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云南行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复旦大学  作者:路光远  页数:325  

前言

  《七彩云南行》出版,这是中光高级中学五年一个周期、第一个轮回的又一本体现学校在培育教师人文素养工作方面的实践作品,是教师“行万里路”的心路写照,作者不仅仅是教师,还包括学校所有的教辅职员。  虽然文字内容还显得稚嫩粗浅,但它确实是每一位教师与员工发展进步的写照,人文素养不断修炼提升的体现。我想把这五年来学校在教师人文素养培育方面的实践作一简单的小结,作为《序》,以示今后的再努力。  中光高级中学是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试点校、上海市心理协会实验校、嘉定区办学先进单位和嘉定区优质、示范学校。近年来,学校秉承“教育现代化必须文化共融化、民族传承化、方法科学化、视野国际化”的现代教育思想,以“文化立校”为学校办学理念,以“自主发展、人文见长”为特色,以《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培养师生人文素养的实践性研究》课题为平台,形成了新型的、开放的现代学校发展模式。  在提升教师人文素养、育德能力的实践中,我们坚持从理论学习人手,以课程研究和实践活动为突破口,实现由传统说教向教育管理和生活体验相结合的转变;由师生被动接受学习向自觉提升的转变。因此,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都取得了可喜成绩,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我以为这与学校长期以来重视师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德育,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分不开。  一、构建教师人文素养培育背景 教师是科学文化的学习者,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履行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同时也肩负着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精神、物质文化需要的日益增长,随着教育的改革,教育环境的改进,人们对教师,尤其对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广大教师提出了提升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质,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教育的更高要求。因此,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中小学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的需求来看,提升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育,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是学校迫切重要的大事。它对创建和谐文明社会,提高民族素质和人的综合素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光高级中学创办于20世纪40年代,近70年的办学历史,形成了一定的学校文化,也曾创造过辉煌的业绩,逐步确立起“以文立身、以文益智、以文孕美”的文化立校办学理念。学校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全面推进改革中,我们清醒地意识到,随着教育经费的投入增长,硬件设施已能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但环境再好,若没有优质的师资队伍,是难以实现社会发展的需要,更难于形成优秀的学校文化。师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成为制约教育、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师生人文素质的提升,特别是教师人文素养的培育,成为亟待提高的重要内容,它也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学校在积极开展现代学校制度的实践中,大力加强师生人文素养培育,并将其作为创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具体内容,同时也为实践“文化立校”办学理念,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与平台。  二、实践教师人文素养培育规划与保障 为尽快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学校在认真分析总结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基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需要,专门制定了《教师人文素养培养五年规划》,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实地考察、实践体验、文化熏陶和人文课题的专项研究,坚定教师的理想信念、职业追求,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将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转化为教书育人的能力,进而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和职业幸福指数。  提升教师文化素养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保障,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学校将其列入常规工作和每年的实事工程,列入学校优先发展的位置,为此,学校还专门组织成立了师生人文素养培育领导小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从行政导向、组织机构、制度保障、人力资源,乃至培训经费的投入等方面给予全面推进;由校务办和人力资源部负责规划的实施与督察,由师训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落实与管理考核;学校各行政部门通力协作,共同配合,全面开展好此项事关学校长远发展大计的战略决策。  三、开展教师人文素养培育策略与途径 1.营造人文培育环境,创建博物馆式校园 环境是重要的育人元素,良好的校园环境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感化和教育的功能。中光高级中学借助校舍改造,在净化、绿化、美化学校环境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挖掘有价值的教育资源,重点突出人文教育内容,以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和现代文明典范,营造优质的教育环境,使多元化在校园同存共融。通过构建充满人文气息的博物馆式校园文化环境,达到扩大师生的认知领域、提升师生认知水平的目的。  我们本着体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文明科技文化等教育内容来设计校园。中国文化与人文历史,民族文化与人文艺术,汽车文化与汽车革命,建筑文化与现代文明,文化共融与和谐人文等环境主题文化在校园中生成。以“石雕、砖雕、木雕、竹雕”为代表的中国民间“四雕”艺术品实物在校园里展现。青铜器、陶瓷、丝绸刺绣、天圆地方等中国文化元素都在校园中向学生进行着“树魂立根”的精神教育。根据校园每幢楼的育人功能,重点突出一个文化教育主题,让学校每一幢建筑,每一面墙,每一物品,都在无声地熏陶与净化学生的心灵,为师生创设一种浓郁的人文环境,丰富师生的文化积淀。  2.开展温馨班级建设,创设和谐校园氛围 每年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充分利用班徽、班歌和班级文明公约评选展示活动,开展“建设温馨班级,营造和谐校园”的主题教 :育,师生团队通过“温馨班级建设”方案的设计互动,不但激发了学生对班级和老师的热爱之情,也促进了教师进一步反思教育行为,更多了解学生鲜活的思想与心灵感受,融洽了师生关系,也赢得了社区、家庭的理解与配合。这期间,我们不仅看到了教师与学生间和睦关爱,更感受到师生的平等交流与真诚相处。  “温馨班级建设”旨在创建班级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教师间、学生间、师生问的和谐凝聚力,从而增进师生的教学相长。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深入开展学生论坛、班主任论坛和教师论坛,组建青年教师教育发展联合会。由学生宣讲身边的好老师,由老师为各类学生颁奖表彰,不断创建浓郁的人文环境,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班级各类文化活动、学习竞赛、师生友谊赛,不仅开拓了视野,互通有无,互助合作,还增强了自信心,增进了团队合作精神。教师的各类论坛、岗位教学比武以及人文专题讲座,既交流了教育教学经验,分享了工作成果,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又促进了教师在博采众长、不断反思的同时,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育德能力,最终形成全校学先进、争进步的进取氛围。  3.内化优秀文化成果,增强审美鉴赏能力 开卷有益,努力构建和浓郁学习氛围。购书,发书,推荐新书,读书节,读书沙龙,读书报告会,是人文素养培育的系列活动之一。教师在读书中启发教育智慧,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火花,在实践中形成教育合力。我们将教师一篇篇融人教育感悟、教学智慧的体会和文化实践考察文章汇编成册,逐一出版发行,让教师在循序渐进中获得体验,感受成功,收获成果。  走进高雅艺术,提升艺术鉴赏力。学校将党建工作、工会活动、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师系列专题培训,人文素养专题讲座,欣赏经典剧作、名画;“曲阜孔庙”留下老师们研儒问学的身影,“苏州古迹” 触发老师们对仕隐哲学的研究,“黄山之巅”使老师们发出江山多娇的感慨,“敦煌壁画”带给老师们议佛赏画的情趣,“高昌古城”引发老师们盛衰之理的深思……这一系列活动,不仅开阔了教师的胸襟,拓展了教师认知领域和思维空间,更丰富了教师的文化内涵,课堂教学素材亦更为充实,职业幸福感也由此得到了增强。  组建教工文化社团,激发教师的高雅情趣。根据教师自身特点和个人发展的趋向定位,引导教师组织成立文学文化类、艺术体育类、人文情趣类、鉴赏收藏类、个人志趣类,以及医学保健、航空航天、地质昆虫、生物工程等相关科技类在内的教师多种文化社团、志趣社或文化沙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培训活动,培养了教师特长,拓展了教师的文化链和专业面,促进了教师在团队活动中拥有专长、富有特长,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品位,以教师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为主要内容的精神世界得到丰富。  4.开展校本课程建设,寓人文培养于实践 学校的改革关键是课程改革、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我们提出了“拓展课程,多元发展,丰富内涵”课程优化目标。我们组织教师研发具有文化内涵的校本课程,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与能力申请开设校本课程,为保障校本课程的科学有效,学校又建立起审核论证、考察评估、质量监督等保障机制。通过课程审核领导小组的可行性论证,提出学校课程开发实施的意见建议,供教师修定完善,最后由学校终审通过后交付教师实施,再由教学业务部分实施过程质量的监督考核与评价。  这一平台旨在引导教师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于教育教学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又促进教师知识素养和个性风格的体现,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同时,通过对文本材料的学习研究,进一步加深对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对所教授的优秀文化成果的深人感知,又进一步形成具有教师个性特点的创新见地,在教学实践中推进教师人文素养的深层次提高。  5.设计校园文化活动,增进人文培育感染力 师生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是提升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活动载体,落实与推进人文素养课题的实践研究和培育规划的实施,同时它也是展示培育成果的平台。每年一届的各类文化节日大型活动精彩纷呈。  学校重点加强师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研究,让广大师生在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感恩节、狂欢节、体育节、教学节、班主任节等校园系列文化节活动中不断提高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引导广大师生走进高雅殿堂,深入高品位现代文化圈,欣赏高雅经典,体验高质量生活。教师的诗词诵读、歌舞表演、民族服饰秀、原创作品展,不仅赢得了学生的敬佩与喝彩,提升了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与认可度,更改进与提升了自身对所从事职业的光荣感、神圣感。实践证明,高品位的活动带来高品位的教育,师生的自信心、集体意识、拼搏精神以及对祖国的情感、民族文化的热爱在一次次活动中沉淀、升华。  学校注重开创性发展,如中国文学作品、京剧艺术、民族音乐、中外影视、茶艺文化等,都在文学社、话剧社、记者团、阳光部落、开架书吧社等诸多个性化的学生社团活动课程中教育渗透,浸润着广大师生的精神世界。  四、实施教师人文素养培育实践反思 人文素养内涵,应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三个方面,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都是一项长期工程,绝不是靠短期的突击补缺就能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需要靠知识积累、社会实践、生活历练和具体事物的亲历体验而慢慢积淀提升的,更多的需要依赖于自身的文化自觉修炼而成,仅仅靠学校单向而有限的培训,显然不够,学校只是创设一种导向,营造一种学习的环境氛围,提供一些平台,发挥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何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地推进,应是学校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每一位教师的认识度、知识储备、能力水平等都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相互间有明显的差异,如何针对不同群体展开分层培训,则是学校探索的重点。  华东师大胡晓明教授在解读教师人文素养时说道,对看不见的事物的想象与感受能力;对精神财富的贮存能力;强大的逻辑思考能力;精细的艺术鉴赏能力;对文明文化基本价值的守护能力;对现实和历史的批判能力等,都是人文素养的内涵,其中前五方面属于个人横向的能力,唯有最后一个属于纵向能力。照耀人类精神历程的是人的思考力,我们可能没有机会步人人类精神的最高殿堂,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用思考照亮自己和周围人的人生,仍然可以在今日学生们那块既充满憧憬,又自我任性,甚至心理叛逆的心田里,小心翼翼地保护和培植那些可能伸向伟大思想的幼苗。  而对老师思考力、批判力的培养,则是提升其人文素养的瓶颈所在,这些都还有待我们去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本序作者为上海市中光高级中学校长)

内容概要

  《七彩云南行》为上海市中光高级中学教职员工进行人文素养培育、考察和游览我国西南地区云南省主要名胜所作的散文随笔汇集,共分感知西南彩云、见闻高原风物、遐思古域人文三大篇章,既有客观描述,也有激情抒怀,更有深沉思考,可谓道出儒风、道骨、佛理、禅意,虽是一番走马看花,却对我国多民族省份云南产生深刻印象。  云南景色富有魅力,名胜古迹众多。《七彩云南行》中涉及省会昆明的“春城”石林,历史名城大理三塔、苍山洱海,终年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还有世界遗产丽江古城、三江并流、南方喀斯特地貌等,对此,作者们均有生动的见闻记录、实地的生活体验,以及辽远的哲理遐思。读者不妨跟随他们的脚步进行“文字卧游”。

作者简介

  路光远,教育管理学硕士,上海市中光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高级教师,上海市“双名工程”、“长三角名校长工程”学员,嘉定区德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曾获得中央教科所教科研先进实验者、上海市普教科研先进工作者、嘉定区先进工作者。主编《杏坛艺海》、《讲坛心语》、《人文札记》、《教化探索》、《亲近大西北》、《自主发展,人文见长》等教育丛书、专著等,在权威报刊发表四十余篇专业论文,多次在国内外教育论坛报告交流,倡导“以文立身、以文益智、以文孕美”的办学理念,在创建“文化立校”特色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上富有实践性研究成果。《七彩云南行》是2011年主编的又一本素质教育的新作。

书籍目录

上篇 感知西南彩云“云南之旅”六日记/高安霞七彩云南行/李芳芳“驴友的天堂”/浦建芬走进云南/孙晓东云南是个好地方/文海燕“彩云南现”之游/谢晓敏“彩云之南”的咏叹/胡娥古城丽江观赏/李苏华彩云之南纪行/陆昀彩云之南/徐千雅感受云南魅力/王立杰云之彼端七彩之南/吴雅琼魅力云南/徐爱明云南值得游/汤晓芳云南的云/郭冠朝初游云南/丁邦凤云南之旅琐记/周光珍向往云南梦成真/周倩云南,美丽的地方/张慧燕中篇 见闻高原风物我的翡翠缘/王双一品味普洱茶/黄晰韬滇西游记(两则)/刘鹏程徜徉滇地闻古风/张燕马帮的铃声响过/高惠斌高原风情/张惠君玉龙雪山下的实景剧/郝薇高原红土地/虎建章从茶马古道到“互市”/姜芳芳昆明的花市/陆惠萍行走“高原姑苏”/黄筱燕古城镇三曲/顾秋萍“彩云之南”的柔软时光/徐文娟寻梦大理/沈丽华云南游·丽江纪/章蔼然记忆云南/姚秋霞云南游记/周燕下篇 遐思古域人文云南人文纪实/王华峰印象云南/沈建华心仪“彩云之南”/孙绿萍做个导游真不易/查仲波从云南民居看社会发展/陈凤侠《印象·丽江》观后/程颖“蝴蝶梦”所思/王淑美探析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那明新大理崇圣寺随想/邓霞林游丽江古城有感/王伟敏走云南,读活书/丁志红丽江,梦开始的地方/朱应洁悟空与小草/朱真洗净心尘返璞归真/庄志迁云南,我会再来/吴菊香附录 中光高级中学提升教师人文素养五年培养规划(2007—2011年)后记

章节摘录

  “驴友的天堂” 云南,一个令人如痴如醉的旅游胜地,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以前,我常常听原单位的云南同事说起,云南怎么怎么的美,民族怎么怎么的多,气候怎么怎么的好,水果怎么怎么的齐,听来那肯定是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所以,我一直想去感受云南那依依杨柳、小桥流水的人文环境;去抚摸纳西族特有的古色古香的建筑;去品尝那茶马古道上的异域风情;去触碰云南那颗多彩的心。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没有机会去成,可能是经济上的原因,也可能是时间上的关系,总之,原因很多。这次可好了,我们学校教职员工的人文素养培训的目的地就是云南,我憧憬了十几年的丽江,彩云之南,在2010 年暑假我终于如愿了。7月4日,我们登上了飞往昆明的航班,开始了我们这段为期6天如梦般的奇幻旅程。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56个民族在云南就有30多个,其境内多山、原始森林,资源丰富,属高原气候,省会昆明市海拔1800米,气候干燥、多雨,四季如春。  到达的第一天,我们先去大理丽江,汽车穿过风景如画的群山,开过相对险峻的盘山公路,到达了闻名的“丽江古城”。丽江是一个“天下风花雪月,人间浪漫天堂”,是一生不能不去的地方,是梦开始的场所,是心安歇的家园,说成“一生的夙愿,一世的追求”并不为过。  这里的气候四季如春,风景这边独好,湛蓝色的天空,絮状白云,绿油油的稻田,红花绿草,青山绿水,莺歌燕舞,粉蝶呈祥,百鸟高歌,山歌嘹亮,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丽的大自然画卷。  丽江古城是从未遭过破坏的古城,房屋、街道、城墙一色的青石铺面,错落有致,排列整齐,是原汁原味的青砖小瓦、典型的明清建筑,小桥弯弯,曲径通幽,流水涓涓哗哗作响,人家整洁,古色古香,环境幽雅,空气馨香,清洁卫生少有污染,而“江南古镇”乌镇、周庄等实际上不及丽江。  街区市民大多从事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工艺品、旅游用品制作、传统美食生产,市面繁华,物资丰富,游人如织,人头攒动。我们在那里拍了许多照片,并且买了不少东西,有民族特色的围巾、裙子、工艺品等,还品尝了许多美味的特色小吃,像凉粉、粑粑、过桥米线等,我们都尝了尝,米线还不错,凉粉也还行,吃法也多。最有印象的,就是“云南十八怪 ”之一的牛奶做成片片卖,那种小食品的名字叫做烤乳扇,味道怪怪的,其他的同事吃了感觉口味不好就扔了,我觉得还可以,勉强地咽了下去。  第二天,我们又来到了束河古镇,是类似丽江市(又名大研古镇)的又一古镇,只是没有丽江那么大,但是却保留了古镇的原有风味,而且也显得比丽江更为祥和、儒雅。为什么叫束河?它的街道的形状就是类似一个 “束”字,加上整个小镇,到处都有小溪流穿过,所以叫束河古镇。我们到达束河时,已经下午6点多了,吃完饭,开始游玩已经是7点多了,好在云南的太阳下山比较晚,一般要到8点后。在夕阳的笼罩下的束河古镇,更添一层别有的味道,让人遐想无穷。  纳西人的扎染布是有名的,那一块块挂出来的漂亮的扎染布就像一篇篇的宣扬历史的篇章。我们沿着高低不平的小路走着,看着两边的特色小店,看着那非常有意思的店名,比如有家客栈叫“就这样”。在这里很多人家养着各种宠物犬,悠闲地蹲在门口,小狗或大狗偎依着主人,主人不招揽生意,如果你有兴趣,若去和他们聊天,他们也是很乐意的。你可以随便拍照,没有人会说不可以照相。  过了一座桥后,卖东西的小店开始变成一家家酒吧、书吧,或者是咖啡店,每家都非常悠闲,都有温馨的感觉,我非常想进去喝杯茶或者咖啡,哪怕什么都不做,就坐在里面,发一阵呆都好,我想,在这里开店的人都是非常享受生活的人,真的是令人羡慕啊!在这里,真的可以什么都不用想,真的什么都可以放得下。  走完曲折的小路,突然豁然开朗,出现一个较大的广场,广场上燃着篝火,很多人围着篝火跳舞,不要担心你不会跳,只要融人那个环境,你就会受其感染跳起来,而且可以非常的放得开,不用担心有人会笑话你,每个人都是那样的和善,你可以随便牵起身边一个人的手,邀他进入,跳舞,不用担心他会拒绝你。  随后几天,我们还参观大理三塔,品白族三道茶,看白族歌舞表演,观苍山风景,看蝴蝶泉,逛“洋人街”等等。这些景点,都让我流连忘返。  最后一天,我们参观了石林。石林,无愧为“石头的森林”,它拥有取之不尽的石头。若说石林之奇在于石,那“石林之趣”就可算脚下的路了。游过“观音石”,穿过“一线天”,沿着羊肠小道步行,我们来到了整个石林的标志性景观——一块巨石耸立在平地上,巨石中央刻着二个篆体红色大字——石林,这二字苍劲有力,气势磅礴,正好与石林的景致风格呼应,真是妙极了!我们驻足拍照,休息片刻后继续游览。越往里走,石峰便越密集,小路又岔成了另外许多小道,更令人觉得这石林幽深神秘。这儿处处有景,且景中有景,令人不得不叹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瞧,这儿叫做“刀山火海”,下面的石头有如燃烧的熊熊烈火,上面的石头有如锋利无比的刀剑,“刀山火海”因此得名。在一池绿水中间,一块仿佛利剑的石头突兀而起,但锋利的剑刃被震断,掉人池中只露出一角,这就是有名的“剑锋池”……奇异的大自然景观数不胜数,令我们目不暇接。最后,我们来到一座亭子上,从这里环视四周,整个大石林尽收眼底。  看着高低起伏、气势恢弘的石峰,真有“一览众山小”之感。  随后,我们游览了秀丽的小石林,传说中的“阿诗玛的化身石”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编辑推荐

  《七彩云南行》是中光高级中学五年一个周期、第一个轮回的又一本体现学校在培育教师人文素养工作方面的实践作品,是教师“行万里路”的心路写照,作者不仅仅是教师,还包括学校所有的教辅职员。全书共分感知西南彩云、见闻高原风物、遐思古域人文三大篇章,既有客观描述,也有激情抒怀,更有深沉思考,可谓道出儒风、道骨、佛理、禅意。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七彩云南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