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证严上人 页数:22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证严上人说故事》属于随缘开示书系,以平易、亲切、温馨的佛教小故事,将佛法的微言大义,生动而流畅地表达出来,对奔波忙碌的现代人而言,不啻是轻巧馨香的心灵妙方。《证严上人说故事》收录五十多则故事,包括佛陀与弟子们的生活点滴、王室贵族的福祸因果、市井小民的善缘奇遇。希望能给读者以启迪。
作者简介
证严上人,台湾著名宗教家、慈善家,是慈济基金会的创始人与领导人,开创慈济世界,含括“慈善” “医疗” “教育” “人文”四大志业。二〇一〇年,被台湾民众推选为“最受信赖的人”。 一九三七年,出生于台湾台中的清水镇。一九六三年,依印顺导师为亲教师出家。师训“为佛教,为众生”,奉持不懈。一九六六年,创办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一九六六年以后的数十年来,慈济世界在上人慈悲呵护下,一步一步,坚实的茁壮如今遍布全球的慈济人,出现在全世界许许多多有灾难与苦痛的地方,亲手拔除人们的苦与痛,秉慈运悲行于菩萨道,同心实践证严上人三愿:人心净化,社会祥和,天下无灾难。 曾获颁——二〇〇九年国际慈善论坛“国际慈善功德人物奖”、二〇〇八年世界佛教友谊会“全球佛教贡献奖”、二〇〇七年日本庭野和平基金会“庭野和平奖”、二〇〇四年加州美国亚裔联盟“亚美人道关怀奖”等众多国际性荣誉。
书籍目录
上篇佛陀和他的弟子们目犍连救母鸠摩罗迦叶母子的故事舍利弗露宿记“不残食戒”的风波阿难结集经典的因缘佛陀对难陀的教育梵德比丘的故事善说法的毗阔提比丘息思比丘的故事那芬比丘的故事慈心的拘那罗王子宾头卢应供记阿那律陀的过去因缘中篇五浊恶世度有情佛陀的苦行因缘金地藏的故事长者之子悔过记雪山仙人的故事王子与仙人佛陀与提婆达多的宿世因缘伟大的教育家“不幸”的故事祗园的兴建因缘一位年轻比丘的遭遇频婆娑罗王捐林地圣者的真谛观长者布施的故事末利夫人的故事五百采女闻法记神射手的王子下篇福德与业果小国夫人的福报因缘业果的故事饿鬼与天人婆罗门请法记世间四事不可轻视维摩诘居士的布施观维摩诘居士的却敌法双头鸟的故事美丽的鹿角补鼓与狐狸大象与小狗燃烧的六根之火长者之子学佛记外道教徒的问难是非止于智者调御丈夫丑公主的因缘清净之爱二十亿比丘佛陀与外教徒悲智双运的智者农夫寻牛记敬真老和尚米老大的故事农夫与锄头护生的故事迷失的孩子孙陀利的业果
章节摘录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在七月间结夏安居打坐时,突然想起生身的母亲;因为母亲在世间时贪、嗔、痴的行为三项具足,对人、处事都有非常不好的举止,他非常担心,不知道母亲往生后,到底会落在何处?目犍连急于想知道他的母亲生在何处,于是进入定中看到一处很恐怖的地方,原来那里就是地狱。 在地狱中,目犍连尊者看到被行刑的罪人,样样刑具都有,每一个都非常的可怜,真的非常苦啊!再走到饿鬼道的境界中,他看到的饿鬼模样都是:圆又大的肚子、细又长的脖子、干如柴枝般的手脚,每个都在哀嚎、饥饿难耐,那种境界令人惨不忍睹。当他看得十分不忍时,忽然看到日日夜夜思念的人——他的母亲。 他的母亲也如同饿鬼道的众生一样,愁容满面、泪水涟涟,饥饿正煎熬着她,目犍连尊者看了内心非常痛苦。目犍连问她的母亲受了哪些苦报?她的母亲说:“我非常饥饿,没有水、没有食物可吃;肚子里好像有火在烧,我急需要水,还有粮食!”目犍连尊者在佛陀的弟子中号称神通第一,他立刻运用神通,变出一钵饭、一壶水,恭恭敬敬地送到母亲面前。他的母亲十分欢喜,尽管双手无力,也急急忙忙伸手来接。她忍着颤抖和痛楚,将食物拿到嘴边,想先喝口水再吃饭;可是,饭与水才一到嘴边,她的口中就吐出一团大火,瞬息间水干了,饭也变成了焦炭。 目犍连看到了这种境界,非常痛心也觉得万分无奈,尽管他的神通广大,但是母亲的业障如此深重,让他无能为力!因此带着万分的失望从定中醒来。 当他出定后,赶紧去请教佛陀,在佛陀面前恭恭敬敬、五体投地礼拜说:“佛陀!我心里很痛苦!到底我的母亲曾种下什么业?要用什么方法才能救她呢?”他泪涟涟地诉说。 佛陀说:“众生的业力确实是自作自受啊!你的母亲生时造下了贪、嗔、痴的恶业;她贪图别人的劳力与财力而造业;除了贪业之外,且有憎恨心,不懂得赞叹他人、时时毁谤造业。她心中的嗔火十分旺盛,生前也不懂得尊重三宝、不肯修行,反而毁谤三宝,这样的痴业使她无法得救;自己造的业必须自己承受罪报,业如须弥山,任何人都对它无可奈何啊!” 目犍连尊者听了佛陀的开示,心里觉得很无奈,但他仍请求佛陀给他力量,教他如何救度自己的母亲。他的一番孝心,令佛陀感动,佛陀说:“要救你的母亲,光凭你的神通是不够的;因为你的母亲业障太重,必须靠许多有修行且已证果的僧众,将清净的福业累积在一起,用心力一起回向来帮助她。” 目犍连尊者说:“我要去哪里找这么多有清净福业的人呢?” 佛陀说:“这倒不难!从四月结夏安居到七月期间,许多清净的比丘专心致力于去除烦恼,增长智慧,在这段期间已探讨了真理,透彻了妙法,这些僧众就具有最清净的福德;如果能请这些人同心合力为你的母亲祝福,那么她就可以得救了。” 目犍连尊者听了,内心非常欢喜,他就向每位僧伽、比丘一一顶礼请求。佛陀又告诉他:“你应该为你的母亲造福,在七月十五日当天,也就是解夏那一天举行供僧与大家结善缘;以这分清净心加上欢喜心,共同为她祝福,这就是一股很大的力量,唯有这股力量才能转她的业。” 于是目犍连尊者,在七月十五日那天,准备了很丰盛的素斋,并且在每一位比丘面前准备了一盆清水,并亲自奉上让比丘们净手——因为印度人用手抓饭团吃。他用最虔诚的心来供养,这一场供养非常的殊胜庄严。之后,大家的心力凝聚在一起,同心为他母亲祝福,因为每个人平时勤于修行,福德具足,这股福慧、欢喜凝聚的加持力量确实非常大。 目犍连尊者在当天晚上初夜时分,于定中看见一位很庄严的天人从远处飘飘然而来,向他顶礼,仔细一看,原来是他的母亲。她向目犍连尊者答谢说:“蒙受你的力量和孝心以及众多尊者的慈悲愿力;更承受佛陀的慈心加持,我已超越饿鬼的境界,现在要生天道了。”目犍连尊者见到此一境界,非常高兴,出定后赶快去向佛陀礼谢,也向所有的比丘顶礼。 目犍连尊者孝心殷切,又承受着众人的慈悲、智慧及清净福业的帮助,所以他的母亲得救了,目犍连非常的感恩。因此,故事就这样被流传下来,从此大家认为要为亡者祈福,必须在“结夏安居’’结束的七月来供僧,这也是孝心及感恩心的表现。 佛陀的僧团中,有一对母子一同修行,其中有一段很感人的故事—— 有一天,僧团里大家都很高兴地为鸠摩罗迦叶尊者庆祝,因为他在静坐中看到一群白蚁,他很用心观察这群白蚁的生态,结果忽然彻悟了;他发现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生活的形态,也都有尊贵存在的意义。为何佛陀尊重众生的生命?因为“蠢动含灵皆有佛性”,他深深体会到这种生命奥妙的道理。 他出定后,即向佛陀报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佛陀很欢喜并赞叹他“教义分析第一”;能将生命融入教义之中,而且又分析得透彻圆融,佛陀很欢喜,大家也都为他祝贺。 这位鸠摩罗迦叶尊者自孩提时期就在僧团中生活,刚才说过有一段很美的故事,主角就是鸠摩罗迦叶尊者的母亲,她原是王舍城内一位富裕人家的女儿,从小就很聪明,但是一般少女所追求的美饰华服,她却一点儿也不希求,她的心一直处在平静具足智慧的状态中,并且敏感地体会到众生的生灭迁异、变幻无常;虽然是小小年纪,心里却充满对世间事物的矛盾和烦恼,因此她有一个心愿——想出家探究真理。 她向父母亲要求允许她出家,但是父亲不答应,她父亲说:“你是独生女,家业如此之大,怎么可以出家呢?”不论她再怎么哀求,父母都不允许。这女孩想:在家要孝顺父母,不能太忤逆他们,只好等嫁人后,再找机会向丈夫要求出家了。 到了适婚年龄时,父母把她嫁给当地一位很有名望的青年,出嫁后过着很幸福的生活。不过,她仍守着勤俭朴素的生活习惯,她的丈夫也对她很好,在这段婚姻生活中她怀孕了,但她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怀孕。那时正好城里要举行一个很大的庆典,这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不论是城内或城外到处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大家都装扮得很漂亮。那天,她的丈夫告诉她:“你平常都穿素色的衣服,也没有装扮,可是今天是个大日子,你应该要打扮打扮啊!”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