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段伟 页数:369
前言
我国地域广大,自然条件复杂,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灾害造成的损失往往消减了社会财富的积累,从而加深了社会矛盾,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推迟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因此,在我国数千年传统社会里,在防灾、救灾问题上,上自最高统治者的君主,下至最下层的平头百姓,利益是一致的。不过统治阶级的目的实为求其统治的稳定,而广大百姓则仅求有一线生路而已。统治阶级因有权力在手,在推行防灾、救灾工作上有主动权,并在进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禳灾、减灾制度,是我国传统政治体制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20世纪八九十代以来,灾害史的研究,成为历史学的一个热门领域。对我国历史上灾害的类型、频次,灾后的自然和社会影响,以及历代的减灾效果等问题,都有不少专著和论文问世。但是对历代禳灾制度却谈得很少。这恐怕是对禳灾制度认识上的一种偏见,即认为它是一种迷信,是唯心主义的无效行为,不值得去深入研究。事实恐非如此。禳灾从个别行为到形成一种制度,是人们对防灾、消灾观念上升化和加强的反映。虽然这种行为对消灾未必有实际意义,但客观上却在防灾上起过一定的作用。这至少说明统治者对灾害有一种敬畏感,不敢肆无忌惮地对待自然界。从这一点而言,禳灾应该.有其积极的一面。 禳灾行为大约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载:“齐有彗星,齐侯使禳之。”杜预注:“祭以禳除之。”秦汉以后,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使禳灾成为一种国家行为。
内容概要
《禳灾与减灾: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制度的形成》围绕禳灾与减灾两大方面,对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制度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与分析。近代以来,学者多注重于研究古代中国历史中的减灾方略和措施,而对于带有迷信色彩的禳灾则关注不够。禳灾行为作为祈福祛灾的表现形式,在中国古代,长期以来是应对灾害的重要措施,对稳定社会有极其显著的作用。《禳灾与减灾: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制度的形成》突破了以往研究的窠臼,将禳灾作为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制度不可分割的部分,与减灾并列,进行研究。全书首先简单介绍了秦汉时期的自然灾害,并与其他时期自然灾害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其次详细阐述了禳灾制度的由来与形成过程,提出禳灾可分为文化禳灾与政治禳灾两种;再次从灾害预防、灾害控制、资源配置三个方面对减灾制度作了细致分析;最后探讨了禳灾制度与减灾制度在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中相互交替、互为补充的关系和各自的影响。
作者简介
段伟,男,1977年生,安徽宁国人。1995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基地班,2005年6月获中国古代史博士学位。同年至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6月博士后出站,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经济史、灾害史与清代地理,已在海内外各种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
书籍目录
序言绪论一、研究目的二、灾害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三、本书研究方法四、本书框架第一章 秦汉自然灾害特点第一节 秦汉时期自然灾害概况第二节 秦汉时期自然灾害的特点第三节 自然灾害引发严重后果上编 人对自然的盲目博弈——禳灾制度的变迁第二章 秦汉时人对灾害爆发原因的理解第一节 秦汉时人理解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节 《月令》反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三章 禳灾制度的形成第一节 文化禳灾制度第二节 政治禳灾制度第四章 禳灾制度小结下编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减灾制度的变迁第五章 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关制度第一节 灾害预防制度的发展第二节 灾害控制制度第六章 人与人之间的博弈——资源配置合理化第一节 缩减开支第二节 资源配置合理化,扩大社会经济供给基础第三节 国家扶持灾民再生产制度:借贷与蠲免第四节 灾民衣食保障制度第五节 流民安置制度第六节 制度的弹性——免究官员擅自赈灾的责任第七节 鼓励民间救济制度第八节 监督制度的发展第七章 减灾制度小结第一节 减灾制度的积极作用第二节 市场救灾制度与单纯救灾制度的比较第三节 减灾制度的局限余论第一节 秦汉灾害应对制度的变迁周期第二节 秦汉灾害应对制度的启示附录附表l 两汉时期黄河决溢年表附表2 西汉大旱表附表3 东汉大旱表附表4 《中国地震目录》所录汉代强震与旱灾相关表附表5 西汉旱、震关系表附表6 东汉旱、震关系表附表7 东汉京师旱、震关系表附表8 汉代蝗灾发生区域一览表附表9 秦、西汉自然灾害表附表10 东汉自然灾害表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上编 人对自然的盲目博弈:禳灾制度的变迁 第二章 秦汉时人对灾害爆发原因的理解 第一节 秦汉时人理解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灾害作用于人类,破坏了生产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先民没有足够的知识去认识自然界,更不用说去改造自然界。所以,当灾害降临时,先民内心极度恐惧,从而极尽想象力,将灾害与想象中的天帝神怪或一些超自然的东西联系起来,逐渐形成了以非科学方式消减灾害的制度。这种制度的形成源于我国古代的天人一体观念。 华夏文明的天人一体观念,将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融入社会价值观和社会结构的构成中,形成了《礼记&8226;王制》意义上的“制度”,同时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相协调的社会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逐渐演化成了风俗、习惯和道德规范,即我们在绪论中所说的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安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协调性,与宗教、祭祀、习俗和禁忌的相关性,具有道德约束性。 先秦时期,儒家和墨家并为当时的显学,在汉代,经过董仲舒等人的大力提倡,儒家思想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并因此影响了整个社会。儒家学说对先秦讲究天人之际的思想阐述一直没有中断,所以,天人感应思想因其影响巨大,从而在秦汉时代决定着人们对自然的理解。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