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金丹元 页数:284
Tag标签:无
前言
长期以来,在国际电影学界的印象中,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电影(包括中国大陆电影、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一直如同好莱坞与欧洲那些所谓“真正”电影的影子,处于边缘和被遮蔽的地位。除了本地区的专家学者会将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外,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学者对此并不会投以太多关注。 上述局面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了改观,随着国际政治和社会的发展,西方学界对第三世界电影的发展日益关注,研究成果产生了一个集束式的“爆炸”。其中,中国作为国际大国地位的不断提高,也引起了世界对中国电影和文化的广泛关注。按照一些国际学者的说法,它已经“在当前国际电影批评和研究中占据了中心舞台”。 今天,围绕华语电影的历史、美学、批评与跨文化研究,业已构成一个颇具国际学术重要性的学术场域。同时,华语电影跨越地域限制、注重文化语言共同性的研究视角,也呼应了大陆、香港和台湾在政治上走向统一和体制上保持多元化这一特定历史进程,通过对电影这一重要文化媒体的研究,透视和影响两岸三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心理的性质、状态及其相互关系,从而使“华语电影研究”不再是一种书斋里的“死学问”,而成为当代文化政治的“活实践”。可以说,华语电影研究的兴起直接介入了未来中华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这也是这一学科在未来得以持续发展的深刻社会历史动力。 上海大学电影学科创建于20世纪90年代,十余年筚路蓝缕,该团队凭借地处上海这一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当代中国电影制作重镇和中国唯一A类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所在地等区位优势,引进了一批有海外留学背景并注重本土基础的学术骨干。
内容概要
《影像审美与文化阐释》以当下跨文化、后现代语境为背景,从多种视角来阐释电影美学与影视文化的内涵及其各种呈现,通过对电影美学的反省与建设性思考,将电影的文化哲学属性作为电影美学的支撑点,由此对后现代语境下的影视文化和审美转向作出梳理和探讨,并进一步对具体影片作了审美与文化上的剖析和解读。在多元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全球化时代,作者立足本土,放眼国际,不但坚持对影视文本的哲学意义、审美内涵的研究,同时能对文化流变作出美学上的回应,其对电影美学的坚守和探索,在喧嚣浮躁的消费时代尤显珍贵。
作者简介
金丹元,男,1949年7月生。先后在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学科带头人。现为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上海大学电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学科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中国艺术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家学会理事、上海市美学学会理事、上海市比较文学学会理事,先后被载人国家人事部、英国剑桥、美国等编撰的《世界名人录》。1992年被全国青联主办的《中华儿女》杂志作为大陆杰出人物,向世界各地推荐介绍。曾先后到中国香港、泰国、美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演讲。1999年获宝钢奖“全国优秀教师”。 主要承担影视美学与文化、文艺美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已出版专著《禅意与化境》、《儒风化雨》、《影视美学导论》、《比较文化与艺术哲学》、《“后现代语境”与影视审美文化》、《中国艺术思维史》、《电视与审美》,《电影美学导论》、《艺术感悟与审美反思》、《书艺符号的生命流》、《不该流失的碎片》等16部,在《哲学研究》、《文艺研究》、《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学术月刊》、《文艺理论研究》、《社会科学》等全国有影响的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其中有的被《新华文摘》摘编,有的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有的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书籍目录
一、对“电影美学”的反省与建设性思考回归本体——对于当下电影美学研究的质疑论中国当代电影与中国美学之关系从美学形态观照新中国电影史多元语境中电影数字技术的美学与文化反省全球化与民族性:关于电影的审美思考“十七年”中国电影中的基本美学形态与国家意志论“长镜头理论”背后的哲学及其当下意义关于当下观影之文化背景和审美接受的思考后殖民主义理论及其对电影读解的影响“视觉冲击”和“现实主义”一定构成悖论吗?——对当下中国影像消费导向与“现实主义”生存的一种反思二、影像中的文化阐释与审美转向全球化背景下的解构与建构——处于多重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影视文化传统意识与现代性之纠缠——从《小城之春》到《孔雀》的“小城”(镇)情结电视审美与身体文化飘浮不定的碎片——论全球性后语境影像的一种发展态势电视身体文化中的自恋、窥视与“废墟”现象——兼涉对影像的认同与差异性关于电视产品的生产与观众接受电视审美:文化共享与社会消费重识当下电视形态的审美特征女性主义、女性电影抑或是女性意识——重识当下中国电影中涉及较多的几个女性话题从“超女”到“梦想中国”——对当下电视媒体狂欢娱乐的整体文化反思三、比较审视中的影像审美与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不同想象及其缝合——关于第五、六代电影导演之比较研究试谈邵氏电影对中国古装片及市场经营的影响与启示“颠覆”后的另一种解读——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到《布拉格之恋》的思考从“原型意象”之重建看经典理论的恒常性——关于电影《绿野仙踪》与《我心狂野》的比较研究类型的重组与审美流变——论香港武打片的当下转型及其给我们的启示重识“文革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兼涉对两种极端“女性意识”的反思后记
章节摘录
在当代有关电影理论和电影美学的探讨中,许多新名词、新概念层出不穷,特别是对于“美学”这一概念的滥用,已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例如媒介美学、日常美学、新生代美学、肮脏美学、暴力美学、情色美学,似乎什么都可套用“美学”,什么都是美学,“美学”一词已成了任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最具普遍性的时尚术语,那么是否可以反过来问,什么不是美学呢?于是一个不得不提的旧话题又摆在电影理论研究者面前,即究竟何为电影美学。笔者认为,尽管有关电影美学的专著已出了不少,涉及讨论电影美学命题的文章更是汗牛充栋,不计其数,但是对于什么是电影美学,事实上至今仍是模糊不清的,即使是最具权威性的贝拉·巴拉兹的《电影美学》,其实,在真正研究美学的学者看来,他谈的也不是美学,而是一本从电影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来探讨电影特性的著作。巴拉兹将经验总结、技巧包括特写、剪辑、镜头等与风格、形式结合在一起加以讨论,尽管书中也涉及诸多审美问题,但从整部书的构架和内容来看,与其说是在谈电影美学,不如说是在讲电影的特性、电影的基本知识和一般电影理论。因此有必要回归本体,从源头上来廓清电影美学的真实含义。 一、误区始于对概念的混淆 不客气地讲,电影美学认识上的误区,由来已久,问题出在一些老一辈电影工作者在对电影美学最初下定义时就不十分确切,这一基础性的认识误区,不仅在中国电影界存在着,在西方学术界也同样如此,而且很可能最早就是由西方电影理论界的误导所引起的。首先,不少人从一开始就混淆了美、美的、美学这三个完全不同含义的概念,再加上电影自身的特点如运动性、剪辑、蒙太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