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消费与碳排放研究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勤  页数:230  

内容概要

  《中国人口、消费与碳排放研究》从消费压力人口视角探讨碳排放问题,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投入产出分析、因素分解等方法,定量评估19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与消费对碳排放影响的历史变化,探讨其结构特征、城乡差异与发展趋势,并进行国际比较。《中国人口、消费与碳排放研究》构建了“人口-消费-碳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系统仿真与情景分析,为我国人口与消费领域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对策建议。  《中国人口、消费与碳排放研究》可供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关领域的学习、研究及实际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作者简介

  朱勤,男,江苏如东人,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系统建模、社会政策模拟分析、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论著、教材3部。主持或参与完成多个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研发的多个信息系统得到推广应用。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第五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第二作者)。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一、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国内背景二、问题的提出:影响碳排放的人口因素三、主要概念的厘定四、国内外研究现状1.人口总量对碳排放影响的研究2.人口结构对碳排放影响的研究3.居民消费碳排放的测算与分析4.人口与消费对未来碳排放影响的情景分析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二章 我国人口、消费与碳排放基本状况一、近30年我国人口发展基本状况1.人口总量2.年龄结构3.健康与受教育水平4.人口城镇化率5.家庭户人口规模二、近30年我国居民消费基本状况1.消费水平2.消费结构3.城乡比较三、近30年我国能源消费基本状况1.能源消费量2.能源消费结构3.物理能源效率4.能源强度5.能源弹性四、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测算与分析1.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测算方法2.数据来源与整理3.碳排放量4.碳排放构成5.碳排放强度五、小结第三章 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分析一、研究方法1.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因素分解研究综述2.Kaya恒等式的扩展3.LMDI分解方法二、分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测算1.测算方法与数据整理2.测算结果三、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分析1.LMDI分解2.经济产出与碳排放3.产业结构与碳排放4.能源结构与碳排放5.能源强度与碳排放……第四章 人口与消费对碳排放影响的宏观分析第五章 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测算与分析第六章 居民消费品载能碳排放测算与分析第七章 人口、消费与碳排放模拟分析第八章 结论、对策与展望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本书对“居民消费”在统计意义上的概念界定沿用了国家统计局的相关分类标准。国家统计局对“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界定为:“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及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2009)。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分为居民消费支出与政府消费支出。此种语境下,“居民消费”是一个并列于“政府消费”的概念,指“常住住户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除了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外,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包括单位以实物报酬及实物转移的形式提供给劳动者的货物和服务、住户生产并由本住户消费了的货物和服务等。一般而言,居民消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及不同的居住区域表现为不同的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彭希哲等,2001),本书用“居民消费模式”来统称这种数量与结构特征。  相应的,本书所称的“居民消费碳排放”是指在上述“居民消费”概念范畴下,由居民消费行为所引致的直接与间接碳排放。碳排放特指以含碳量计算的二氧化碳排放。在完全氧化的条件下,1个质量单位的碳排放量折合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值为碳与二氧化碳的分子量之比,即12:44。如前所述,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目前最主要的、结果可信度高、最具代表性的温室气体来源。鉴于此,本书所测算的碳排放仅限于能源消费(更确切地说,是化石能源燃烧)所产生的碳排放,简称“能源消费碳排放”。相应的,本书对“居民消费碳排放”的测算,是指对居民消费活动所产生的直接与间接碳排放的测算。  本书将“居民消费碳排放”在统计口径上区分为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与居民消费品载能碳排放。其中,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是指居民家庭在炊事、热水、采暖、家用电器等生活起居方面对能源的直接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居民消费品载能碳排放是指居民消费品在其原料、生产、运输及销售等环节中所承载的能源消耗导致的间接碳排放。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与居民消费品载能碳排放之和构成居民消费碳排放。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人口、消费与碳排放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