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间有与无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家琪  页数:167  
Tag标签:无  

前言

于是,中华帝国大概是仅有的一种轴心文明,其中的知识分子(尽管他们确实属于高级团体)是这些文明基本框架的中心和半垄断团体,使中华帝国体系成为葛兰西式专一制的最好例证。但是,这种专一制同时又具有一些明显的、自相矛盾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精英的活动与政治精英的活动之间的区别不那么明显,并缺乏自治的组织基础。他们的结构与那个任用了10%一20%文人总数的国家官僚制度的结构是一致的。除了一些学派或书院以外,他们没有自己的广泛组织,也没有自治组织与权力资源。仅在一个领域内,即教育领域,他们确实发展了一些自治组织与结构。然而,即使在这一领域,这些活动具体的特定作用也常常与政治——行政背景密切结合,并以之为导向,而与次级精英及处于权力范畴边缘的领袖人物们的活动相应地存在隔阂。

内容概要

  无论是事件还是事情,哪怕就发生在眼前,大家也不会有一个共同的认可,甚至就连这件事是否“真的发生了”也会众说纷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记录过去?也许只能以散文的方式在记忆中描述自己的意识现象。这就是我更多的灵感主要来自于小说、电影、诗歌、绘画、音乐的一个内在原因;也许只有当时的某种情绪性的感受才最为真切,因为我相信我所记述的只是我个人的历史——最好是能折射出时代中某种普遍性的东西,这就需要某种对历史的理解与解释。但我对此并不抱有奢望。我知道我的日记只具有一种抒发个人情感和记录身边小事的作用,而不是历史学家的卡片。  生活中有更多的东西是远远超出我们的理解的。  三十年间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很难用几个统一的概念加以规定,但冷静、旁观、多少有些悲切的感受,以个人化或个性化的记忆抵抗遗忘,从而使人们对历史以及历史的叙事方式有新的体会,这就是我对我们这个时代中的个人经历的回忆与思索。

书籍目录

自序:三十年间有与无1978:寻找,但不知在寻找什么1979:那渐渐远去了的风声、雨声、读书声1980:回望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春1981:“团结起来,振兴中华!”1982:上帝已死,我们再无托词1983:立誓忘却,却是忘而不却1984:知的执著与思的迷惘1985:西西弗斯的神话1986:人有一千个灵魂1987:“让世界充满爱”1988:边缘状态的自我意识1989:How to live above your problems1990:“祥和”与“足球是圆的”1991:“猛拍阑干思往事,一场春梦不分明”1992:在乐观与悲观之间1993:“后”之情绪性体验1994:钟声为谁而鸣?1995:时有微凉不是风1996:三十年前那一天1997:何以至此1998:共和国第三代人1999:世纪末独白2000:数字化与全球化2001:“过去是不会死的,它甚至还没有过去”2002:可怕的是习以为常2003:非典型年代的非典型事件2004:杀死一只知更鸟2005:像一只鹅一样大声叫嚷2006:狼奔豕突,天地玄黄2007:行走的梦想2008:只说小事代后记:哲学是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

章节摘录

1979:那渐渐远去了的风声、雨声、读书声(一)1979年一开始,就是对越自卫反击战。2月17日,听传达中央11号文件,等于是听“战争动员”。这是我们第一次听“战争动员”,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越南欺人太甚,我们忍无可忍,这也许是“实情”,因为在我的记忆中,献血、捐钱、捐粮,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最需要的越南朋友早就是大家耳熱能详的日常用语;在“文化大革命”中,不知有多少学生自动跑到越南去“援越抗美”,有些人更是把生命都留在了那块土地上,今天,怎么能这样以怨报德呢?然而,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同志加兄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啊?还有,苏联会作何反应?也要打吗?“我们会不会也上战场?”旁边一位同学小声问我,我说恐怕不至于,小小越南,值得我们这样兴师动众吗?然而,无形中的压抑与沉重,已让我无心打听任何战况,甚至不想知道双方的伤亡,就连2月25曰在看电影前播念“战报”,说23日全歼越军一个“英雄团”的消息也无法让我兴奋起来。3月4号,说是攻占了谅山,大家都围着世界地图寻找这个城市。到3月24号,我们“非党人士”才一连听了三个中央文件的传达,其中一个就是宣布对越反击自卫战胜利结束,另两个则涉及言论问题。还有就是要注意生活作风。这后两个问题显然更能引起我们的关注,但大家的反应,似乎也只有沉默不语。为配合这场战争,各个电影制片厂还赶制了一大批电影,片名如今已一概忘记。

后记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序言》中有一段广为人知的名言:“哲学的任务在于理解存在的东西,因为存在的东西就是理性。就个人来说,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哲学也是这样,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妄想一种哲学可以超出它那个时代,这与妄想个人可以跳出他的时代,跳出罗陀斯岛,是同样愚蠢的。”问题在于,就是对这段话的理解,也依旧有着时代的烙印,或者说,在不同的时代,我们会做出完全不同的理解。一个最浅显的例证就是:我们以前把这段话理解为哲学是被它的时代所决定的,或者说哲学是时代的反映,而现在,我们更愿意把它理解为:“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只是一个有关如何理解这一时代的一系列概念,这些概念是人构想出来的,但又超出人的经验,它只能在思想中作为一个概念体系或有关时代的观念体系被把握,按照黑格尔的哲学,这里当然会有一个从抽象发展到具体的思想演变过程。比如对“革命”、“阶级”、“剥削”、“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股票”、“投资”这些概念的理解,或有关生命、爱情、婚姻、就业、扶贫济困等等的新的观念,对我们来说,就比过去具体多了。那么,所有这些正在具体化了的概念或观念系统是否能从整体上揭示出“时代”这一概念呢?什么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

编辑推荐

《三十年间有与无》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份命运沉思录一种知识分子气的忧郁一位哲学教授向时代所出示的个人证词在这里我们可以读到个人思考如何叩击时代的神经在感性与理性被激活的瞬间思想的“戏剧因素”从个人经验中潜逃.命运笼罩在时代的天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三十年间有与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