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吴培华 页数:407
Tag标签:无
前言
出版业是人民精神文化的搜集、整理、加工、传播行业,需要知识和智慧。做好出版工作需要思考。读了吴培华总编辑《出版问道十五年》的书稿,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作者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精神。而这又正是来自于他对出版工作的热爱、迷恋乃至于痴情。因为一个人经常用心去思考的工作,一定是自己十分热爱的工作。在任何领域,任何行业,任何岗位,只有你对自己的工作热爱了,用心了,你才会经常去思考它,思考它的发展,思考它的规律,思考它的问题。所以,勤于探索,善于思考。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做出版传媒工作尤其要提倡这种可贵的精神。这也是我十分愿意为这个集子写点文字的缘由。 《出版问道十五年》确实诚如作者所言,探讨问题,针砭时弊是其主要的主题。在“问题探究篇”里,作者在上个世纪末就针对中国出版业呈现出的浮躁风气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言辞之犀利,确实有别于当时一般的批评:“所谓的繁荣掩盖了泡沫现象,利润的增长掩盖了结构失衡,政策的保护掩盖了潜在危机。”
内容概要
《出版问道十五年》介绍了出版业是人民精神文化的搜集、整理、加工、传播行业,需要知识和智慧。做好出版工作需要思考。读了吴培华总编辑《出版问道十五年》的书稿,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作者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精神。而这又正是来自于他对出版工作的热爱、迷恋乃至于痴情。因为一个人经常用心去思考的工作,一定是自己十分热爱的工作。在任何领域,任何行业,任何岗位,只有你对自己的工作热爱了,用心了,你才会经常去思考它,思考它的发展,思考它的规律,思考它的问题。所以,勤于探索,善于思考。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做出版传媒工作尤其要提倡这种可贵的精神。这也是我十分愿意为这个集子写点文字的缘由。 《出版问道十五年》确实诚如作者所言,探讨问题,针砭时弊是其主要的主题。在“问题探究篇”里,作者在上个世纪末就针对中国出版业呈现出的浮躁风气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言辞之犀利,确实有别于当时一般的批评:“所谓的繁荣掩盖了泡沫现象,利润的增长掩盖了结构失衡,政策的保护掩盖了潜在危机。”
作者简介
吴培华,江苏常熟人。现任苏州大学出版社总编辑、编审,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导师,苏州大学出版研究所所长、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苏州研究基地主任,兼任中国编辑学会理事、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编辑学会副会长,苏州市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十五年,集编辑出版实务、编辑出版理论研究和编辑出版研究生教育于一身,发表论文数十篇,并多次荣获中国优秀出版科研论文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论文奖),被誉为“出版界一支笔”。2007入选中国新闻出版业领军人才,2008年荣获中国韬奋出版奖。
书籍目录
问题探究篇世纪回眸:我们更应该看到些什么——中国图书出版业问题探究/2出版社机构设置要以高效为原则——试论出版社实行“一长三总制”/12民营书店——中国民族书业的重要方面军/20中国书业,你走好了吗——浅论中国图书发行主体市场改革的三个阶段/32警惕,“圈地运动”在书业物流建设中重演/54谁持彩练当空舞——中国图书市场发展态势探析/64书市,你告诉了我们些什么/76北京图书订货会,你将走向哪里/90出版专业分工再思考/101新华书店改革滞后的现象应该引起关注/104别了,以“码洋论英雄”的时代/116转制——中国出版业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123出版业应该走出两个效益认识上的误区/133警惕中国出版业空壳化现影141图书订货会应该成为传播的载体——从北京图书订货会谈起/152出版的“二渠道”现象应该引起重视/158中国出版业“上市热”的冷思考/166出版改革阶段性的盘点与前景展望——解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意见》/178情系大学篇编辑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兼论大学出版社如何实行企业化管理/182大学出版社明天会怎样——大学出版社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对策/192生龙活虎生力军——论大学出版社的现状和发展态势/203正确的发展模式的立足点是提升核心竞争力/215十一五,大学出版社的理性发展阶段/222大学出版社在转制新课题面前的再思考/233大学出版社改革进程中的障碍浅论/242大学出版人不能忘记自己的根/252高校出版社改革必须处理好的四个关系/255大学出版社改革的真正障碍在于自身的观念/259编辑思考篇选题策划是一项系统工程/268出版社要尽快建立创作出版一体化的运作机制——由急稿现象引发的思考/278总编辑工作的要务是策划——新形势下总编辑出版理念更新思考之一/287老调还须重弹——也论现代编辑的必备素质/294研究图书市场是总编辑的必修之课——新形势下总编辑出版理念更新思考之二/30l出版理念的创新——从作者到读者/311编辑要走的路更长了——书市功能转换引发的思考/314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是出版人的历史使命——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丝绸通史》策划手记/320编辑职责“后移”的现象应该引起重视/325应该强化总编办在编辑流程中的枢纽功能/332再论出版物两个效益与文化品位的关系/339人才教育篇人才,中国出版业竞争的核心/346从出版职业资格制度谈起/350面临转制——人才的激烈竞争刚刚开始/358人才——转企改制后更须直面的问题/361人才是“壮大主体、做强主业”的原动力/368编辑出版学界与业界需要的是共谋发展/370快人快语转制——管理层面上的思考/376未雨绸缪——面临转制,出版社应该有的心态和行动/378关于2005年图书市场走势回顾的访谈/381中国出版业呼唤诚f言/384人才:要流动,不要背叛/386“农家书屋”工程——中国出版业的发展机遇/389答中国文化报记者问/392出版商务周报关于大学出版的专题采访/394后改制时代才是改革的重头戏/399书比人长寿/402后记/403
章节摘录
3.营销组织不力 中国的出版业由于其与生俱来的独家授权与垄断地位,出版社的主要精力放在争取和维护这种授权与垄断地位上,因此对市场也不会十分去关心。即使是今天,绝大多数出版社也只是把精力放在销售上,急于把商品卖出去,他们考虑的也仅仅是如何能推销出自己的图书以找到一个好“卖点”。至于如何去重视市场调查,从选题开始设计就考虑图书市场的需求,从而把营销与市场调查的研究贯串于从选题策划到图书销售的所有环节之中则根本还未去思考过。试问这种滞后的出版观念再不改变又如何能去适应即将到来的图书出版业的剧变? 问题之三:不均衡战略实施困难重重 建国以来,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支配和影响下,我国出版业已形成了一种独特模式,即布局上的分散性、分工上的雷同性、发展上的均衡性等特征,从而影响了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分割了图书市场,分散了出版业的力量,也阻碍了出版业中大型集团的产生,制约了我国出版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削弱了我国出版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尤其是目前各省纷纷成立的发行集团,事实上的割据局面更使中央提出的不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困难重重。具体表现为: 1.地区封锁,自我保护 眼下成立的一些集团主要是发行集团,基本上是按行政区划而建的,未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而且又是自上而下地在政府“拉郎配”式的干预下成立的。谁都想做大,也就谁都做不大,这样不仅未打破地方保护,反而在某些方面强化了地方保护主义。自长春书市以来的几届全国书市,省与省之间交换码洋的“暗箱操作”足以说明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长此下去,流通开放、公平竞争的图书市场何目能得以建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