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犀禾 页数:266
Tag标签:无
前言
文集中所收集的文章为近年来所写的关于中国电影和华语电影研究的一些文字,按论述重心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理论篇”,涉及的是中国电影和华语电影研究中的理论问题。《跨国(区)语境中的华语电影现象及其研究》从近年在学界变得越来越流行的“华语电影”概念的出发,探讨了华语电影研究和传统的中国电影研究在视野、方法和重点上的差异和转变,并对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中的发展进行了梳理;《红色理论、蓝色理论,及蓝色理论之后》一文聚焦于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理论的发展以及西方电影理论引进对它所产生的影响;《多元视野下的台湾电影研究》从台湾电影研究着手,对台湾学者、大陆学者、海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比较,并讨论了后殖民理论在台湾电影研究中的运用问题;《电影本体论和电影美学刍议》关注了近年来在关于“电影本体”、“电影美学”和“电影理论”的概念的辩论中所折射出的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对电影学术话语权角逐的现象,并就当下语境中如何理解这些概念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钟惦棐的新美学和中国的新电影》则对中国电影美学和批评的先驱钟惦棐的理论和批评思想进行了梳理和评价;《重建国家理论》从方法论的层面检讨了1949年以来的60年期间中国电影研究的核心价值观和主要理论资源的发展和演变。文集的第二部分“历史篇”是关于中国电影史的研究。《大陆、台湾、香港新电影中的“中国经验”》是对80年代以来大陆和台湾、香港地区新电影运动的一个比较研究,探讨他们所表达的文化经验的特点、成因和各自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以及政治的关系。
内容概要
《华语电影:理论、历史和美学》汇集了作者近年来在华语电影研究方面的精华之作,共21篇,分为理论、历史和美学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探讨的是中国电影和华语电影研究中的理论问题,对其发展过程中的核心概念和关键话题进行了历史梳理与深度阐述第二单元是关于中国电影史的研究,着力于电影历史中的文化、经济、意识形态等问题的系统概括与理论建构,第三单元是作者对个别的导演(群)、影片、类型和明星研究的微观考察。《华语电影:理论、历史和美学》视野开阔,内涵丰富,力求在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上来把握华语电影的内在规律与发展走向,是一本在华语电影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开拓与导向意义的学术专著。
作者简介
陈犀禾,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5年毕业于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系,曾任北京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室副主任。1994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SU)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博导、上海大学电影学博士点和上海市电影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并担任ACSS(国际亚洲电影研究学会)中国区理事,中国高校影视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影视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等职务。学术主项为华语电影研究领域,近年在海内外发表多种学术成果。
书籍目录
前言一、理论篇跨国(区)语境中的华语电影现象及其研究红色理论、蓝色理论,及蓝色理论之后多元视野下的台湾电影研究电影本体论和电影美学刍议钟惦棐的新美学和中国的新电影重建国家理论二、历史篇大陆、台湾、香港新电影中的“中国经验中国当代电影的工业和美学:1978-2008革命性、现代性、民族主义华语电影新格局中的香港电影文化和经济的两重奏寻求新的文化身份三、美学篇(导演、类型和明星)最后一个大师穿越历史与政治的文化与美学论张艺谋电影中的父亲角色叛逆、协商、协调《一个和八个》灵与肉的重新建构:身体、表演及其他怀旧电影与上海文化身份的重构论琼瑶电影的中国性与台湾图像论中国主流大片和主流文化
章节摘录
插图:这也正是“华语电影”作为一个批评概念和准产业实体再次吸引整个世界的目光的深层原因。梁良在《论两岸三地电影》一书的合论篇中讨论了三个话题,分别是“中国电影,从默片至90年代”、“台湾、香港、大陆电影的互动关系”、“香港新浪潮与台湾新浪潮”。不仅尝试将三个地区电影同时纳入中国电影史的叙述话语,还坚定支持1990年代以来三个地区电影界以及学术界取得一致共识:“‘中国电影’是由台湾、香港和大陆三个地区的电影共同组成的,缺少哪一个部分都是缺憾不完整。”②另一些电影研究者在对大陆和台湾、香港地区的某一个地区的电影进行研究时,特别注意到把它们置于大陆和台湾、香港地区文化、政治和经济的语境和影响中进行探讨。其中一些研究者尽管承认大陆和台湾、香港电影中共同的中华文化基础,但是重点却更强调某一个地区电影中的“本土经验”和“地方性”。台湾艺术大学电影系副教授陈儒修著《台湾新电影的历史文化经验》的主要目的是“与中国大陆电影与香港电影作个区分”,他所呈现的台湾电影史,“重点在于台湾电影里的历史文化经验,特别注重几个概念的表达,如语言、历史、文化认同等”,“试图根据巴巴的说法,开启台湾多元化的面貌,提出台湾不同族群的叙述体系,以说明台湾独特的交错混杂的文化”③。尽管陈儒修承认台湾电影与中华文化之间无法割舍的联系,对台湾新电影中本土经验的分析也有一定的深刻之处,但其核心思想却是为“台湾经验”作注脚,试图让台湾的“本土经验”在世界范围内占有一席之地,而无意中淡化了“台湾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将中华文化对台湾本土文化的影响置于与荷兰文化、日本文化以及后来的美国文化同等的地位。伊利诺伊大学历史与电影研究副教授傅葆石在《上海与香港之间:中国电影的政治学》④一书中,考察了1935-1950年间上海和香港的各种通俗电影。书中主要内容包括“半殖民状态下上海的电影版图”、“在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重写香港电影史”、“娱乐的斗争:沦陷时期电影中的政治学”、“香港电影中的上海”等板块,深入探讨了上海、香港等城市之间的电影资本和人员的流动,以及观念的影响。
编辑推荐
《华语电影:理论、历史和美学》:海上电影学人文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