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殷醒民 页数:217
前言
本书一开始,我要强调指出,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经历的描述既反映了一般规律性又具有独特性,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是要解决相当多问题的。例如,制造业的常规增长是如何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特征的?何种力量推动制造业部门的不断变迁和决定其轮廓?每一次结构变迁具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制造业增长和结构变迁的先后顺序是否直接改变了出口结构?未来的制造业结构又是怎样的?对中国制造业结构变迁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在1999年出版的《制造业结构转型与经济发展——中国1978-1998年制造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一书中,我对1978-1998年中国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动的特征做了细致的描述,提炼了若干重要的结论。今天,我并不想改变制造业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的看法,过去10年是制造业结构经历巨大变动和出口竞争力急剧上升的时期,制造业所发生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的估量。现代经济增长源于新技术的不断扩散,国家或区域之间的增长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技术吸收的程度有着不同的表现。事实上,创造和吸收新技术的是制造业,然后才扩展到整个经济。一个国家要领先世界,首先得在制造业领域领先世界。美国经济学家W·W·罗斯托在评价英国是第一个经济起飞的国家时明确提出,尽管17世纪最先进的国家是荷兰,为什么不是荷兰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经济起飞的国家呢?“荷兰过分致力于金融和贸易,而没有一个充分的制造业基础.
内容概要
《中国工业生产力"数量革命"的证据与阐释》是近五年作者在全球各地进行学术交流中思想碰撞的结果,也是对制造业长期跟踪研究的产物。《中国工业生产力"数量革命"的证据与阐释》强调了制造业在经济中的独特地位,而且做得更多的是阐明了制造业内部结构变迁的方向以及对经济增长的真实作用。这对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的选择起到了提示作用。过去30年,尤其是近10年来,中国制造业所发生的变化之大是惊人的,实际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生产力革命。而过去的制造业结构变迁和生产能力的巨变只是为未来的更广泛和更深入的工业化作了一个铺垫。历史告诉我们,当工业生产力发生根本性变革时,一个新的时代就开始了。《中国工业生产力"数量革命"的证据与阐释》适合大专院校经济、管理类师生以及经济爱好者作为参考读物使用。
书籍目录
前言第1章 工业生产力“数量革命”的经验解释 1.1 问题的提出 1.2 工业增长轨迹的“奇观” 1.3 工业生产力“数量革命”的事实 1.4 世界工业地图演变中的中国座次 1.5 结论第2章 工业优势动态演进中的新技术产业因素 2.1 引言 2.2 什么是中国工业的比较优势? 2.3 有效率追随者的内涵 2.4 出口结构的高变动率 2.5 结论第3章 中美制造能力差异缩小的证据及战略含义 3.1 引言 3.2 中美制造业产值差异缩小的证据 3.3 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差异 3.4 制造业赢利能力的部门差异 3.5 结论与战略含义第4章 服装业的出口导向与产业集聚演变 4.1 引言 4.2 服装产业概述 4.3 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 4.4 就业创造及其绩效 4.5 竞争性市场的产业集聚变化 4.6 结论第5章 东亚信息技术产业的区外与区内贸易模式比较 5.1 引言 5.2 东亚信息技术产业的区外贸易特征 5.3 东亚区域内的信息技术贸易特征 5.4 东亚信息技术产品贸易格局的变动方向 5.5 结论第6章 中国和拉丁美洲贸易发展的新路径 6.1 引言 6.2 不匹配的双边贸易增长率 6.3 产业结构调整对贸易模式的影响 6.4 墨西哥的实例:产业内双边贸易的探询 6.5 如何判断工业生产和贸易趋向的关系? 6.6 结论和政策含义第7章 多哈回合期间的中非贸易发展 7.1 引言 7.2 非洲视角下的多哈回合谈判 7.3 中非贸易发展对多哈回合谈判的影响 7.4 中非贸易的展望 7.5 结论第8章 资本积累、新的制造业结构与部门优势 8.1 引言 8.2 30年资本形成的阶段性特征 8.3 高资本积累率的储蓄源泉 8.4 制造业资本深化的部门差异性 8.5 新的制造业结构及其部门优势 8.6 结论第9章 工业动态优势的经验总结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问题二:毛里求斯等国的经验启示。 已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好的经济政策确实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在马达加斯加,在建立了一个具备较高效率的出口加工区之后,纺织品和成衣生产部门获得了迅速扩张。良好的投资环境帮助毛里求斯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实现了经济转型。毛里求斯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在历史上曾经采用进口替代战略,后来又实行结构转型,向出口导向型战略转变。以1996年国际美元价格计算,2004年毛里求斯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5441美元。在一定程度上,来自东亚经济体的出口导向型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使得毛里求斯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寻求发展机会。以前的毛里求斯是个贫穷的岛国,以出口糖为主。在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以后,如今的毛里求斯已经成为一个中等收入的国家,国民经济也实现了多样化。马达加斯加是另一个成功的例子,该国的纺织产业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那里劳动力价格低廉,而生产率却不低,由此吸引了各地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来自毛里求斯、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和中国内地。1997年,该国纺织产业雇用了大约4.6 万名正式员工。到1999年时这一数字增加到大约13.5 万名,2001年时接近20万名。 表7-8展示了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工业化情况的更多详细数据。我们惊讶地发现,在这些国家中只有两个国家(塞舌尔群岛和尼日利亚)的制造业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其他国家很长一段时期以来发展都很缓慢,有五个国家甚至在1994-2004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一期间博茨瓦纳下降了21.6 7/6,纳米比亚下降了0.8 %。除去南非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制造业产品出口的增长率仅为1.4 %。南非的制造业产品出口占撒哈拉以南非洲制造业出口总额的比重在1994年时为72.7 59/6,到2004年时为77.2 8%。南非的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相对于南非来说,撒哈拉以南其他非洲国家的工业能力都很弱小,而且经济结构也大不一样。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