛盾尖锐,对于作家艺术家而言,处在这样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是很幸运的。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们采访了数十位活跃在文化艺术界的著名人士。……他们从不同视角解答“时代之问”,可谓字字珠玑;有的激情澎湃,讲到动情处潸然泪下,令人动容。他们或从历史和现实的坐标中探寻文化艺术的“时代之问”,或者以自身实践为文学经典和文艺大家的产生建言献策,或者着眼于未来,在深入的分析中充满了批评家的智慧。”  ——徐江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时代之问”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