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中心理论研究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复旦大学  作者:杨长江//谢玲玲  页数:211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有两个方面值得重视:    首先,作者用了较大篇幅全面阐述和分析国际金融中心理论的产生和发生概况,为本课题提供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在国内外的同类研究中尚属罕见。    其次,作者紧紧抓住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机理、政府作用和福利分析三个方面,作出比较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对国际金融中心的产生、作用和影响进行理论性的探讨,并附以案例进行论证,为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在国内学术界亦属首例。    本书内容充实,体系完整,结构合理清晰,论证充分,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理论性。总之,本书是一本值得重视的学术著作,它的问世对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培育与发展显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研究我国国际金融中心问题也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书籍目录

导论第一章 国际金融中心理论的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际金融中心理论的萌芽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1974年) 第二节 国际金融中心理论的形成阶段(1974—1992年) 第三节 国际金融中心理论的成熟阶段(1992年至今) 第四节 总结与前瞻第二章 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机理研究 第一节 “金融地理学的终结”与新经济地理学的兴起 第二节 市场异质性与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机理 第三节 市场结构与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机理 第四节 市场外部性与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机理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三章 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第一节 政府在国际金融中心中作用的理论回顾 第二节 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简介 第三节 政府在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中作用的演化经济学分析 第四节 案例研究: 亚洲美元中心——新加坡 第五节 案例研究: 伦敦国际金融中心 第六节 本章小结第四章 国际金融中心的福利分析 第一节 国际金融中心的积极影响 第二节 国际金融中心的消极影响 第三节 影响国际金融中心福利效应的因素与本章小结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还是一国国内规章制度的函数。阻碍竞争或扭曲竞争关系的规章制度(如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限制)会提高经营成本,因为缺乏多样性经营的可能性会导致更高的经营风险。金融机构还必须对规章制度的变化不会产生负面影响抱有信心,如果政府或监管当局制定的规则变化无常,这对吸引金融机构落户绝对是一大障碍。另一方面也不宜将所有的规章制度都看作是成本,那些保护消费者利益或致力于减低储蓄者和投资者风险的法律制度及强有力的监管措施都能有效地降低资金的成本。最后,支付和结算的效率也会影响金融机构营运资金的成本。  在考虑需求面时则应区分零售交易和批发交易,前者要求与客户面对面的交流,因此在区位选择时要求接近客户,而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后者可以发生于任何地点。跨国金融交易还要考虑时区问题,这也是需求面的一个因素。  规模经济和沉没成本在金融机构区位选择这一问题上起着关键性作用。为了追求外部规模经济,金融机构将集中在同一地点,彼此的联系加强,这大大便利了信息交流,提高了金融产品定价的准确性;同时,金融市场规模越大,流动性越强,效率越高;金融产业的集中还促进了会计、法律、计算机等相关服务业的迅猛发展。这一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集聚的过程便是金融中心形成的过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际金融中心理论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