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中国画教育史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顾平  页数:211  

内容概要

  《近现代中国画教育史》研究的对象属于教育范畴,因此对教育观念与方式的关注便成为研究的基本立足点。也只有厘清不同时期的教育观念,分析其优劣高低、成败得失,才能真正廓清中国画教育现代演进的历程,从而构筑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教育现代性模式。而教育观念的形成与不同时期的文化思想与观念密切相关,因为教育价值贴合于文化价值的选择正进行着现代观念的演变,文化价值的选择正影响着教育价值的选择,教育价值取向随着文化选择的转换而转换。另一方面,这一特殊教育的教学内容又为中国画,其本身又是文化观念最直接的形态显现。所以,《近现代中国画教育史》的研究将从“文化学”的视角展开探讨,通过对不同教育模式呈现出的不同特征的分析,破解其文化选择的社会、人为因素,对比当时的社会实际,分析在不同性质文化互动中不同的处理方式,从而看出中国画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最后作出价值判断。

作者简介

  顾平,男,1965年6月出生,安徽芜湖人。1991年毕业于安徽阜阳师范学院美术系,获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艺术史博士学位。2004年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出站博士后。现为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新视觉艺术》杂志主编,《中国美术研究》执行主编等。研究方向为艺术史与艺术教育。  主要成果有专著《林风眠》(1999)、《学校美术教育方法研究》(2002)、《皇家赞助与文化认同:南宋院体山水画风成因研究》(2004)、《美术教育学》(2006)、《返本开新——艺术史、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论集》(2006)等10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各一项。获第三届全国美术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2001)、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02)、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2005)、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2005)。

书籍目录

导言一、问题的提出二、关于“中国画教育现代性”的思考三、理论的选择四、内容框架与重要观点第一章 20世纪中国文化特征与中国画观念的不同选择第一节 20世纪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第二节 思想界的“领袖”们对中国画的主张第三节 重要美术教育家不同中国画观念的呈现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二章 百年中国画教育诸模式述评第一节 引言第二节 徐悲鸿中国画教育模式一、徐悲鸿的文化选择——唯科学主义二、徐悲鸿中国画教育模式的内容三、徐悲鸿中国画教育模式的评判第三节 潘天寿中国画教育模式一、潘天寿的文化选择——本位传统人文主义二、潘天寿中国画教育模式的内容三、潘天寿中国画教育模式的评判第四节 中国画教育其他模式的述评一、“调和中西”与林风眠的中国画教育主张二、“无为而治”与刘海粟的中国画教育三、高剑父与金城的中国画教育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三章 中国画教育现代型制的构想第一节 问题与资源:百年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宏观审视一、问题二、资源第二节 中国画教育现代型制的内容板块一、中国画教育对当代文化选择的路径二、中国画教育的目标定位三、中国画教育的内容选择四、中国画教育体制与方法五、中国画教育的评估第三节 本章小结结语附录一 20世纪中国画教育纪事年表附录二 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文化特征与中国画观念的不同选择  第三节 重要美术教育家不同中国画观念的呈现  20世纪中国画教育模式的形成,与这一时期一些代表性的美术教育家对中国画观念的选择直接有关。所以,本节将选取后文中要论及的中国画教育家,看看他们有怎样的中国画观念。为了方便分析,我们将观念相对接近的放在一起,并比较相近中的相异性。  第一,金城与潘天寿  金城1878年出生,潘天寿则生于1897年,相差近20岁。在年龄上他们可算作是两代人,但在“中国画”这一方阵地上,这一前一后两位“大师级”人物,共同守护着传统,前者偏于晋唐宋元,后者立足于文人画传统而努力实现现代性演进。  金城成长的年代,处于鸦片战争后的洋务运动时期。显然金城的早期教育“中学”、“西学”已趋于对称,但“中体西用”仍是主流,故偏于“传统”的观念十分盛行。1902年,金城24岁便赴欧留学,入英国铿司大学专攻法学,学成回国后一直从事与法律相关的政府工作。金城一生主要工作似与中国画没有任何联系,他之所以热衷于中国画,与其少时对丹青的雅好十分有关。金城竭力推崇传统,也致力于传统中国画的发展与演进。也许是他政府要员身份之故,并又得大总统徐世昌的鼎力支持,他创办了他乐于从事的“中国画学研究会”,网罗京城中国画名家,共同探讨中国画创作,奖掖后学,影响极大,故有民初北京画坛“领袖”之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近现代中国画教育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