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思想史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于民  页数:41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极见功力的中国美学思想史著作,叙述了中国美学思想体系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从新石器时期审美艺术的产生,到中国古代美学的奠基时期——西周时期,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展开——春秋战国时期,再到两汉时期审美重点从人到艺术的过渡……乃至最终中国古代的审美气化和谐论发展达到巅峰,本书对各个时期中国美学思想的流变,及各个历史时期的规律特点,都进行了系统而充分的阐述,突出地显示出中国古典审美意识不同于西方的所在。全书资料翔实,论证精当,字里行间充分展示了作者的学术造诣与个性。

作者简介

于民,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48年夏赴解放区华北联大学习。同年底于平津前线参军。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任宗白华先生的助手。1961年参加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的编写。主要著作有《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与《气化谐和》等书。

书籍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第一章 审美艺术的产生——新石器时期(约一万年至四千年前)   第一节 从物质产品的石制工具到精神产品的圭璧   第二节 从适应生产活动需要的呐喊到表情的歌唱   第三节 从工具制造使用中的音声之感到乐器演奏中的审美感   第四节 从狩猎活动的再现到真与幻结合的原始舞蹈   第五节 从写实的图绘到非写实的几何文   第六节 几点看法第二章 崇敬狰狞的兽形之美——夏殷时期   第一节 九鼎之备百物——以各方国图腾绘制的夏联盟的旗帜   第二节 饕餮的狰狞——殷代王权神权发展的一定体现   第三节 几点看法第三章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奠基时期——西周时期   第一节 中国远古的养生气化论与“德”、“和”两个概念的建立   第二节 上古物欲关系中的“德”   第三节 从养生的身心、社会、天人之合到政治伦理之和   第四节 周代重德重和(或重内重合)的哲学、政治、养生的观点对于中国审美文化的深远影响第四章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展开——春秋战国时期(一)   第一节 美与善   第二节 文与质   第三节 乐与悲   第四节 雅与俗   第五节 音与心   第六节 中和与非中和   第七节 气化与谐和   第八节 几点看法第五章 孔子和儒家美学思想——春秋战国时期(二)   第一节 不讲气,不究天,不讲怪神的孔子思想   第二节 一切审美艺术都是为了培养心性合乎要求的人——孔子的美育篇   第三节 文益其质、文质彬彬——孔子的文质观   第四节 上古艺术之用规律的总结,审美气化论的初步形成——《乐记》   第五节 阴阳、刚柔在审美意识中的体现——中和与非中和   第六节 上古有关审美中物心关系认识的特殊体现——声之有无哀乐   第七节 颇具中国特色的一种认识方式——“比类”第六章 道、气的美学思想——春秋战国时期(三)   第一节 老、庄与上古养生气化认识的巨大飞跃   第二节 养生之道与上古人格美和美的本质   第三节 至乐、天乐的获道之乐乃最高的乐——道家养生之道对人类美感认识的特殊发展与贡献第七章 审美重点从人到艺术的过渡——两汉时期   第一节 《淮南子》的作用   第二节 道家在美感认识上的作用和儒家五行论人的影响   第三节 怨忿情感的突出强调发展了非中和思想   第四节 审美重点转化中开始对创作规律的探求   第五节 天人分合的认识与后来审美认识的发展   第六节 《人物志》的价值第八章 人格审美的顶峰与艺术评鉴的美学升华——魏晋六朝时期   第一节 玄促其境、玄促其清、玄促其神、玄促其情——玄学对魏晋审美意识的影响   第二节 魏晋风韵——人的审美达到顶峰的标志   第三节 艺术的审美怎样从人的审美经验中移植过来   第四节 无“清”不韵,“清”的突出崇尚   第五节 从比德到畅情——审美重点变化在自然审美上的表现   第六节 有了创作中的重本才有气韵生动,才有意境的萌生,才有以形写神   第七节 《文心雕龙》的出现——标志着从哲学、养生气化论到文学创作气化论的成熟第九章 意境的追求与生成——随唐五代时期   第一节 书画美学思想在意境生成过程中的先锋作用   第二节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物心辩证认识的出现   第三节 有无、实虚观念的进一步影响——象外之象、味外之味的提出   第四节 意境认识的深入伴随着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第五节 地负海涵,星悬日揭——盛唐气象的主调   第六节 “空王之道助”而意境成第十章 儒、道、释相融的审美观的形成——宋至明中期   第一节 文跃出于道之外而独立——“文道两本”说的出现   第二节 晋人论人以韵,宋人谈艺亦以韵——宋代意境认识的延伸   第三节 随物赋形,求其神韵,以艺自嬉,了然心手——对创作规律认识的深化   第四节 山水、园林、绘画相融和以丑为美的出现与盛行——自然审美认识的走向成熟   第五节 外游论与内游论的争论与发展   第六节 典型文人士大夫审美观的形成及其特点   第七节 理气之争对审美认识的深刻影响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审美气化谐和论从巅峰到总结——明后至清中期   第一节 哲学上气化论的发展与明末清初审美意识的发展密切关连   第二节 清初的气化论将传统的非中和的审美观念推到了顶点   第三节 诗歌审美中情与景、虚与实、情与理等范畴的出现——标志着意境认识的走向完全成熟   第四节 慷慨淋漓,情在高旷,感人动人——审美崇尚、自然审美和美感认识的进一步发展深化   第五节 才、学、识、胆、气的论述,“我自独立”的破缚而出,师心师物由对立走向互补——审美认识上物我关系认识的巨大发展与变化   第六节 古典美学思想的总结结语附录 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气的宇宙审美观

章节摘录

插图:在理性认识极不发达的情况下,原始人的心目中,因与果,第一性与第二性,偶然与必然,本质与现象等等,常常是颠倒了的。即以第二性作第一性,偶然为必然,现象当本质,原因当结果等等。这是认识水平极为低下时所不可避免的,是历史的必然。因此,我们在原始艺术的研究中,就必须注意这个历史实际。在理性认识不发达的情况下,原始人的心目中,物与物,物与人,人物的声形与人物的质性之间,常常存在着一种今天看来十分奇特的关系。这是一种虚假的实际不存在的关系,一种主观上幼稚的联想、想象,一种建立在万物皆有灵性之上的相互感应的关系,而魔法咒语等的出现则与它直接相关。原始人的这种真幻结合、因果颠倒和离不开形象的认识特点,是通过群体而不是以个体的形式加以把握的。这种只有“共性”而无“个性”的认识是认识水平极为低下时期所不可避免的。它和整个社会形态的发展极为低下相适应,当个体还不曾从部落胞体中独立出来时,人们的认识也必然以群体的形式出现。了解到原始人的这些思维特点,我们也就不难进一步理解:为什么在原始艺术、原始科学中,在追求一定的客观规律性的同时,常常附之以虚幻的观念,为什么在原始人的心目中,决定的因素、求真的动力往往不被觉察,而虚幻的魔法神力却常常成了原始艺术所追求的目的,为什么大量的科学认识是通过形象,甚至常常以今天所难以理解或根本无法理解的形象(包括动物)的组合加以表现,等等。在研究原始社会的问题时,我们应避免以今天的思维代替古人的思维,避免从现象出发而忽视问题的实质。比如对于远古的岩画,长期以来,巫术说与模拟说各有所据,各执一端。而实际上,在原始人的心目中,二者并非绝对互相排斥,而是自然统一的。原始绘画如此,原始舞蹈也是如此。比如在原始人那里,确实是为了表示对神的虔诚和取得神的喜悦或谅解而跳起了图腾舞,他们也确实认为表现得越逼真越生动,就越能得到神的喜悦。

编辑推荐

《中国美学思想史(精华版)》:新闻出版总署“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美学思想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内容再丰富点就好了
  •   大师写的著作,蛮好的,但不够浅显
  •   昨天下午的定单,今天上午就收到了.本想好好学习学习,但看了几章之后,感觉这本书的写作实在让人太失望了.其中有几个反复出现的指称中国传统美学命题的词,尤其让人不能接受:
    1,"气化论",作者将老子"道""气""象",这一组中国传统最精华,最具审美意味的哲学、美学范畴用如此“庸俗”“科技”的语言来表述,实在让人为作者的人文修养感到难堪;
    2,用“体验科学”,来指称源于周,成于老子,盛于魏晋,之后在中国发展两千多年的"道""气""象"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美学,“科学”是可以被一系列的理论和实验证明的人对自然和人类自身的认识和创造,请问老子美学有被实验证明过没有?
    3,将儒家美学置于老子美学之前,这恐怕是一个本末倒置的方式。在社会日益民主化的今天,老子的“养生”美学才是社会和个人真正需要而继承发扬的,而儒家在今天准确的说,它是一种文化,而不再属于美学,又怎么可以置于老子美学之上;
    4,在书封内页的内容提要中,第一句是“本书是一部极见功力的中国美学思想史著作”,这恐怕只能理解为一位不自知的学者的自夸之言。因为整本书带有明显的阶级意识和绝对的“唯物主义”,在这个基础上谈美学恐怕是不可能成立的。
    总而言之,此书可以翻一翻,不值得买。
    自称“中国美学史精华版”,只会增加看书之后,读者更大的失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